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宋人崛起 > 第四百三一章悲剧刘封

三国之宋人崛起 第四百三一章悲剧刘封

作者:皮pi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6:29

第四百三一章悲剧刘封

陆衡等待的过程中,想起了自己了解的刘封事迹。

刘封原名寇封,罗侯冦氏之子,这个冦氏没有姓名,还知道刘封有个舅舅姓刘(演义内叫刘泌),寇封长得一表人才、武艺娴熟、加上根正苗红被刘备收为义子,改性刘。

首先刘封被刘备收为义子具体时间不祥,只能推测在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备投靠刘表,至206年刘备有亲儿子刘禅之间,也是这样寇封这个侯爷之子开启了悲剧性的一生!

演义在这就有一段加工,演义中刘备计取樊城是徐庶非常出彩的一战,大破八门金锁阵,河北降将吕旷、吕翔都在这一战被赵云、张飞斩杀。

也是这一战后,刘备和樊城县令刘泌一起庆功,见到了刘封收为义子,在民间樊城区还有一道名菜‘夹沙甜肉’流传着这个故事来印证。

还有不要以为寇封出身不好,寇封可是明确记载罗侯之子,下一任的罗侯!罗侯可是县侯!

汉律侯爵食邑有三等,分为县侯、列侯、亭侯。

要知道吕布被董卓封的温侯和罗侯是同一级别,关羽的汉寿亭侯只是最低等的亭侯,当时虽然天下大乱可诸侯还是按照汉律,侯爵之威没有被剥夺,食邑也遵循汉制。

由此可见刘封的地位,虽然比不上已经半发迹的刘备,对比关羽、张飞等人是绰绰有余,却因为成为刘备义子莫名其妙矮了一辈。

同时刘封是一个争议性不小的人物,关键就是关羽之死,当时关羽出兵攻打襄樊,要求刘封出兵此人不从,关羽兵败身死后刘封备受责难,诸葛亮建议赐死刘封,最后刘备不顾‘父子’情,刘封被赐自尽而死,给人当了半辈子义子死在自己认的老子手上何其悲惨。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再拿个不恰当的比喻,吕布杀义父丁原背负一世骂名,刘备杀义子就合情合理?这什么道理?

再有世人都认为刘封不义,不派兵救援关羽导致败走麦城,这点真的要为刘封说下,这是演义给人的错觉,况且不出兵才是正确的!

关羽荆州之败,败的太快从头到尾没有求过援军,廖化杀出重围请求刘封出兵援救不肯,再入蜀请求援军这是演义的桥段!

历史上廖化被擒吴国,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千里走单骑,诈死后带着母亲返回蜀国!

所以从头到尾,樊城一战关羽在败兵之时就没请过援军,让刘封出兵配合攻打樊城是攻打阶段。

在这一阶段就要分析刘封的行为,不过在此之前更要分析关羽这场战役的‘合法性’!

关羽出兵襄樊的节点,正是刘备和曹操汉中之战大半年后,汉中之战鏖战两年才逼退曹操此时按常理刘备应当休养生息。

同时刘封拿下上庸,是在汉中之战结束,刘备让孟达从宜都出发攻下上庸,又怕孟达无法拿下上庸让刘封统领孟达军权,如此孟达会怎么想?

关羽北伐襄樊,是否接到刘备的命令就一直是个迷!

若关羽奉命北伐,那正常军事战略应该是刘备停留汉中威慑,让刘封拿下上庸后配合关羽一起出兵,这才是正常战略方针,而不是让关羽孤军深入。

可此时刘备却称王后带兵回了成都,此时孙吴和刘备的关系也算紧张期,‘友好大使’鲁肃在两年前病故,新上台的鹰派吕蒙,可不是没有和蜀汉打过交道。

两年前汉中之战曹操主力和刘备牵制,关羽不出兵,在这个节点关羽带兵北上。

完全违背了常规军事行动,要知道诸葛亮隆中对说的非常清楚,让刘备出兵袭击长安,荆州出兵威慑曹军。

假设关羽擅自出兵,此时刘封拿下上庸不到几个月却要求刘封配合,正常的将军都会拒绝。

这问题来了,刘封到底有没有过失?

按照军法未得令擅自出兵,挑起战争当斩,有令而不出兵怯战也当斩。

关羽出兵“不合法”,刘封不盲目跟从一起擅自出兵就肯定无罪。

可要是关羽出兵是得到刘备指令,那刘备的神奇操作让人看不懂,先让大军退出汉中,让曹操凉州和长安不在受到威胁,又不下令上庸和江州作为支援,让关羽安心出战,更没有派出使者稳定孙吴。

历史也正是如此,关羽死后刘备没有第一时间责怪刘封和孟达!

从整个事件经过抽丝剥茧来看,关羽很可能是擅自出兵,导致丢失荆州,那怕再有大胜也是大败罪大于功,军法中叫有胜而无功绩,如果关羽之死刘封有责任,那诸葛亮不是‘劝’绝对是以军法儆效尤‘斩立决’!

反而刘备是次要责任,关羽擅自出兵刘备没有制止,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刘备也没配合行动,完全在一边看关羽唱独角戏,这是刘备的重大失误,之后却责怪甩锅给了刘封。

至于刘封之死,而是同年刘封与孟达反目,孟达投靠曹魏,原本就是被逼投降的上庸豪强申家申耽、申仪两兄弟反叛,丢了上庸这件事才是导致刘封死亡的事件。

刘备以刘封逼迫孟达,还有事后追责关羽之事,诸葛亮也在里面参合了一脚,赐死刘封!

这里更有疑问,如果刘封和孟达反目到了仇恨的地步,那孟达为何还会写信让刘封降魏?不是领路给徐晃恨不得宰了刘封?

刘封和孟达的反目到底是谁造成的?

前文所说,刘备下令让孟达攻上庸又派刘封夺军权,这事情是刘封的问题还是刘备的问题?孟达会给刘封好脸色看?刘封刚烈属下不服不会反击?

上庸的丢失,根源更是刘备是主要责任,是刘备临阵换帅,导致将帅不和孟达反叛,刘封拼死不降却得不到认可,反而被杀,可悲!可叹!。

那再从诸葛亮的反映来看结果,以诸葛亮的为人不可能对无罪之将劝死,所以关羽身亡第一时间没有任何动作,而上庸的丢失刘封确实有责任,可却是诸葛亮为刘备在擦屁股!以刘封性格‘刚猛’来说事!

所以刘封才会在临死前说出那句:“悔不听孟子度(孟达)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