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319章 高祖托梦该怎么托

第319章 高祖托梦该怎么托

因为刘妙跟锦瑟有故交之情,李素倒是不方便为了避嫌而故意把刘妙赶走,只好顺水推舟留她在自己府上一起用晚膳、顺便观灯赏月。

汉朝人过上元节,更多是为了祭祀礼仪,不是为了玩乐,所以大部分庆典活动都是在白天。

当初李素在雒阳时就见识过汉灵帝主持的祭奠,还有幸在祭奠上舌战群儒过。如今的刘备虽然没那么讲究,却也不能完全免俗。

祭奠和午宴赐宴之后,晚上是没有官方活动的,也没有民间赏灯习俗,这些都要唐宋商业发达了才有。不过李素向来觉得这个时代娱乐活动太少,元宵节中秋节都没有为玩乐,所以自己家里让工匠做些花式灯笼玩玩。

刘妙毕竟才虚岁十六岁,孤苦数年看到新鲜玩意儿当然也忍不住少女心性,很快就转移了郁闷的心情,跟锦瑟一起玩闹放灯。

中午刘备的赐宴,因为要招待的人太多,所以刘备也没有把李素给他的蚝油这种珍贵调味品用于大锅宴,反正大型宴会的目的本来就是社交,而不是真的吃什么美食。所以刘妙这个在南郑住了数年的苦逼人,此前也就没有机会见识蚝油。

今晚在李素这儿,才算是第一次吃到蚝油调味的菜。她的惊讶程度,果然也丝毫不亚于刘备刚见识此物时。

“樱儿,你这日子过得……做婢妾比我做公主都幸福了,真想跟你换换。为什么公主不可以不做呢。

你父兄遭遇了不测,你就可以抛下周尚书之女的沉重身份,我也是父兄都遭遇了不测,可我还得扛着,哪怕这个公主已经一钱不值了。”刘妙吃着美味,稍微喝多一点后,就有酒后吐真言。

锦瑟也陪着她一起喝,但身份的卑微让她强忍着不敢喝醉,听公主这么说,她也只好淡化处理、顾左右转移话题,宽慰劝解。

幸好,另一边李素也稍微喝了一点,微醺之下放松了心防,显摆之心盛于平时,随手鼓捣了一些东西,让锦瑟帮他谱曲。

“锦瑟,你过来,帮这个录个谱,就像我这样唱——”

锦瑟碎步走到主人面前,接过了一张纸,看到上面写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昊天。不知太初宫,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去,飘拂升云巅。不胜高处寒,何似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至于唱,其实李素也唱不全,就唱了前面两三句,模仿的也是后世王菲版“明月几时有”的曲调,后面就因为字数对仗不上,就不唱了,让锦瑟自己想办法按照前两句的基调往下瞎哼哼。

反正李素知道自己府上的婢女已经调教出这个本事了,能够听音识谱,甚至能即兴往下接。

李素此番也不是有心剽窃,就是喝多了觉得好玩,想多整点儿后世听顺耳了的流行音乐。高雅的东西每天端着多难受,偶尔也是需要靡靡之音的嘛。

“先生这是为夫人远在成都、分隔两地而写的吧,夫人要是知道了,一定会高兴坏的呢,下次有信使往成都送家书保平安,一定让他们把这个带上。”锦瑟懂事地捧哏。

李素反而不好意思起来:“我哪有想那么多,你太喜欢把人往好处想了,我就是想弄点靡靡之音玩玩——今天你也算他乡遇故知,这是好日子,还这么谨慎端着作甚。妙儿也没拿公主架子压你,你就袒开心扉,真心拿她当姐妹相待不好么,做人图的就是个及时行乐。”

锦瑟这才认错,随后就被李素的“乐府诗”所吸引,不再顾及繁文缛节,专心帮忙即兴录谱,然后还拿出风瑟弹唱起来。

刘妙被晾在一边自己吃了些东西,闻声过来凑热闹,她从小贵为公主没怎么刻苦,所以乐器不太精通,只是跟着一起哼唱,很快沉醉其间。

刘妙唱一段又跟着叹息感慨:“要是能一直过这种无忧无虑没有礼法的生活就好了。唉,在王府里,想听个奏乐还得十几个人规规矩矩排好各司其职,坐着都觉得浑身骨头硬。

还是咱们好,想唱就唱想停就停。史书上说的高渐离击筑而歌,大概就是这样放浪形骸,自由自在。”

……

上元佳节当晚,刘妙喝多了,留在侯府跟锦瑟一起睡,作为落魄公主,因为父母兄长都不在了,行踪受约束的程度毕竟比较低。

王府的人倒是通报了她到李素侯府上做客未归的事儿,汇报给了糜贞,糜贞转告刘备之后,刘备却毫不在意:“在伯雅府上有什么好担心的,那就跟在孤府上一样,不会出事的。”

第二天一早,醒酒之后,刘妙才回到自己的住处,还几次叮嘱锦瑟有空常去看她,尤其是刘备和李素都要北伐出征后,南郑的王府侯府里也都没什么主人了,闲着也无聊。

锦瑟当然是毕恭毕敬的答应了,小时候的手帕交玩伴还是挺值得珍惜的,哪怕物是人非了,交情还在。

后宅那些夫人外交且不多提,刘妙回王府后,又过了一天,刘备也召李素议事,要商议出兵前最后的日程调整,李素自然是呼之即去。

到了王府,刘备还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神色颇为好奇八卦。

李素微微有些忐忑,还以为刘备在揣测他和刘妙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正在组织言辞,刘备却先挑明了话题:

“连你府上那几个婢女,都是周尚书伍校尉府上的晚辈女眷?还跟妙儿是旧识?眼光可以啊,到底是蔡公的女婿,连婢女都挑得知书达理。不像孤不爱读书,当初郿坞救回来那些女子,挑起来只看姿色。”

李素松了口气,原来刘备是八卦这事儿,他也连忙放松附和:“我这不是喜好音律么,拙荆也是个喜好音律的,人以群分,这些人选当初也是她考校的。”

刘备:“既如此,此番北去长安,你也需要女眷,纳之何妨。”

扯了一会儿淡之后,刘备把话题转回正事,追问道:“今天找你,是公达有个疑惑,觉得二月初二出陈仓道有些太早了,那样得提前五日就到河池,有些太早了,怕雪化不尽,道路难行。

稍微多等几天,说不定好走一些。孤上次只是听了你的计划,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倒没问为什么非要挑这么个日子?”

李素这才意识到,为什么刚才他来王府的时候,在外面客厅里见到了荀攸也在那儿等候,显然荀攸今天是来提意见的。

不过也难怪,因为荀攸加盟年限短,很多事儿他不知道,他只能从纯军事账来算得失。

李素立刻回答:“大王不是知道,从初平三年开始,我军就在河池县与大散关之间,让孝直大兴土木,开挖先汉时武都郡山崩塌方所阻断的西汉水故道么。”

刘备:“这事儿孤当然知道,不是都挖了那么久,还动用了‘火药’,已经要挖开了吧。”

李素:“我刚到沔阳的时候就派人专门督导巡视过了,其实现在就已经挖开。当时我让匠人们在开挖口修了一部水车,提水灌入疏浚后的故道,确认水可以一路自然流淌到大散关,未来也能流到陈仓城下,供陈仓道水路运粮所用。

如今之所以没有自然北流,只是寒冬枯水,西汉水水位暴降。一旦开始化雪,凌汛渐生,不用水车就能水深数尺,过木筏、小船没有问题。”

刘备:“那也解释不了为什么要二月初二出散关呢?”

李素压低了音量:“因为《汉书》记载,高后二年元月二十七日,武都郡地震山崩。臣也想到时候凑同一天,用巨量火药再造一个大大的谶纬祥瑞,大王也可说是高祖皇帝托梦,故而提前知道山崩,使汉水重新北流。此事只有臣与孝直知道全盘,不过孝直如今在五丈原,所以此间再无他人知晓。未能先报,也是怕行事不秘,大王若是觉得没必要,也可不用。”

刘备深呼吸了一口,假装回忆:“高祖皇帝梦里是怎么对孤说来着的?醒了之后忽然记不太清了?孤上次跟你说过没?”

李素心领神会:“当然说过,大王不是上元节当夜梦到的高祖皇帝么?次日清晨,也就是昨日,大王还和臣分享了梦境,问臣懂不懂解梦,可惜臣不懂。不过臣还记得大王说高祖皇帝当时是这么跟大王说的……”

刘备频频点头:“对,想起来了,高祖就是这么跟孤这个不肖子孙说的。当年,就是因为吕后女主临朝、封诸吕为王,背白马之盟,所以高祖皇帝在天之灵与太一、昊天一并震怒,使汉之龙脉改为南流,不再入关中。

关中王气遂散,汉水此后流向襄阳,地属南阳郡,故而兴汉龙脉转向关东。如今东西两京各经一十二帝,气数合回。待汉源重新由陈仓入渭,龙脉自然也会回到长安,此番汉室定然可兴。”

刘备把台词背熟,觉得可以上场了。

有些东西自己相信不相信不重要,但关键是只要说得通,就可以鼓舞人心士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