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朕都皇帝了,你让我造反? > 第五十四章 新种子

第五十四章 新种子

自商鞅变法之后,那些奴隶主们靠着强取豪夺抢来的土地都被充了公,也被国家承认了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变相的让众多老百姓都能有了自家的几亩田地。依靠着种粮食,也可以免去一部分的赋税和徭役,所以对于现在的许多人来说,种地已经可以有了一些出路。

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秦朝律法规定,十七岁的男子就需要到官府去登籍造册,然后就此开始了永无天暗的徭役,直至五十六岁之时,才可以回家,而这徭役,是没有工钱的,除了让你不会饿死之外,什么事都不会管,大部分服徭役的人都是累死的。

徭役可以用出钱来顶替,有钱人家自然是对其不会在意,可贫苦百姓,却无这机会。

秦夜最喜欢的皇帝是嬴政,最嫌恶的皇帝也是嬴政,喜欢的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为华夏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嫌恶的自然就是那繁琐沉重的赋税徭役了。

‘天下苦秦久矣’的呼喊足以见得这个时期平民百姓的苦不堪言。

以及那一句鼓动天下群雄逐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影响极大,可以说,大秦的灭亡跟这些沉重的服侍徭役更是有着直接的关系。

刘老三今年四十岁,本来去年就已经被官府征去服徭役的,但还好家中有些靠卖田得来的小钱,靠着这些小钱,再加上他的年纪也不算年轻,从而免去那如同进了死亡牢笼一样的徭役。

那些能被买卖的土地公田,就是商鞅之后所享受果实的幸运农户。

刘家祖上可以追溯到烽火戏诸侯时期,那时候也勉强算得上是一个小官,有着几十亩良田,靠收着这些田的赋税,刘家也能过上好日子。但自从祖上落寞了之后,刘家的一代也是不如一代了,仅是那些良田,就已经被傍着官府关系的豪绅地主依着各种手段所夺取,慢慢的到了秦孝公时期,也就是商鞅变法的时候。

那些被豪取强夺过去的良田才重新回到了刘家的手中。

刘老三,就是享着这些好果的百姓之一。

自去年的靠卖田免了徭役以来,他现在每天想的,就是巡视自家剩余的几亩田地了。

这不,刘老三刚祭完祖,就从山上回来巡视了,一下田就瞧见了躺在树底下休息的秦夜一行人,还怀疑他们是从主家逃出来的家仆呢。

直到秦夜仔仔细细向他解释了一番,他这才明白了这群人不是奴仆了。

“你们想买田?”刘老三后仰着身子打量着身前的少年道:“那你们可就来错地方了,俺们南溪村的村民,是不会卖地给外人的。”

说完还挥手劝道:“瞧你们这般模样,应当是从外地来咸阳的吧,想要靠田地落户造籍?那你们可以去更下游的砀村看看,哪里的人可能会卖于你们。”

“老大哥,话先别说的这么急嘛。”秦夜伸手拉着刘老三,往树下边走边说着:“倒不如先跟晚辈说说,为啥你们南溪村不会将田卖与外人呢?”

“没啥子原因。”刘老三摇了摇头道:“俺们村子自庄襄王开始就是自家田自家卖,无论是谁就甭想夺取,你也别拉我了,俺还要趁早去给自家田疏水呢。”说着,还欲继续走开。

想着先稳住村民的秦夜,只好说他不是来买田的,赶忙稳住老汉道:“都说几句话了,在下还不知道老大哥姓名呢。”

“俺们村的人都姓刘,俺家里排行老三,所以大家都叫俺刘老三。”

“原来是刘大哥。”秦夜走到了汉子的前头说道:“老大哥,那等会你做事的时候,我们能在旁边瞅瞅吗?”

“挖泥疏水有啥好看的?”刘老三奇怪的问道。

“反正也无事,就随便瞧瞧嘛。”秦夜笑吟吟答道。

这番回答倒是没有被刘老三起疑,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你这后生,当真是奇怪。”说完就继续扛着锄头走了。

秦夜和两女也是连忙跟上。

南溪村因有一条小溪穿过村子而闻名。

这条小溪便是从渭水流出来的小支流,溪宽两尺,左右两边就是农田,刘老三名下的亩田就在渭水流出支流稍下一点的地方。

等汉子带着秦夜三人来到此处的时候,也已正值当午了。

望着前方几个足球场大小的平地,初步估量了一下,大约这一片有一百五十亩地左右。

刘老三虽说是带着秦夜来的,但好像就没看见他们一样,到了地方后,就开始自顾自的忙活了起来,也不理会秦夜。

秦夜看着汉子忙绿了好一会才问道:“老大哥,不知道你这田里都种些什么谷物啊。”

“种粟子呗,还能种什么?”刘老三将脚下的一块泥巴挖了出来,擦了擦汗道:“瞧这老天爷的天气,若是能赶在月底前洒下粟种,今年的收成应该还不错。”

华夏五谷自古以来便是稻、黍、粟、麦、菽,这其中,种植最广泛的还是就是粟米,也就是小米,稻是用来的酿酒的,且南方种植较多北方趋之于无,小麦则是还未出现面食,所以也没有粟米种植广泛。

粟米亩产大约在两石到三石之间的模样,一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

刘老三名下还有十八亩农田,都是些靠近渭水支流的良田,所以全种上粟,一年的收成大概有五十石左右,也就是六千斤左右。这时的赋税是十二税一,也就是说,刘老三还要交五百斤的粮食上缴官府,剩下的才是他真正的一年收成。

但一石粟米咸阳城内只能售价三十钱,这还是粮商们的收价,若是按照从百姓手里收取的价来算,刘老三一年的收成也只不过能卖个九百钱的样子。

再换算下来,也就相当于只能让一家老小保个温饱罢了。

百姓们想要靠种地活着,也顶多只能这样了。

想到这,秦夜果断开口道:“刘大哥,要不这样吧,我这有些新式粮食种子,保管能收货大成,但在下苦于没有土地耕作,而你又不肯卖于我,所以能否这种子先放在刘大哥这里种着?”

“放心,我会付钱的,且只在这种一年。”

谁知刘老三听后却是毫不在意的说道:“新式粮食种子?能有多新?俺今年种的这些小粟,可都是从官府那换的新种子,据说种好了能多加两百斤呢,你那种子有我这个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