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英雌 > 第五百二十四章 前人之志

英雌 第五百二十四章 前人之志

作者:江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7:48

第五百二十四章 前人之志

在瓜州本地文武官员和土豪们的恭迎下,李曜一抵达晋昌便入住了刺史府。忙忙碌碌又一天之后,李曜召见瓜州刺史赵孝伦和游击将军曹通以咨询军备事宜。

说起来,此二人与李曜皆有过颇为深刻的一面之缘。昨日望见护国公主尊颜之时,饶是赵孝伦一向矜持有礼,也不禁费了好半晌工夫才保住形象。至于曹通的表现就更加不堪了——只瞧李曜一眼,险些当众滚下马来。

此番再一次近距离的会面,赵孝伦深深地感受到了源自李曜久居上位所产生的威压,这位自诩瓜州风流人物的他,整个儿一副垂首帖耳的模样。

而曹通则心中感慨万千,他实在没有想到,十数年前令他一时神魂颠倒且身负惊人怪力的女道,居然就是武功赫赫的护国公主,当下连大气也不敢多喘。

谈完正事,刺史夫人王氏领着两名小婢适时地端来了布置瓜果和粥水,李曜瞥了眼白瓷碗中红褐相间的黏粥,忍不住问道:“这可是……锁阳粥?”

侍坐在侧的王氏恭谨地点头答道:“不错,此为锁阳瓜粥,乃取大泽之畔锁阳与上品子母瓜精心烹制而成,虽得名‘锁阳’,其实女子食用亦可滋补身子,延缓衰老……”

说到这儿,王氏微微一怔,不由得抬眸瞧了瞧李曜,旋即又嫣然一笑:“当然,此粥远远比不得贵主驻颜仙丹,还请贵主权且当作夏日解渴之物。”

李曜只笑而不语,饮了几口,不动声色地打量王氏一眼,隐隐觉得对方眉目有着两分熟悉之感,遂问她:“郡君是否认得王瑾、王振?”

王氏面露讶然之色:“妾自是识得,前者乃本族现任族长,而后者正是妾的胞弟。”

李曜轻轻颔首,又问道:“令弟可有入仕?”

曹通也颇感意外,心说这位公主当真好记性,怕是有过目不忘之能,忙答道:“王郡君胞弟现任瓜州司田参军事,与臣一同协管本地屯垦戍边事宜。”

李曜眸光从赵孝伦与曹通脸上一一扫过,淡淡地道:“待此次西征事了,朝廷会在某些地方试行新的任官回避制,刺史不得用本州人氏担任七品以上实职,县令不得用本县人氏担任九品以上实职,故此你们还须得早做打算才是。”

李曜突然曝出一个猛料,赵孝伦和曹通俱都现出难以掩饰的震惊表情。

要知道,当初东汉政权为加强中央集权和打击官官相护的行为,出台“三互法”,明文规定地方主官必须回避其原籍地? 而且不能在姻亲之家所在地任职,可谓是华夏最早的任官回避制度。

但是后来曹魏为了缓解中央朝廷与地方豪族的关系,隆而重之地施行了“九品中正制”? 并保留了汉代的乡举里选,选拔官吏时? 以家世为重中之重,才华、品德反倒成为了次要的评定项目? 久而久之便形成森严的门第之制,在最严重的两晋时代,甚至造成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的一大历史怪象。

再后来? 一统天下的隋文帝深刻地意识到了阶级固化的危害性? 于是推出了科举制度,尝试打破门阀对晋升通道以及社会地位的垄断?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汉代的回避制度,只是由于禁忌严密与地方世家的抵触,经常造成地方官员久缺未补? 逾期难定,所以李渊代隋立唐之后,让回避制度的执行标准一降再降,以致如今诸州县的主官、佐官及其他重要实职大半都落入了地方豪强和名门望族的手中。

在赵曹二人看来,朝廷一旦全面实施这种回避制度? 极有可能会撬动世家政治的根基? 与此同时他们也听出了李曜的言外之意——很显然,瓜州就在试行地区的范围之内。

沉寂片刻,赵孝伦忧声道:“朝廷此举未免也太急进了。”

李曜洒然一笑道:“萤火之光,其亮不远,君不见名臣之中有几人长期囿于一方天地?”

曹通闻言,冲着李曜抱拳道:“臣多谢贵主提点!”

他本为府兵出身,对家族的依赖性并不高,如今他之所以能得居将军之位,主要还是靠他从征吐谷浑时立下的战功,所以很快就想通了此中关节。

而赵孝伦神色间似有所悟,却未再做声。

吃过东西,赵孝伦夫妇和曹通齐齐告辞,李曜望着离去的背影,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声,恰好被匆匆赶来的李世民听见,李世民走到李曜案前兀自坐下,抬手一指门外,一双丹凤眼便慢慢地眯了起来:“晴空万里,大好时节,却不知三姊为何而叹?”

李曜反问道:“对于世家,你是怎么看的?”

李世民眸光微闪,一字字道:“治天下之本。”

他说着,唇角又勾起一抹戏谑的笑意,压低声音道:“不过,世家亦为海内首患……莫非三姊想让阿耶和二十弟效仿前朝文、炀二帝?”

李曜神色泰然地说道:“因噎而废食,惧溺而自沉,乃矫枉过正,吾辈自然要沿袭前人之志。”

“好吧,世民只有预祝三姊重整天下,绘盛世之宏图了。”

李世民用词豪迈,语气却颇为漫不经心,显然另有在意之事,但见他从袖中取出一卷黄麻纸,往李曜眼前一递:“喏,这是同意跟随我西行之人的名单,还请三姊过目。”

李曜接过纸张,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忍不住笑了。

这还真是一曲忠诚的赞歌啊,高士廉、刘师立、公孙武达、李孟尝、杜君绰、程知节……张士贵,俱是李世民的旧属,清一色的玄武门之变参与者。

此前,李世民已经和李曜谈好了,若能如愿击破咥利失,李世民可领一万玄甲军精锐老兵,以封堵咥利失逃路为由,征服怛罗斯、白水城以西的火寻地区,并以此为据点开大唐皇子封疆建国之先河。

李世民见她笑得意味深长,不由眉锋一挑:“如果三姊觉得这份名单有不妥之处,可以指出来,世民定会听从,绝无二话。”

远离中原,到苦寒之地开荒拓土,其间所面临的未知危险与艰难可想而知,李曜不禁动容道:“世民为何不南下天竺,那里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物产丰盛,远远胜过你选的这个去处呀!”

李世民摇了摇头:“天竺,一马平川,易攻难守,百姓崇佛,兵不善战,得之不难,失之也易,吾不喜也。”

李曜收起名单,郑重地拱手道:“既如此,我也预祝你再创一番丰功伟业。”

李世民与她相视一笑,还礼道:“彼此彼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