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不让江山 >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管是谁

不让江山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管是谁

作者:知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52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管是谁

马车上,李叱伸手指了指对面的酒囊:“来,国公大老爷,把水壶递给我一下。”

余九龄楞了一下,然后看向李叱:“陛下说什么?”

李叱:“国公大老爷,把水壶递给我一下。”

余九龄:“陛下说的是,国公大老爷吗?不会吧不会吧,陛下真的是这么叫的吗?”

李叱瞥了他一眼:“你听错了,我说的不是国公大老爷,我说的是总管大太监,也可以不是总管,但必须是大太监。”

余九龄:“那陛下叫的不是臣......但臣还是听到后半句了,把水壶递给陛下。”

他把水壶递过去,李叱接过水壶后说道:“有兴趣吗?只要你想,我立刻就批。”

余九龄:“臣不想。”

李叱道:“那要是我想呢?”

余九龄伸手把李叱刚刚才接过去的水壶又拿了回来,然后塞进自己怀里:“这水可能有些凉了,臣在怀里给陛下焐焐。”

李叱:“......”

余九龄道:“陛下怎么能喝凉水呢?对身子不好,陛下你看,身边总得有个人照顾才行,不能指望她们女人,心疼男人,还得是咱们男人。”

李叱:“听起来你这是想啊。”

高希宁道:“不管他想还是不想,不管陛下是办还是不办,我是受不了了,我身为皇后,给宫里招个太监应该还是没问题吧。”

余九龄:“噫......这是适得其反了吗?”

高希宁:“我看你这是不打自招。”

余九龄现在是真的自在,李叱本想安排他做些什么,他是哭天喊地的不干。

他说自己真的没有什么大志向,也真的是没有什么大才能,安排小事给他,那是耽误小事,安排大事给他,那就是耽误大事了。

所以他就求着李叱,给他一个什么都不干,就每个月按时领俸禄的差事就行。

封公之后,余九龄确实是领了个闲职,就算是每日都不去上朝也没关系的那种。

可是他每日上朝比谁来的都早,每天第一个到大殿外边等着李叱来。

别人问他为什么,他也不说,只是笑笑而已,一脸的天机不可泄露。

他不说,但李叱知道,哪怕李叱也没有问过。

余九龄是那么那么在乎情分的一个人,而如今又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他想见到李叱和高希宁,每天想见都能见到,可现在李叱已经不是宁王而是陛下,高希宁也不仅仅是他大哥还是皇后,哪里还是能想见就能见到的。

李叱虽已是帝王,可他还可以像以前那样一点儿规矩都不讲,然而这规矩现在有的是人要讲。

余九龄每日都第一个到宫门外等着,然后第一个到上朝的大殿外边等着,只是为了早一点见到李叱。

“这个给你。”

李叱从身后取出来一样东西递给余九龄,余九龄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这是什么啊,陛下。”

李叱道:“昨日宫里才到了一批贡品,我从中挑了几样出来,这个有一对,一个给你戴着,另一个我已经派人送到你府里去了。”

余九龄又仔细看了看,这才看出来,这是一对玉锁,他手里的是一半,和给他老婆的那一半对上,就是完整的。

“我是把你锁住了。”

李叱笑道:“你哪里也去不了。”

高希宁叹道:“连我都没有这样一件东西。”

李叱道:“你别闹,我不是早就给你了一对锁了吗?”

高希宁:“什么时候给的?”

李叱指了指自己的心:“一对心锁,一半在我心里锁着你,一半在你心里锁着我。”

高希宁的眼睛立刻就亮了,心说自己这个臭小子居然开窍了啊,当了皇帝之后连撩妹的技能都变得这么强了,这是做皇帝后就会触发的隐藏本领吗?

余九龄在旁边叹了口气:“陛下,大哥,你们背背人好不好,当着臣的面......”

李叱:“这是在给你打个样。”

余九龄:“臣回家要是对臣的那婆娘这样说,她可能会觉得臣病了......”

李叱看向高希宁:“回头等打完了北疆的仗,派人把余九龄媳妇儿接近宫里来住几天,让余九龄每天到宫里来和他媳妇儿当面腻歪。”

高希宁道:“好的嘞。”

余九龄叹了口气,心说今日陛下这是怎么了,大哥又是怎么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脑袋里忽然就亮了一下,像是一间漆黑的屋子,一打开窗,明亮的阳光洒满了房间。

他这个人最是贪玩,到了长安城后也不挺老实的,要是以往也就罢了,可他现在已经是国公了。

还每日都那般贪玩的话,御史台的大人们还不可着他一个人薅头发。

用不了多久,余九龄就算是铜头铁发,也能被御史台的大人们薅秃了。

陛下和他大哥没有明说,是给九妹留了面子的。

一念至此,余九龄嘿嘿笑起来:“臣不用皇后娘娘派人去接,等打完了这一仗后,臣把婆娘送进宫里陪皇后娘娘说说话。”

他能这样说,李叱和高希宁就知道,余九龄懂了他们的意思。

等打完了这一仗后余九龄真的把媳妇儿送进宫里住上几天的话,那些想在李叱面前还想再揪着什么不放的人,也就知道该闭嘴了。

人家那也不是拨弄是非,而是各司其职,御史台的大人们干的就是这个差事,如果什么都不说,那他们才是失职,才是对不起身上的官袍。

余九龄自己不知道收敛,御史台的大人们说的多了,李叱到底是敲打他还是不敲打他?

只要一敲打,就会让余九龄惶恐,会让余九龄害怕,还会让余九龄不知所措。

因为现在真的不一样了啊。

余九龄想明白了这些,他心里也是后怕了一下,到长安这段日子,确实是稍显放纵了些,光是纵酒狂欢夜不归宿的事,他也不是干了一两回。

他总觉得自己又不要什么有实权的官位,只做个闲散的国公爷,玩玩也就玩玩了。

却忘了,哪怕是玩玩,也要有度。

李叱看向余九龄说道:“前阵子和高院长和燕先生商量着,在长安城里办书院的事,等打完仗之后你就去帮帮忙,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

余九龄连忙道:“记着了,都记着了。”

李叱道:“行,闲事说完了,现在说说正事。”

余九龄心说这要是算闲事,那得多严肃的事才算是正事,他连忙坐直了身子,看向李叱问道:“陛下,什么事?”

李叱指了指那个玉锁:“这个,我特意问了问价儿,唯恐要多了坑了你,咱们都这么熟了,你就按照市价的一半给我好了。”

余九龄叹了口气:“臣想赖账。”

李叱:“准了,赖着吧,只要你认账就行。”

余九龄:“凭什么......”

正闲聊着,外边有人说道:“陛下,叶先生派人从边关送来急报。”

李叱连忙让人把急报递进来,打开看了看后,脸色随即变得稍显凝重起来。

他往外喊了一声:“叶小千,去请楚先生来。”

楚先生便是方诸侯,他给自己改姓为楚,当然和大楚有一定关系,这事李叱又怎么可能不知道,不只是李叱,很多很多人都知道的。

可谁能想到,大宁立国之后的第二天,就有人向李叱提及此事,说方诸侯改姓楚,是对楚国的留恋,是怀念,是心怀不轨。

然后这个向李叱进言的家伙,就被大内侍卫架出去打了三十棍子,没留一点情面,直接杖毙当场。

说起来这就像个笑话一样,听着让人觉得好笑,可仔细想想之后就会想到,这事不但好笑还可怕。

大宁才刚刚立国,朝中文武一半还都是跟着李叱的老人。

如此清明团结的气氛之内,还有人能做出这样的事,说出这样的话,这事难道不让人觉得可怕?

楚国遗留的风气,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彻底抹掉的。

楚先生到了之后,李叱把北疆边关的事和他说了一下,请他先带人赶往边关。

楚先生沉思片刻后摇头道:“臣还是自己一个人先过去的好,稍稍快些。”

李叱点头:“依着先生。”

于是,不久之后,楚先生孤身一人离开大队人马,先一步赶往边疆。

而此时,李叱所在的队伍离开长安已有七八天,算计着日子,夏侯琢率领的前军距离边关应该已经没多远了,毕竟前军比大队人马早出发了好几天。

楚先生就算是现在赶过去,应该也绝对追不上夏侯琢的队伍。

事实上,夏侯琢的队伍有一部分已经到了关城,是高真率领的先锋营。

先锋军几乎是昼夜兼程赶路,唯恐耽误了,到了边关发现黑武人还没有进攻,所有人才松了口气。

叶先生在城门口等着,见高真带着狼猿营到了,连忙上前。

高真哪里敢让叶先生迎接他,离着还远就从马背上跳下来,快步到了近前给叶先生行礼。

登上城墙之后,叶先生指了指外边:“黑武人的游骑已经敢在城外出现了,格外嚣张。”

高真嗯了一声,举起千里眼往远处看,这茫茫原野,让高真心里也有了些许的不安。

太平了。

一望无际的平,几乎看不到什么起伏。

这样的环境下和黑武人硬碰硬的打,可能是宁军从建立以来,从未打过的硬仗。

因为从黑武立国开始,平原交锋,他们从没有输过一次。

攻城他们确实不大擅长,可是这种直面交锋的仗,是黑武人最喜欢的仗。

高峰缓缓吐出一口气后说道:“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地方,把黑武人打怕了吗?”

说完这句话后他笑了笑,嘴角微微上扬。

“这样打起来才真是的有意思。”

他只是有稍稍的不安而已,又不是怕,这种不安只是领军之人该有的情绪而已。

高真什么时候怕过打仗,别管打的是谁......宁军上上下下,从大将军到士兵,又有谁怕打仗了?

别管打的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