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吞明 > 0991 夸功

吞明 0991 夸功

作者:逐日武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6:06

0991 夸功

于是就有人用目光向张凤翼暗示这是个好机会!就在大营里弄死这两货,再把他们的部队歼灭了!到时候怎么说还不是由着现场的人说!

这一刻张凤翼真的动心了!但就在这时,曹化淳慢慢悠悠的开口了!这些人是恩么想的一般人看不出来,但那曹化淳是一般人吗?肯定不是啊!要论察言观色,曹化淳可是这帮人的祖宗!

所以他慢悠悠的说道:“我知道诸位心里怎么想,只是咱家也不说破。咱家就说一件事儿,外面那些士兵可是跟随刘总兵转战千里的,对着鞑子大军都敢硬碰硬的冲上去对砍!你们这些人手下的兵还真不一定是对手!而且外面还有小十万的灾民呢!”

曹化淳这话一出,场面立刻就冷下来了!所有人瞬间都想明白了,这杀人是能杀,但是这首尾可是清理不干净的!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大家全完蛋!尤其里面还有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

但是现在让这两人轻松离去了,最多张凤翼一个人完蛋!这帐谁都算的明白!当然张凤翼也算的明白!

张凤翼这一下子就好像老了几十岁一样,连背都驼了!他随意地摆摆手走到后账去了,再也不管前面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候曹化淳又慢慢悠悠的开口了,说道:“别说咱家不关照你们,外面的是小十万的灾民,你们若是能妥善处置好了,日后你们在皇爷面前还有个说话的余地!若是处理不好,嘿嘿嘿!”

这下子可把所有人都点醒了!所有人立刻都上来对着刘佩和曹化淳猛拍马屁,想把这份功劳领下来!

曹化淳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说道:“你们的心思咱家知道,都想为皇爷效力!那就跟我走吧,到外面去领账册。咱们交割一下!”

就这样,一群人簇拥着刘佩和曹化淳出了大营。出了大营门就看到刘佩的士兵个个刀出鞘,枪平端,一触即发的样子。

等他们看见刘佩他们出来了,立刻就是一阵欢呼!刘佩直接

进了队伍里面率队撤离。而曹化淳拉出一辆马车和在场众人交割文书。

这时候这些人都发挥出了主观能动性,文官们领取文书,总领一切,武官们负责管理民众,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交割完毕以后,刘佩汇合了后勤车队直接前往京师。抵达后就在西直门外扎下了营盘。曹化淳则进宫去向崇祯皇帝报喜。

曹化淳怎么向崇祯皇帝报喜不提,反正当天就有人来向刘佩道喜,还有兵部的人前来检点首级。

忙碌了两三日后就是游街夸功了。这次崇祯皇帝也算是大出血了,犒赏的物资流水样的进了军营!同时还不停的向百姓们宣传这次大胜仗!弄的百姓们期待感很高!

这也不是崇祯皇帝好大喜功,实在是朝廷太需要一次巨大的胜利了!

自从后金和大明交手之后,大明是败多胜少,连辽东都丢了!甚至都被人打到了京师门外!这对泱泱大明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尤其是鞑子的几次扣关,把京畿附近搅得天翻地覆!偏巧大明和后金作战的时候,所有军队是万马齐暗!唯独这一次好不容易出了一次大捷,当然要好好的夸耀一番,稳定一下军民的心思。

而且崇祯皇帝还耍了个心眼儿,他直接把刘佩的一部分功劳挪到了京营头上。毕竟所有人都打败仗,只有刘佩一人打胜仗,对朝廷的面子来说不好看!总不能堂堂整个大明只有这么一个人会打仗吧!

不过崇祯皇帝办事就是比张凤翼他们漂亮多了。崇祯皇帝事先还特意让曹化淳跟刘佩打了招呼,解释了这么做的必要性。至于刘佩能说什么呀,只能是答应下来。

其实崇祯皇帝不知道的是,这反而是一个败笔。别人不知道京营什么情况,京城里的大小爷们怎么会不知道?

那些京营的士兵们要说摆个样子都不合格。有门路的,到里面镀金的,整日里就是招猫遛狗。而没门路的普通士兵那就是苦力!这样的兵没人相信他

们会打胜仗。经由心人一提醒,大家就全明白了,所以崇祯皇帝这么一弄反而让官员和京城的百姓们看轻了他!

这一次游街夸功刘佩没有标新立异,而是让曹化淳在库府里面送出了大批明军的服饰给士兵们换上。现在刘佩还不想让崇祯皇帝和天下人受刺激。要不然他手下的士兵全穿着新式军服露面,那些有心人恐怕就会发现什么!尤其是崇祯皇帝这个小心眼的,指不定会想什么?

这次游街夸功可把北京城的老百姓们乐坏了!因为以前游街夸功的时候,只见士兵不见战利品!而这次恰恰相反,士兵很少,眨眼间就走过去了,而后面的大车却是络绎不绝。

大车上面堆满了呲牙咧嘴的鞑子首级,鲜血淋漓的衣甲,兵器。还有各种旗号!看的京城百姓们啧啧称奇。因为他们已经很多年没见到过这么多鞑子的首级了!

往常明军和鞑子作战,多了也就是几十级,少了也就几颗首级。根本就不值得摆出来。哪有现在几千颗首级摆在一起看得那么带劲!

刘佩夸功完毕,直接被曹化淳亲自领着进了皇宫。曹化淳告诉他,崇祯皇帝想见他。而且是平台召对!

这弄的刘佩心慌慌的!刘佩可知道上一次平台召对的人是什么下场!

其实这是刘佩没文化。因为平台召对是一件挺普通的事情,只是因为出了袁崇焕这个大嘴巴,才被后人认为平台召对是件大事。

皇帝与臣子见面大约分为三类,有朝会、御门听政和召对,朝会属于国家典礼,只是礼仪性质的会面,君臣间并无实际交流。御门听政则类似于今天领导召开的集体办公会议,一群人聚焦在一起讨论问题,拿出方案。

而召对则是有工作性质的会见、训示,一般是在偏殿举行,明朝前期,皇帝通常在端门、奉天门、左顺门、文华殿、武英殿接见臣子,明朝中后期,则改成了中左门并延续到清初,康熙以后又改成了在乾清宫、西暖阁和养心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