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盗梦空间!玄学团宠勇闯天下 > 第47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打点好一切,老侯又做了一大桌好菜,这一走,三人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王风和关清也早早的来到老侯家,照例王风帮着小红做菜,关清陪着老侯拉家常。

关清把屋子的钥匙交给了老侯:“我们一走,房子就没人打理了,我看你大儿回来总是和你们挤一个屋,以后你们就把那个房子当自己家,也宽松些。我们万一回来了也有个地方落脚。”

老侯也没客气,直接把钥匙放到了柜子里,毕竟房子不住人就要倒塌,为了以后他们常回家看看,他一定要打理好这个房子。

老侯仔仔细细的把关清记在了心里,他无意间帮助的年轻人,没想到变成了自己儿子的师父,怎么想都觉得很奇妙。

从保德县离开去北京,并不能直达。据光绪三十三年《保德州乡土记》记载:“全境道路恶劣,着名险阻,车不能行,马亦难驰,转运艰难,行旅苦之”。50年代末期,保德县经高地至沙泉公路通车,最远可到阳方口。60年代末期开始可以到达忻县,70年代年扩建成为沟通晋陕之要道,可通20吨汽车,80吨拖车等大型载重汽车。

师徒三人就是坐着当年的重型大卡车离开保德县,前往当时的忻县,一路上尘土飞扬。师徒三人,看着远去的村庄,心中感慨万千。

小侯泽第一次远离家乡,既向往又不舍,不是走投无路,谁会愿意远离故土。

王风看着这个待了十几年的地方心有不舍。虽然他是一个修行人,也知道凡事皆有定数。

关清虽然住了没多久,但是这里是命运大转折的地方,是他开启好运的福地。

老话讲,人在转大运的时候,会更换住所,远离家乡,人际交往的圈子也会改变。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三人远眺着山下的滔滔黄河水,憧憬着未来。颠簸了很久,终于到达了忻县。

在一家土菜馆子,三人点了水饺,以及当地的特色小吃豆面抿面、油糕,还问老板多点了一份黄米馍馍,去太原的火车上要吃一点。老侯从家里也给拿了好些干粮,多备一点总是没错,三个男子汉不能饿肚子啊。

到了忻县一带,就有了火车。从1904年的正太铁路开始,晋地铁路已经历近120多年的历史。1894年,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提出在全国修筑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动荡的民国,晋地基本修通了同蒲铁路。从50年代末到改革开放的20年间,晋地这个能源大省铁路线就更密集了。

跟着两个师父,小侯泽一路上看到了好多新鲜事物,他暂时忘记了乡愁,这些年王风攒了些积蓄,老关虽然少一点,但是也还有一些,临走前,老侯偷偷给侯泽塞了点。他们一路上吃的还不错,到达太原以后,王风还奢侈的给师哥和小徒弟点了个过油肉开了个荤。

王风不是全真派的道士,所以有些方面比较宽松。但是他们的规矩不吃狗肉,大雁,乌鱼,牛。老牛善,乌鱼孝,大雁贞,狗忠诚。

90年代初,很多方面开始恢复正常,和师徒们相关的工作也逐渐恢复,但是他们去了帝都要暂住在东岳庙附近,是王风的同门师兄弟帮助安排的。那个年代,进帝都还是要开介绍信的。

太原进帝都的火车穿过了很多隧道,难以想象铁路工人吃了多少苦,隔行如隔山,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英雄。

从此刻开始,三人就正式开启了帝都生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许多年后,加入正规军的三人再返保德县,看望父老乡亲,老侯看着一表人才的儿子,由衷的感激着关清和王风,他们都把彼此当作贵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