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1034章 压力和动力

官路红人 第1034章 压力和动力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1034章 压力和动力

在决策层面,真正又本领的人还是比较普遍的。当然,所谓的砖家也有,那些都是哗众取宠,投机取巧,奸猾苟苟之辈。作为决策层面,多听听来至于基层的声音,对今后的决策会有更精准的判断。

但是,这些人要处理的事务多,方方面面,而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比如说,要魏教授经常跑乡村、进农户,这也是不可能的。偶尔到基层调研,身边都有随行人员,下面市县乡镇都有接待陪同成员,能够看到多少实际的东西?又能够听到多少基层的呼声?

这些也是实在存在的现状,决策层并非不知,可要解决这些问题,确实存在难以消除的困难。

做产业会让一户、一村、一乡镇、一区县变得富裕起来,那是因为产业产出后带来的效益。但更多的农户在历年来的产业发展中,都是一个从充满希望到逐渐失望,最后失败的发展过程。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乡镇推进开发产业时,只看到某地的人做这样的产业成功了,富裕了,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却没有研究深一层次的东西,比如说生产环境、生产技术,特别是市场的需求量,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判断,盲目地上马、跟风。

等产业种植做起来后,市场的价格和需求以及跟之前不一样,产出的产品没有销路和去向,自然这样的产出就没有什么价值。对于种植户、产业开发户而言,投入不少,产出没价值,损害的自然是他们的切身利益。

对这样的损失,农户是没办法承受的,以至于今后再也不敢有做产业的念头。

杨再新提出的先研究市场,解决种植户产出销售问题,又在资金投入上,做好预先贷款,使得种植户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的产业开发,农户当然积极参与。

在长平县和横折县所做的刺梨果开发项目,两三年来已经用事实证实这一点后,整个柳河市其他区县的农户,才会积极配合乡镇干部推进产业开发工作。

杨再新讲述近三年来,长平县与新畦食品合作的种种做法,讲述为了确保良果率在乡镇、村组和种植户之间创建的互助、相互监督等措施。这样的措施,从怀仁镇开始做,然后推广到其他乡镇,再推广到长平县与横折县两县。如今,整个柳河市在产业发展推进中,都认同这样的措施。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是因为种植户在产业发展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有了丰厚回报,才让原本散乱的农户们,肯遵守那种相互监督。

杨再新这次的发言时间比较长,前后有一个多小时。中途,也有提出问题的,杨再新简短进行回答、解释,然后继续往下说。

等论述将近结尾,杨再新说,“我们在柳河市做刺梨果产业发展,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这一产业,目前为止还只是我们一家在做。我估计,在一两年后,肯定会有不少地方进行跟风。因为种植户确实因为种植刺梨果而得到丰厚的回报。

但是,跟风之后,市场引起新的竞争,整个市场的环境也会变得错乱。到时候,进行刺梨果种植的农户,同样会有人因为刺梨果而亏损。

当然,这样的跟风对柳河市而言,冲击不能说没有,但关系不会大。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的理由如下:一是新畦食品在刺梨果产品开发上,投入已经非常多,积累雄厚的技术资源。跟风者匆忙地上种植刺梨果项目,产出的销售问题并不能解决;

其次是种植方面的技术,柳河市在江上省农院指导与扶持下做起来的产业发展,有种植技术为保障。跟风者对刺梨果种植仅凭书本上的介绍,甚至仅仅是听说有这样的项目,就盲目地跟风。种植出来的刺梨果,会是怎么样的产出,这是不难预测的,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

再次是市场方面的因素。一款产品能不能获取相应的回报,与产品本身有关,也与市场的反馈有关。新畦食品的产品在几年,收到市场欢迎,消费者热捧,新的竞争者出现,如果在质量上无法追平新畦食品公司,那么消费者又如何肯接受这样的产品?”

说到这里,杨再新停顿一下说,“我之所以这样说,不是想除柳河市之外,再没有人种植刺梨果。而是在提醒有意做刺梨果种植项目的人们,想要入这个产业来,先不要匆忙去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做好各方面的调研,确认可以做刺梨果种植后,再来入行,就不会太吃亏。

柳河市作为刺梨果种植的发起之地,新畦食品公司作为最先研发刺梨果产品的公司,都是抱着开放、合作的态度来面对竞争者。因为只有在又竞争者的压力下,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更好的进步,对产品才有精益求精的压力和动力。”

对于新畦食品公司今后如何发展,杨再新没有透露,毕竟是公司的决策,不会提前对外传出,免得收到狙击。

另一个方面也是杨再新论述重点,反复强调的,那就是产品的质量问题。强调了种植刺梨果的绿色化,有机物化,去农药、去化肥,确保消费者的利息,是柳河市产业发展的出发点。不仅是在刺梨果产业,在养殖产业上也是做到这样,保质保量,高品质的产品,才是最好的出路,最好的效益。

座谈会后,是中餐。中餐级别虽高,但要说口味什么的,不算突出。杨再新上午的表现,让刘诚宇很满意。下午,还有另一个会议,随后便是媒体对获奖的十佳青年进行深度的采访。

中餐之后,就在会议室这边找一个地方稍作休息,等下午的会议。这时候,媒体的人想见到杨再新等人也是不能的。刘诚宇先陪着杨再新一阵,随后便离开。杨再新估计他是要去见一见京都那位同一体系里的大佬,这种大人物平时也难又见面的机会。

杨再新知道,他如今还没有单独向这种级别大佬汇报工作的资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