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 第四百八十八章让子弹卷起来

第四百八十八章让子弹卷起来

冯大导演曾说:“如果姜闻拍商业片,将是我最大的竞争对手。”

这话是在宁远还没开始拍电影,老谋子还没开始转型拍商业片的时候说下的话,当时的冯导还是国产商业片的先驱者。

但是如今,宁远在商业电影领域一骑绝尘,而老谋子执导了奥运开幕式,成了“国师”,地位超然。

而在年龄相仿的导演中,姜闻和冯晓刚确实有些不分伯仲。

而在2010的贺岁档,这个假想敌已经站到了他面前。

12月16日当天,《让子弹飞》周四公映首日票房已破3000万,直追《大地震》创下的3620万元的国产电影首日纪录。而在一周之后,《让子弹飞》将和12月22日公映的《非诚勿扰2》正面冲突。

按首日票房爆满的态势,《让子弹飞》终于又让姜闻的“太阳”升起来了:姜闻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曾在1995年创下5000万票房纪录,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却遭遇滑铁卢。

而这次带着三大巨星,和诸多实力派的演员,打造的这部电影,让整个电影市场沸腾了。

而结束了首周放映的《让子弹飞》,根据初步统计,截至19号,票房达到1.702亿,跟《大地震》当时首周1.8亿。含ImaX银幕的成绩,并无太大差别。

《让子弹飞》在上映第一周内,连续创造了数个票房好成绩:首日票房史上第二,单日最高票房,与《大地震》、《阿凡达》并列最快破亿纪录——而这几个成绩,跟暑期档创下华语片票房新高的《大地震》当时票房数值不相上下——《大地震》占据了首日票房榜的榜首,《让子弹飞》则在上周六18号刷新了单日最高票房的数值,破了《唐山大地震》单日票房纪录,而两部影片又都用了3天时间破亿。

按照这一趋势,部分院线人士预估,该片有可能超过片方的5亿目标,直冲6亿。

也是从这开始,在没有人敢拿预估票房的事跟宁远对线了。

除了《让子弹飞》,根据院线的初步估算,《赵氏孤儿》本周斩获了3000多万的票房,总票房达到1.8亿,《大笑江湖》本周取得了2000万的票房,总票房升至1.5亿——上周的总票房也超过了两亿元。

而在周3,《非诚勿扰2》就将上映,两部强片有望联手冲击今年的1月4日至10日创造的3.03亿的周票房纪录。

年度总票房过百亿,这个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而这部电影,也引起了极大的热议和姜闻铁杆们的花式吹捧。

开头师爷和县长在火车里吃火锅被打劫的戏份就让现场气氛活跃起来了。

张麻子拿黄家团练教头立威,让黄四郎蒙羞,黄四郎决计报复,管家胡万害死老六,老六冤死。

莫名无端的诽谤,苍白无力的解释,还有那可耻的良心,最后选择了用剖腹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你们看,是不是只有一碗!”

捂着肚子的六子端着一碗满是鲜血的凉粉大声质问周围的人,但是没有人听他的,看完热闹各回各家了。

老六怕的不是那些围着他的小人、走狗和看客,而是他的良心的不安,尤其是那无端诽谤还要被牵连到他敬重和追随的张张麻子。

他最终剖腹就连他自己也觉得理所当然,和胡万用命下了赌注,认为就算死了也能为自己挽回名誉,不过一命换一命罢了。

天真,这样的人现实中也会做很多蠢事,也经常会有人暗地里嘲笑一句撒币。

艺术和商业的结合,江文这次做的无可挑剔。

张麻子炸死、三位主角精妙绝伦的对话、雨夜乱斗...全程无尿点,又全程值得深思。

“guaFu不能睡,必有大灾”

“她已经是个guaFu了,我不能让她守活gua。”

这些类似的台词让人拍案叫绝,现场笑声几乎没停过。

最后,普东就是魔都,魔都就是普东,离开鹅城跑魔都去了。

可是,电影的背景是民国元年八年,也就是1920年,那个时代还没有普东这个说法,1958年才有普东县。

这么明显的问题,就全片那么多细节来看,肯定不是漏洞。

而且,巧合的是,电影里说前几任县长已经把鹅城的税收到了90年以后。

当时是1920年,90年以后,不就是今年2010年嘛。

全片都是内涵啊。

“说姜闻用力过猛的,那种能说明您受功不够,受用不起。”

“叉着腰,牛着B,嗨起来。”

“承认爆米花式的好看不行吗?别分析隐喻了不如去分析一下百年孤独更给力。这次是宁远和冯晓刚式的姜闻,不是国产大事不是救世主,他是凡客...”

“要是姜闻拍完这部电影就退休,他会被封神的。”

“牛着必。”

“开篇大四喜,尾声单钓将;麻筒子连七对,汤混子全不靠,四万字无番和;大三元影帝,清一色男配,花牌周云,自摸姜闻。”

“拍个虎虎生风,拍个一日千里,拍个恍如隔世。”

“姜闻说我想站着把钱挣了。他做到了。结尾处的那句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怎么解读都不为过。”

“今年来的最有男人味的一部电影,节奏流畅,风格鲜明,姜闻的英雄注意情节发挥的淋漓尽致。”

姜闻直接被捧成了神,然而很多网友最喜欢的也就是捧高踩低,姜闻封神,被谈及最多的当然是本篇的监制宁远。

甚至有些人直接说这片像是宁远的作品,商业化太严重了。

然后就有些人说这么有深度的片子宁远拍的出来吗?

宁远的支持者听到这话,也是进行了反击。

诸如宁远作为出品人和监制,加起来比导演还重要。

什么《太阳照常升起》赔了一大笔没宁远的话都没人投资之类的话也是很流行。

不过宁远肯定是在围脖上对这部电影和姜闻一阵吹捧。

毕竟这电影拍的再好,分票房的时候还是宁远拿大头......

而姜闻也在各种场合被问道关于宁远的时候,评价也是相当的高。

“宁远我们都是兄弟,他是个非常讲究的人,用京城话叫局气,说道拍电影,他的能力也都是没得说的,观众是会作出选择的,票房是骗不了人的。”

两人一阵商业互吹,也是让很多因为他们吵了起来的人表示这一波很无语。

你们因为人家两个吵得不可开交,结果人家两个关系很好,这就很尴尬了。

这一波颇有点“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的意思了。

而在22号由华艺出品、冯晓刚导演,王硕、冯晓刚联合编剧的贺岁电影《非诚勿扰2》在全国正式上线。公映首日的零点场就从各地传来满座的好消息,最终全国收获205万,而首日更拿下3325万的高票房。

这也彻底的把贺岁档推向了**。

而宁远也接到了大舅的电话,让宁远去参加一个电影行业内部的会议,主要是也是讨论明年的档期,还有就是电影管理部门在票房过百亿之后也是打算找一些存在感。

本来这种会宁远是完全可以不参加的,但是大舅参加宁远就不好推辞了。

而宁远参会也让整个指导会议的规格一下子高了不少。

“这个我们电影产业上来说,是有些人才断档的的,目前国产电影规模小、影响弱,自然也失去了诞生巨星级演员的土壤,而在票房压力下,导演们谁也不敢大胆启用新人,这样才会导致比如今年贺岁档,葛由一人挑起三部大片主角重任的现象发生。”

“没有更多好的男演员可供挑选,让国内大导演们在选择演员时捉襟见肘,好在葛由很有观众缘,如果换作别的面孔,真难说能通得过贺岁档大考。

国产电影工业化初见规模,但在演员培养机制上仍然比较单一,专业电影院校向娱乐圈输送着一无生**验、二无真情实感的表演机器,真正工业化的电影产业,在明星制造方面视野也应开阔起来,涌现多种类型的明星,增加的不仅是电影圈的活力,对于整个产业而言,也有莫大益处。”

“还有就是年轻的导演,也需要我们这种行业内部的资源和资金的支持,才能有机会.......”

大概说的就是要给年轻人一些机会儿,不然每年贺岁档观众能看的就是这几个演员和导演,不能换点新意吗?

这其实也是李明堂在委婉的表达了对各路大腕垄断了各种资源的不满。

但这个话还不能明着说,毕竟这个电影本身就是商业行为,大家肯定是想要挣钱为第一要务。而且这个演员还好,对于导演来说真的不是说谁来都行的。

好的导演真的远比好演员还稀缺的。

而宁远也适时的在会上表示,未来几年会拿出一个亿的资金来扶持新导演,上不封顶,只要剧本通过审核,就能拿到银禾传媒的投资。

没办法,对于宁远来说这个场必须捧。

而宁远也打算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掘一下新人导演。

一亿的资金,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了。一些小成本的片子够拍好几十部了。

至于大制作,哪个新人导演敢上来就要一个亿的大投资,资方敢给导演都未必敢接。

换句话说,宁昊这个已经拿了过亿票房的导演,新片才五千万的投资。而国内第一女导演的王卓,拍过两部过亿票房的卖座电影,新片投资才1500万。

新人导演能拿个几百万投资,那就很不错了。

张口闭口几千万上亿的,还真不是谁都有这底气。

而且其他几家影视公司在宁远之后,也是无奈的接连表态,这波也是银禾卷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