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 第367章 谁还种粮食啊?

回到王府,想起在松鹤楼沈浪那怂样,姜崇瞬间觉得自己已经主导了大局。

于是心情大好,对杨松说道:“就这么点小事还要本王出马,你看你你办的什么事!”

杨松听出姜崇这话没有丝毫怪罪之意,于是立马附和道:“那是,王爷出马,一切自然就水到渠成。”

姜崇抓起紫砂壶喝了口水:“对了,你再跑一趟回去告诉他,让他赶紧把后面的货款都一次结清。”

杨松眉头一皱:“王爷,这怕是不妥吧……”

“哪里不妥?”姜崇反问一声,“他都那怂样了,你还怕什么?就按我说的做,让罗武陪你一块去吧,本王不信他敢动手!”

话音一落,立马有一名侍卫站到姜崇身后。

杨松抬眸看了眼,这侍卫额头有个褐色胎记的武者,正是姜崇贴身侍卫罗武。

“你再告诉沈浪,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不管他在外是什么样子,哪怕把武昭国都平了,但在蜀地一切都是由本王说了算。”

杨松努力挤出一丝微笑,低头说道:“那是自然,蜀地自然有王爷说了算,镇……沈浪自然又算的了什么呢?”

然后又看向一脸嚣张的姜崇:“可是王爷,卑职听闻,宫廷采办的货物流程,是必须要经过内务府入库查验的,

不是沈浪买了多少回去就能拿到多少钱,真要这么容易,金子拿不到最后吃亏的还不是王爷嘛,

卑职以为,这件事不宜做的太过,万一朝廷那边恼了,真要取消蜀锦生意,那整个蜀地可就难过了。”

姜崇思索片刻点点头,觉得有些道理。

“那就再警告下沈浪,尽量把事情办的妥当些,这件事就……算了,就让罗武去办吧。”

“是,王爷!”

罗武大声领命,一听可以教训下大楚帝君,不由满脸兴奋。

……

行院官轩内,沈浪怎么也想不到,刚从松鹤楼回来,不过换了身衣服的功夫,王府的人居然去而复返,足足来了上百号人。

更没想到眼前这个叫罗武的王府侍卫,居然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还冲自己露出一副十分嚣张的笑容。

“镇国公见谅,这是王爷要求的,他知道镇国公战功赫赫,若是不给你点下马威,怕是镇不住您,海涵啊。”

说完,罗武笑着撤回了架在沈浪肩上的佩刀。

殊不知,就刚才但凡把刀锋往沈浪肌肤轻轻触碰一下,此刻就已经是具尸体了,只能说侥幸逃过一劫。

“镇国公,王爷让卑职只跟你交代一遍,这次蜀锦数量就按照王爷所说的说六万匹算,

一切都按这本账簿去办,至于你怎么安排,那不是王府该考虑的问题,

王府上下现在只想把契约上订下的货款都拿到手!一分都不能少,明白么?”

沈浪冷笑一声,故作为难:“王爷的心情,我自然十分理解,可他总该给我指条明路,三万匹的量硬要说六万匹,

要是少个千八百匹的,我还可以糊弄过去,但这可是足足三万匹,让我拿什么去搪塞啊?”

“这还不简单,只要你买通内务府的人不就结了?”

罗武给沈浪出了一个馊的不能再馊的主意,

“毕竟,陛下也不可能一件一件去细数丝绸的量,只要跟内务府的人通融一声,不也过去了?”

沈浪无奈摊摊手:“内务府的人要是这么好收买,此刻我怕是早已富可敌国了不是。”

罗武脸上笑容一收:“镇国公,王爷可是给足你脸了,最好别给脸不要脸,

你可是威震大江南北的豪杰英雄,这点小事怎么就难住你了?”

沈浪缓缓收起笑容:“虚名而已,何必挂齿。”

罗武直接命人又提来两个跟木盒,打开一看,还是跟在松鹤楼一样成色的珠子十二枚:

“王爷说了,这是让你去打点的,告诉你,天底下就没有不能收买的人,买不动,是因为出的价不够,

王爷相信只要愿意花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你明白这意思么?”

沈浪心下冷笑,脸上却道:“王爷那一席话可谓拨云见日,让我茅塞顿开,行,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希望你真的明白该怎么办!不要再让王爷来催你了,王爷说了等拿到了货款,你的那份好处自然会给你的。”

说完,罗武直接起身一挥手,转身离开了官轩。

“有意思。”

目送罗武离开后,沈浪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人当着面把刀架脖子上,有种,我记住你了。”

……

傍晚时分,法孝直和甄懿得知白天发生的事,齐齐来到行院官轩。

“镇国公,我听闻王府之人找你麻烦,没事吧?”

“放心,我这人不喜欢吃亏,先坐下说吧。”

沈浪摆摆手,示意他们都坐下。

“孝直,让你查的事这么快就有眉目了?”

“镇国公交代的事,法某又岂敢怠慢?自然是连夜给您查出来了。”

法孝直递过来一份田册。

“镇国公,这蜀地今年的耕田数量,桑苗主要集中在蜀南,至于巴州和益州等地,多还是粮产为先。”

沈浪看了眼,望向法孝直:“这田册准么?”

“呵呵呵。”

法孝直坏笑道:“镇国公多虑了,这些都是蜀地官册记载,又怎么会不准呢?”

沈浪战术后仰:“官册?看来还有民册了?”

法孝直笑着又掏出一本田册:“镇国公果然侯远见,确实有官册就有民册,那官册只是裱糊的数据,

这民册记载的,才最真实的,从耕田数量,每季收成再到种植物种,远比官册记载要详细的多。”

沈浪问道:“那眼下,这种桑苗的田地到底有多少?”

法孝直微微一笑:“官册记载蜀南桑地为一百七十万一千二百二十四亩,而民册所记载为四百六十二万余亩。”

沈浪一愣:“相差居然如此之多?”

法孝直:“那是肯定的,改稻为桑政令一经发布,谁还愿意种植粮食?要知道成熟桑田一年可收两季,

所得的收益是种植庄稼的好几倍,农户自然不愿意耕种庄稼了。”

“就不怕没粮食?”

“镇国公以为农户就不知道其中风险么?农户其实比谁都清楚其中风险,

只是相比这些肉眼不可见的风险,他们更看重眼前的利益。”

沈浪点点头:“我懂,穷怕了。”

法孝直叹口气:“镇国公见解真是一针见血,世人都说蜀郡乃是天府之地,沃野千里,民殷国富,

然而谁又能知道这一切都是用百姓的汗血造就的,农户田里忙碌一整年,到了收获季节,

缴了粮后却还要受各地粮商盘剥,最后也就勉强有口饱饭而已,

真正富足的,只是那些高门大院里的权贵而已。”

甄懿也叹了口气:“孝直所言甚是,自古以来最苦的依然是百姓,

士农工商,农的地位如此崇高,却是历年来日子过得最艰辛的。”

法孝直:“是啊,这世道想想也真是荒唐,种田的一年到头吃不饱饭,盖楼的没有自己的屋子,

倒是那些什么都不干的人,只要张张手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唉……”

说这话时,他们二人目光同时看向沈浪,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沈浪没有接话,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他也不是那种动不动就放心灵鸡汤的唯心派。

相比探讨眼下这种太过复杂的问题,他更关心下是怎么解决让蜀地官方无粮可收的问题。

断绝蜀军的军粮,才是他改稻为桑真正的目的。

“对了孝直,蜀地粮商收粮是什么价?”

“这几年谷物都是一两银子四石收,然后粮商再以一两银子两石米面的价格出售。”

“这样啊……”

沈浪闻言,摸了摸自己下巴。

倏然,他看向甄懿:“甄掌柜,麻烦你去做件事……”

甄懿:“有何可以效劳,请镇国公吩咐。”

沈浪勾勾手指,在他耳边嘀咕了一阵。

“请镇国公放心,草民一定给您办妥。”

甄懿听完,起身就离开了官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