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 第143章 天奉书院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第143章 天奉书院

作者:冬眠中的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3 23:35:32

王茂平终于知道为什么会说天奉书院的考试有些偏门了。对于读书一心为科举的大部分学子来说,他们所读的书籍绝大部分是为了应付科举,哪有心思读什么其他的杂学书籍。

在王茂平看来有些题目用现代的话说都涉及到了自然科学,这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怎么可能会知道。对麦子有什么影响?绝大部分读书人可能连五谷都分不清,韭菜都能认成野草吧!

王茂平心里突然有一些小窃喜,自己在这方面还算有点优势吧。好歹自己也是上过六年自然科学、六年物理、六年化学的人啊。

三月十二天刚蒙蒙亮,王茂平两人就赶到了峦香山的山脚,此刻山脚下已经是处于人挤人、人挨人的状态。

“有推荐信的人到我这边来!”听到这话人群迅速的移动了起来。将有推荐信的人的名字全都登记下来后,那人又发了话:“现在拿好你们的推荐信出发,巳时一刻前到达书院的可以参加接下来的考试。”听到这话,人们纷纷向着山顶赶去。

“这算是体测吗?”王茂平在心里嘀咕着。不过也随着登山的大部队出发了。

现在距离巳时还有一个半时辰左右,时间应该是绰绰有余。对于爬山王茂平还是很有经验的,绝对不能走的太快或者奔跑,看前边那几个公子哥,估计过一会儿就没有力气了。

上山的路还是很平整的,都被修上了台阶,王茂平一直保持着匀速前进,并不感觉累。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就已经赶上了第一梯队。

“这位兄台,拉我一把!”一个声音传了过来,王茂平转头一看,一个目测都能有两百多斤的仁兄坐在台阶上,正在努力的站起来。王茂平伸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拽了起来。哥们!你该减肥了!王茂平在心里默默的想道。

告别了想与他一路同行的兄台,王茂平又继续向山顶进发,到达山顶时,已经有几个人站在了那里。巳时一刻,绝大部分人都已经爬到了山顶,连那个二百多斤的仁兄也爬了上来。

看来剩下的那些人,身体也是着实的弱了一些,就这身体条件估计以后的乡试、会试能不能完成考试都不确定。

“你们随我来吧!”负责书院接引的人员引着学子们向着书院内走去。映入眼帘的就是“天奉书院”四个大字,气势磅礴。进入了书院大门,便在广场上停了下来。此刻广场上桌椅已经摆放整齐,学子们都选择座位坐了下来。

靠前的位置瞬间就被学子占据,毕竟能离考官更近一些。王茂平不由得有些感慨,刚才爬山的时候也没见你们动作这么快啊!

“两刻钟后正式开考,你们抓紧时间休息吧!”听到这话,座位上的学子们并没有什么变化,一个个腰背挺得倍儿直,誓要让天奉书院的人看到自己器宇轩昂的一面。王茂平闭上眼晴,清空思绪,静静的等待着考试的到来。

随着一声锣响,考试也正式开始。第一道题是一道四书义,并不算难,但王茂平还是非常的慎重,题目不难,自然要比其他人答得更出彩一些才行。

第二题是一道策问题,这种题在童试和乡试中基本上都不会出现,没想到天奉书院的考试竟然出现了一道策问题。

“自古而今,贪风不觉,下吏谄奉上官,私派横征,困民生,何法可治其夙弊?”题目大致的意思是在问如何整治贪官污吏。

王茂平仔细的回忆着历朝历代对于贪腐的应对之法,总结了几点,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比如不能忽视百姓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等等。不过王茂平并没有高谈阔论,这种题目宁可不出彩,也不要犯了忌讳。

轮到第三题时,题目就逐渐偏门。“有雉兔同笼,下有二百零八足,雉比兔多二十只,问雉兔各几何?”竟然是鸡兔同笼的问题,这怎么可能难得倒我?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完美解决。

第四题”茀厥丰草,种之黄茂,何法可得种之黄茂?”“茀厥丰草,种之黄茂”王茂平自是知道的出自《大雅·生民》。种之黄茂的意思是种下光亮优良的种子。那这道题问的就是如何得到良种。

这道题王茂平可是很有发言权,无论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自己都是出身在农家。如何选种那还不是小菜一碟。这一世,除了常规的挑选个头大、颗粒饱满的种子之外,基本上还会用到溲种法。

溲种法就是将马、牛、羊、猪等动物的骨头,加雪水煮沸三次后,滤去骨渣。在骨汁中放入附子,五天后将附子捞出,然后将羊粪、鹿粪等捣碎,放入骨汁中搅拌均匀,等晴天时就进行溲种,溲后晒干。这样对种子有免虫、耐旱的作用。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非常简单。王茂平一直犹豫要不要写上去,这种方法还是上辈子时,村里人用的选种方法。

在王茂平还小的时候,他曾经和家里人提起过,不过种子对于农家来说多么重要,怎么可能听他的建议,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王茂平并不知道这一世在其他地方会不会用到这种方法,至少在上阳县王茂平没有见到过。

思考了片刻,王茂平还是决定将这种方法写下来,既然天奉书院如此重视农事,那他们看到自己的卷子没准真的能重视起来,如果事实证明真的有用的话,对于农家来说也是好事一桩啊!

考试后,出了书院大门的众人都有些垂头丧气。

“所以到底是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子啊!”

“我哪里知道如何得到良种,本少爷长这么大连种子什么样都不知道!”

……

虽说能得到推荐信的应该都不是普通人,自己制艺题和策问题答得未必能出彩,可他自认为第三题和第四题自己答得应该很好。

希望自己可以如愿的通过考试,进入天奉书院学习。一旦没有被录取,那自己只能回到上阳县学,以后的道路真的就只能靠自己摸索和一点点好运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