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之先秦卷 > 第四百二十八章 父子心思

第四百二十八章 父子心思

赵亮心中暗道:我靠!当然不能让李世民就这么颠儿颠儿的跑到洛阳去啊。且不说这小子到了那边,会不会带着手下自立为王,关键是玄武门这边的一场大戏,到时候又该找谁来唱呢?

他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语气无比坚定的说道:“陛下,可万万不能让秦王率兵东出啊。”

“哦?赵爱卿也是这么认为的吗?”李渊问道:“究竟是何原因,快说来给朕听听。”

赵亮回答:“原因很简单。兄弟矛盾,只能合,不能分。合者虽难,终有化解之日;分者虽易,破镜覆水何全。”

李渊听得饶有兴趣,示意赵亮细细讲来。赵亮不敢把话题引向李世民拥兵自重、有可能会在洛阳称王的方向上,免得立时引起这皇帝的戒惧之心,直接出手把秦王给废了,于是只好小心翼翼的寻找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陛下,民间百姓、小户人家,即便过过寻常日子,也总免不了发生一些兄弟吵架斗气的情况。里正和族长在出头劝解之时,往往都会设法让兄弟间坦诚相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把心里的疙瘩说开。反之呢,则不建议用分家的方式来简单处置。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兄弟们从此各过各的日子,就好似铜镜破碎、覆水难收,一旦父母辞世离去,他们不仅再也无法重新和好,而且还会令家中的财产因分化而被摊薄,那样一来,今后谁的日子都不会好过了。”

这一番通俗易懂的话,句句都打在了李渊的心坎上,尤其是最后那条,简直就是在直接暗示他,大唐也有可能会因为兄弟分家而走向彻底分裂。

此种境地,恐怕是这位大唐的开国君主最无法接受的。

“嗯,爱卿言之有理,有理啊!”李渊一拍书案,道:“之前是朕把事情想得简单了,居然连个里正都不如!”

他站起身来,背着双手,在房中踱了几圈步,沉声道:“的确不能让世民率兵东出!一旦远离长安,身边那群坏种,更方便怂恿他跟兄长作对啦!”

他转过身来,对赵亮吩咐道:“爱卿,你这就以太极宫问事郎的身份,去秦王府传旨,告诉世民,让他彻底打消镇守洛阳的念头,给朕老老实实的留在长安,和他哥哥好生相处!”

李世民的身体逐渐好转,虽然仍不能喝酒,但是正常饮食已然恢复。今日,他跟王妃长孙氏刚刚在桌旁坐下,筷子还没来得及拿起,就忽然听管家通禀,说宫中传来圣旨。

李世民心下疑惑,不知父皇又有何事,一边在王妃的服侍下更换朝服,一边思考琢磨。

功夫不大,秦王殿下紫袍玉带的从府中迎将出来,才到门口就不禁一愣:咦?这不是赵神医吗?

赵亮冲他略微笑了笑,顺便还递过去一个眼神,李世民心下恍然,知道赵亮应该是成功了,不免暗暗欣喜,对旁边的宫中内侍行了一礼。

那随行的太监赶忙还礼,对李世民介绍道,说旁边这位赵亮赵先生,是陛下新进敕封的问事郎,今天传旨的正主就是他。

李世民略感疑惑,不晓得赵亮为何没有获封实质的官职,而是得了一个如此莫名其妙的称呼。但他不敢多问,连忙又向赵亮施礼问好。

赵亮笑了笑,说道:“殿下安好。陛下今天的旨意,没有诏书,只是口谕,请您找个合适的地方,由我面授机宜。”

李世民聪明绝顶,知道赵亮这是要和自己商量密话,于是连忙将他请进了自己的书房之中。一众随赵亮而来的太监和金吾卫,则被秦王府管家招呼在客室吃茶等候。

一关上房门,李世民便兴奋道:“赵兄,你成功了!”

“幸不辱命,”赵亮从容道:“殿下,我目前已经得到了陛下的认可,能够随时为你效力了。”

说着,他便把之前如何给张婕妤治病,又如何成为李渊私人顾问的整个经过,对李世民讲述了一番。

李世民听得极为认真,并且不住点头称奇,连连夸赞赵亮手段高明。

赵亮都被他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赶忙谦虚道:“这全是托了你的福,才会如此顺利。殿下,我今天奉命前来,是替陛下转达一个决定。”

“我正想问你呢,父皇有何旨意?”

“陛下驳回了你率兵出关、镇守洛阳的奏请。”赵亮平静的说道:“他让我转告你,打消离开长安的念头,好好跟太子李建成相处。”

闻听此言,李世民脸上不禁露出失望的神色,良久才长叹一声:“唉,本王倒是想跟皇兄好好相处,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接着说道:“赵兄,你可知我为何执意要前往洛阳吗?”

赵亮微微颔首:“我明白殿下的用意。目前太子得势,对你步步紧逼,几乎快到了图穷匕见的地步。为求自保……”

听到这里,李世民抬手止住了赵亮的话,苦笑道:“赵兄你错了。若是单单考虑个人的安危,我李世民何曾怕过?实话跟你说,我之所以这么做,全都是为了我的那帮兄弟。”

赵亮闻言一愣,没有明白对方的意思,只听李世民继续解释道:“天策府诸将,多年来追随我南征北战、浴血厮杀,与其说是下属,不如说是兄弟。光是我这条命,就不知道被他们救了多少回。”

说到此处,李世民又忍不住叹了口气:“自从天下平定,皇储之争便被摆上了台面,皇兄对我的猜忌颇深,连带着那帮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也逐渐受到牵连。除了太子和齐王,张婕妤尹德妃等后宫妃嫔,也时常蛊惑父皇,说我之所以不服东宫,皆因天策众将而起,弄得陛下成天琢磨着要剪除我的党羽。”

“房玄龄、杜如晦,以及杜淹张亮等人的遭遇,在我的心中敲响了警钟。如果再这样下去,这些为大唐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忠臣,迟早有一天会被父皇和太子逐个害死!而我在旁边只能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

赵亮恍然大悟:“哦,原来你是为了保护他们,才一心要去洛阳扎根。”

“没错。”李世民点点头:“我个人其实没什么好怕的。父皇百年之后,太子登基,那时我只需交出兵权,俯首称臣,然后再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逍遥半生就好了。念着皇族脸面和众王公的庇护,李建成也不至于非要对我赶尽杀绝。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只要我身边还有旧部,那便等若是新皇最大的威胁,他不一一铲除,又怎能安心坐上皇位呢?”

“我一心想着前往洛阳,就是看中此乃唯一能够保全天策众将的方法。只要我李世民不点头,谁也别想把他们从洛阳抓走!”

赵亮知道,李世民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不禁也有些感慨,无奈道:“唉,殿下能如此打算,天策府的人马也不枉追随你一场了。不过,你会这么想,陛下和太子同样会这么想,他们是绝对不可能让你们轻易离开的。”

李世民抬起目光,紧紧凝视着赵亮,诚恳问道:“赵兄,你能设法说服父皇吗?让他答应我镇守洛阳?”

赵亮心道:我去,别说我改变不了你老爹的主意,就算可以做到,我他妈也不能干啊。这不等于直接篡改历史吗?

他假装为难道:“殿下,你要明白,这并不是出个点子支个招儿那么简单的事。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换做是你,你能轻易放虎归山吗?再要坚持去洛阳,搞不好直接引起陛下的警觉,立马给你和你的部下扣一顶欲图谋反的帽子!”

李世民当然也很清楚,赵亮说的这番话非常在理,因此不禁眉头紧锁,连连摇头,一时间不知该讲些什么才好。

赵亮担心自己在这儿待得太久,容易引起随行太监和金吾卫的怀疑,于是站起身来,语重心长的对李世民说道:“秦王殿下,在战场之上,你是所向披靡的统帅,不仅要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同时还得考虑部下的安危。眼前咱们难关重重,你若真的想护住天策府周全,就必须沉下心来,将长安城也视作战场,用应对战争的法子,去直面挑战。”

“唯有拿出以战止战的勇气,才能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

赵亮离开秦王府,先返回了皇宫,去向李渊复命。大唐皇帝非常在意自己儿子的反应,仔细询问了整个传旨的过程,感觉李世民尚属平静,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他对赵亮特别嘉许了一番,当场赏赐五两黄金,并且命内廷传谕中书省,诏发朝野,对外宣布任命赵亮为太极宫问事郎的消息。

赵亮谢过皇恩,随后便起身告退。等到出了太极宫宫门,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折腾了几乎一白天的功夫,他连早饭都还没顾上吃,此时早就饥肠辘辘,又困又乏。

他不禁在心中暗叹自己命苦,抬头寻定了常府的方位,赶紧甩开大步,往那处奔去。

约么用了足足半个小时的功夫,赵亮便凭着记忆回到了常何的家,他才刚刚走进坊门,离着常府尚有百十来步远近的时候,就突然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