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阴脉先生 > 第三十三章 只叫人求我

阴脉先生 第三十三章 只叫人求我

作者:想看许多风景的兔子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1-03 23:35:22

“没先探清底,挂了脸,总不能不让您老安稳退休不是?”

我一摊手,满脸无奈。

“你特么的还怨上我了!”老曹心情不错,笑骂了一句,点了点那信封,“耽误你斗法夺筹,赔你个机会。以后遵纪守法,好好当你的先生,别跟姚大仙那些乱七八糟的人打交道了。”

“曹同志,我一直都遵纪守法。姚大仙我可是都没接触过,他自己命不好,谈判的时候让人砍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别得便宜还卖乖,看东西吧。”

信封里是一份传贴,邀请有法在身的术士前去帮忙治疗。

但治疗谁和治什么病,都没有在传贴上说,只给了个地点。

传贴这东西大概相当于古代的悬赏告示。

但与公开的悬赏告示不同,传贴只在真正的圈内人士手中流传,可以最大限度上防止没本事的江湖骗子上门。

不过这东西现在已经有些落伍了。

南方几个省的术士圈子两年前就开始用bp机短讯来发布传贴内容,更具快捷时效,也更加精准。

我和妙姐在南方曾借这种电子传贴拿下了好几桩生意。

“这是捷速运输集团老板吴学会发的贴子,他孙子得了怪病,国内外跑遍也治不明白,请高人给看了,说是外路病,吴学会就找人发了这个传贴,重金悬赏。说起来这贴子已经发出来快一年了,也上门好些人,结果都治不好。你要是能去给治好了,别说在金城,就算在全省坐把子也没大问题。”

我弹了弹那张传贴,将它塞回信封里,放到桌上,说:“多谢您老好意,不过这传帖我不会去应的。”

老曹一挑眉头,“怎么?怕治不好丢名声?”

我笑道:“您老不用激我,这天下没有我治不了的外路病。不过我只接求诊,想让我上门,三礼六品不能少。有人说过,只有没本事不值钱的才会主动上门搞毛遂自荐,求人给个治病的机会,像我这般有真本事的,从来只叫人求我!”

当初跟妙姐隐姓埋名,漂泊四方,为了挣钱,自然可以接传贴。可如今我要在金城扬名立柱,自然不能像那些游方术士一样接贴赚钱。

想立柱得先立架。

这家上门,别家也得上门,不然就是得罪人。

这贴子接了,就算能治好扬名,在有钱人那里也是可以使唤的下等人。

谁家都不去,只等人来求,一家打头,所有家就都会认这个规矩。

请上门的,才是真神,得供着!

老曹嗤笑道:“跟你说话的那个人有没有说过,没有足够的名气,就算本事再大,像吴学会这种富贵人家也不会看个电视就冒蒙上门求诊?你想让人求你,怎么也得先寻个机会真正露露你的大本事才行,捡钱还得弯个腰呢,上门看诊,显名扬声,不寒碜!当年常老仙在进金城之前,就被人尊为活神仙,可为了进金城扬名,还不是主动上老袁爷的门看诊?你这小子年纪轻轻的,有什么拉不下脸的?”

“我不做神仙收弟子,可不代表我不是真神仙。您老这份心意我领了,回头吴家上门来请,我再答谢您。”

这是个打入金城本地上层术士圈子的好入口。

没有圈里人接引,想找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老曹这份人情我得承。

“用不着答谢,你别闹事就行,十个月!”

“回头我做个倒计时牌搁家里挂着。”

“滚,你特么给我数日子送终吗?”

我哈哈一笑,冲着老曹摆了摆手,将衣兜里的那半包三五扔到桌上,转身返回小院。

先去包玉芹那里,问了下上午有没有来看诊的,又检查了下黄毛的情况。

现在不能这么叫了。

他那一头黄毛被包玉芹得精光,顶着个泛青的脑壳蹲在墙角,盯盯看着挂在墙上的那幅猫画,老实得不得了。

包玉芹说:“可多亏了您呐,自打把这猫大仙请回来,强兵就好多了,就是东西吃得少,也不言语。能不能想个招让他多吃点东西?”

“我说的话忘了?”

“没,没忘,怕吃太好勾得不肯走。我就是怕他饿坏了。”

“饿不坏。他每天不着家,在外面晃荡惹事,也是吃太饱了闲的,饿一饿对他只有好处没坏处。”

“那再少给他点粥,是不是对他能更好?”

“不用了,再少就真要饿坏了。听我安排就行,别自己整天瞎琢磨。”

“哎,我听您的。那个,我老舅家的妹子的老姐妹的孙子最近总是发烧,能请您给看一看不?”

“坐诊开张,来就是了。”

“那我给她打电话,让她一会儿就抱孩子过来。”

包玉芹这个老舅家的妹子的老姐妹来得很快,而且不是自己一个人抱孩子来的,呼呼啦啦跟了一大帮人,包括但不限于孩子的父母、爷爷、姥姥姥爷、三个姑姑,两个叔叔,还有一帮从四五岁到十七八的大小姑娘。

一家伙涌进屋里,那叫一个人气满满。

我这辈子都没经过这么热闹的场面。

好在这家人挺有教养,虽然来得多,却也没有七吵乱嚷,只安静围观,倒是难得。

“小周先生,麻烦您给瞧瞧这孩子倒底犯了什么毛病。去医院瞧,只说有炎症,挂了五天消炎药也不见好,转了几家院都是这个说法。我们老朱还托人找了省儿医的专家,也没说出什么原因,只让再多观察一阵子,还说最近这种不明原因发热的情况很多,大部分在持续低热一周后会自然恢复。”

包玉芹这老舅家的妹子的老姐妹长得富太,打扮得整齐,戴着眼镜,显得有些古板,一看就是个文化人,说话条理清楚,客气中带着股子习惯性的威严,显然在这一大家子里是个掌大权的,她家老头就坐在旁边,一看打扮和精神就是个退休干部,却是老老实实一声不吭。

孩子才三岁,收拾得干净齐整,手腕上还戴着个绞丝的细银镯,就是没什么精神头,用手一试,额头温热,依旧在发着低烧。

小孩子闹病不怕发烧,就怕没精神头。

摸脉捏指看掌心背,一套流程下来,我心里就有些犯嘀咕,又让脱了鞋袜,捏着胖乎乎的小脚丫看了一回,见左脚背上有一块指头大小的淤青,就问:“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老太太回头扫了一眼,站在后面的孩子妈妈就赶忙说:“十天前发现的,去医院看过,说是硌到了,缓几天就能好。”

我又问:“发现这淤青后第二天,还是第三天,孩子开始发烧?”

孩子妈妈说:“第三天,跟这有关系?”

老太太说:“别乱说话,听先生问!”

孩子妈妈就不敢再吱声了。

我就指着后面那一排大小姑娘道:“都把右脚鞋脱了,我看一看。”

老太太回头扫了一眼,那一帮大小姑娘,加一加足有九个,齐刷刷脱了鞋,把白生生的脚丫子在我面前摆了一排。

我挨个看过,让她们穿回鞋,问老太太,“家里这一辈,就这一个男孩,没再要?”

老太太道:“就这一个,国家有政策,我们这一家子都是吃公家饭的,得守规矩。”

我思忖片刻,问:“省儿医的专家说过,最近出现这种情况的很多?是不是全都是男孩?”

老太太立马扫了身边老头一眼。

老头其实有些漫不经心,显然是不信我这套路子,但慑于老太太的淫威,不敢发表意见,眼下被老太太一扫,赶忙坐直身子,不紧不慢地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摆足气势,才道:“这个事情嘛也不是很清楚,我们是去看病的,也没打听那么多……”

“不知道你就问呐!三儿,把手机给你爸!”

老太太一声吼,吓了老头一跳,顾不上摆架子了,赶忙接过后面孩子爸爸递过来的手机,拨了个号打过去。

“喂,杨教授吗?我是朱正民啊,哎,哎,哎,打扰你了,现在方便说话吗?啊,我就是想跟你打听个事,你之前说像我小孙子这样的最近挺多的是吧,是不是全都是男孩?哦,这样啊,谢谢了,等回头我找老葛约个时间,咱们一起聚一聚,哈哈,我家里还有几瓶老原浆,以前去京城的时候,从老首长那里顺来的,一直没舍得喝,等我带着,咱们一起尝尝。哦,回头我跟你细说,你先忙吧。”

挂了电话,老头的表情有些微妙,先看了老太太一眼,再看向我的时候,就变得郑重许多,“杨教授说,他接过的,全都是男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