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1143章 内在动力

官路红人 第1143章 内在动力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1143章 内在动力

曾明志是副厅级的大领导,在柳河市也是声威极大。可对省部到来的领导,却是非常客气。大家重新上车,曾明志就上到杨再新的车里,一路走交谈着柳河市这边的工作情况。

聊一会,曾明志提到王平江,说,“平江市长如今可是迎来了新局面,今后啊,肯定成绩斐然。”语气里,自然是对王平江有这样的机会羡慕不已。

王平江当初在柳河市的影响力已经不小,可要与正职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或许,很多人一辈子都迈不出那一步。

对曾明志而言,他如今的发展也到了一个瓶颈,可走的路也不多。要么往市府担任相应的职务,要么到省部去,或省里某厅,也可在柳河市接替副书记职位。

看起来路不少,但每一条路都不好走。在柳河市,曾明志作为组织部长,在市委常委里的排位不算高,如果能够接替之前王平江的职位,常务副市长一职,对他来说是比较实在的。

常务副市长排位靠前,又具有实际的职权。副书记职位是不可能一下子跳上去的,反而是不现实的想法。

杨再新听曾明志提到王平江,也不知他是不是有意要谋求柳河市的常务副市长位子,不过,这些工作与他没有直接关联,自然假装没听懂。

对柳河市的人事,杨再新不会参与什么,因为这边的人,大家都熟悉。反而不像当初怂恿王平江跑a市,那样没什么负担。

曾明志也不会在这样的问题上有所纠结,话题转移到长善完全中学,“再新处长,再过两年,长善完全中学会不会在柳河市全市进行招生?不少人都在关注,希望在市里选招一部分学生。市里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还没与你这个大校长沟通。”

“部长,今年是学校第二届招生,接下去的路该怎么走,学校要怎么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这些问题,等稳定下来后,才要与柳博士和学校管理的领导们进行深入讨论。在这之前,可说不好。”杨再新自然不会先将长善完全中学的今后走向,随口说出来。

去年,长善完全中学的学生在参加全市的知识竞赛中,拿到绝对好的成绩。这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也使得长善完全中学更吸引整个柳河市的家长和优秀学生。

特别是高中部的学生,当初招收到的学生并不是优秀生源,长坪县初中毕业生中,是由一部分优秀生源进到长善完全中学就读,但还有点优秀生源被一中、二中和市中分掉。

而竞赛的成绩,原本在初中阶段成绩在同一阶段的,仅在一个学期之后,成绩就相差一个段位。这样的结果不是个例,使得长坪县的家长对长善完全中学的感观完全不同。也使得整个柳河市,对长善完全中学有了完全不同的印象。

其实,学生之所以能够在一个学期后,就有较大进步和改变,原因在哪里。学校也进行过剖析,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在长善完全中学里,是怀着感恩的心态,有着一种不安心学习会被所有人鄙弃与责骂。

这样的心态形成一股劲力,又得到柳三妍博士点引导,学生中形成了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身学习上的不足。而初中与高一点那些知识量,不过就那么些,不算难掌握与运用。

这样的内在动力,是其他学校难以培养出来的。按照柳三妍博士的说法,学校和学生看的是杨再新的面子,没有这一块招聘,长善完全中学也不会好使。

另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学校对所有学生的费用免除的同时,在学业成绩上的鼓励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对每一个学生,只要有进步就会得到表扬、得到实质性的奖励。

因为有太显眼的成绩,使得整个柳河市上下,对长善完全中学都有新的想法。几乎所有优秀生源和他们的家长,都想尽长善完全中学读书。曾明志所表达的,不过是市里的人讨论多了的事。

只要长善完全中学在整个柳河市招收三五百优秀生,那么,这些学生三年后,很可能就是一批全国重点大学生录取者。

这样的结果,不仅是学生、家长的意愿,也是柳河市领导们的意愿。

杨再新也知道,这次返回长坪县,市里很可能会与他商讨这个事情。对长善完全中学最初建校的初衷而言,不是这样的结果。可现实中,谁又能够避免这样的做法?

杨再新也在犹豫,不过反过来想,建立长善完全中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长坪县高中部学位问题。如今,学位问题得到解决,不就达成之前的目标?至于优秀生源汇聚在哪一所学校,从全县的角度来看,如今的情况只比以前更好。

县一中、二中、民办高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他们而言,似乎很不公平,遭遇惨烈。可这样的结果,能够怪罪于长善完全中学?

在教育这一块工作上,各地有不同做法,各人有不同看法,也都有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什么才是出路?对上层、对中层和对基本的底层,要求是不一样的,所想要的也不一样。

最底层的人群,就盼着要考上一所全国重点,中层的群体,则要将子女送出国门,超脱与体系之外,不在受这种束缚;上层呢?对子女的教育,根本无需操心,反正都是最好的资源和条件。

这是事实,要不然,为什么存在各省不同的考卷、不同的分数线?底层和中层的子弟为生存和晋升层级而拼,这是自古来就是这样的存在。

可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级层的存在,却又是几千年遗留传承,积淀在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君王与集全才是社会的核心,目前对这个东西的推崇,又到了新高度。

杨再新也明白,士农工商,本因分工不同而已,没有贵贱之别。可实际上,贵贱差别犹如天地,如何让底层人群,不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取和改变?随着阶层的越来越固化,这种晋升的路也变得更加渺茫,使得中层的那个群体,找到另一条路——出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