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七十一章 封禅之论

庶子夺唐 第七十一章 封禅之论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七十一章 封禅之论

有替武媚娘还愿之说在前,又有宰辅王玄策的建言,朝中上下自然不会再有人不识大体到去阻挠李恪前往泰山。

寻常人如果去泰山还愿,那是祭拜,但李恪是皇帝,九五之尊,他去了泰山,那就是封禅,是祭天,不可寻常待之。

朝会散去,李恪回了紫宸殿,但就在李恪刚刚在紫宸殿坐定不过片刻,便有宫人前来传话,岑文本前来求见。

李恪刚一听得岑文本求见,心里也不免有些紧张,李恪少年便随岑文本求学,岑文本对李恪还是颇为了解的,岑文本何等精明,透过此事又怎么会看不出此事的背后其实是李恪的意思呢。

李恪一开始也担心岑文本是来劝阻自己的,岑文本不同寻常臣子,他不便强令,他也正愁着要怎么说服岑文本呢,但随即待岑文本进殿后,却发现岑文本并不是孤身一人来此,身后还跟着一个人,这不禁叫李恪松了口气。

岑文本身后跟着的不是别人,正是同为李恪潜邸旧臣的礼部尚书长孙冲,李恪一下子就放心了许多,因为如果岑文本是来劝李恪的话,今天随他来的不会是执掌礼部的长孙冲,而应该御史台或是省台的人。

“臣岑文本、臣长孙冲拜见陛下。”岑文本和长孙冲一同进了殿中,对李恪行礼拜道。

岑文本行礼,李恪忙抬手道:“岑师和子敬不必多礼,快起落座。”

“谢陛下。”两人谢恩起身,从李恪之命到一边坐下了。

待两人落座后,李恪问道:“岑师和子敬来此所为何事,可是方才朝中之事有未尽之言?”

长孙冲是礼部尚书,如果来日要行封禅之事,长孙冲自然是主持此事之人,现在岑文本带着长孙冲来这里,李恪想当然地以为岑文本是要同他商议封禅之事。

不过岑文本的话却出乎了李恪的意料,岑文本当头先是问道:“今日朝会之上陛下有言,欲往泰山封禅,此事的圣旨应当还未下吧。”

李恪没想到岑文本会这么问,有些惊讶,但还是如实回道:“今日朝会之上此事才有初断,朕还未及拟旨送到中书。”

“恩。”

岑文本点了点头,道:“还未及拟旨便好。”

李恪听着岑文本的话,心里头不禁咯噔一下,只听岑文本的意思,似乎是要挡住李恪的圣旨啊,难道岑文本还是对此事抱有异议吗?

李恪问道:“岑师这是何意?”

岑文本回道:“今日朝堂之事是陛下的意思吧,臣观王玄策所为,封禅之说陛下应该也是早与他商议过的吧。”

以岑文本的判断和眼力,李恪本也没想过此事能够一直瞒着他,现在被岑文本当面指出来了,李恪也绝不会矢口否认,李恪应道:“岑师猜的极是,此事之前朕确实和玄策商议过。”

李恪之言入耳,岑文本并不对李恪的话多做评判,也没有说妥或是不妥,只是接着问道:“那如果臣不来,陛下准备如何下旨?”

李恪想了想,回道:“自然是如朝议所言,以为皇后还愿之名,祭祀泰山。”

“陛下一向英明,此事却想的差了呀。”岑文本看着李恪,对李恪轻声叹道。

岑文本并未反驳李恪封禅之事,而是说李恪这圣旨下的有些不当,李恪不禁问道:“不知何处不妥,还请岑师指点。”

岑文本道:“皇后乃太子生母,凤体尊崇,关系社稷之重,自然万分紧要的,就算是为此大动干戈也绝无不可。但陛下毕竟是天子,一国帝王,封禅泰山也不是等闲儿戏,既然陛下决议要封禅了,就该只言封禅之事,免提其他,才是妥当。”

岑文本的意思很明确,武媚娘是皇后,身份尊贵,为了她的安危往泰山祭祀一趟是值当的,但皇帝祭天,封禅泰山是大事,是庄严肃穆之事。

岑文本的话一出,李恪就明白了岑文本的意思,虽然此事是因武媚娘而起,但既然李恪决定要泰山封禅了,这就是国事,是朝野内外的要政,还是一桩一件分开来办地好。

李恪思虑了片刻,觉着岑文本所言确实更是妥当些,于是道:“岑师所言极是,是朕先前想的差了。”

岑文本微微点头,对李恪问道:“不知这泰山封禅之事,陛下准备怎么办?”

李恪并未回岑文本的话,而是问道:“岑师不反对朕泰山封禅?”

岑文本回道:“此事是陛下所愿,而且已经敲定,臣何必反对,更何况以陛下之功,我大唐今日之盛,封禅泰山也并无不可。不过这毕竟是陛下登基后的第一件封禅盛举,还是应当办地正正当当,体体面面才好。”

岑文本的跟前,李恪听着岑文本的话,看着眼前两鬓已经有些斑白的岑文本,心里不禁一阵触动,仿佛心头都温热了许多。

岑文本虽然一直称李恪为陛下,但在岑文本的眼中,他一直都把李恪视同子侄般疼爱,和当初看少年时的李恪并无二般。

在岑文本的眼里,现在闹着要泰山封禅的李恪就像当初决定要北上为质的李恪一样,虽然岑文本可能觉着有些不妥,但既然李恪坚持,既然已经做下了决定,岑文本就会尽力给李恪安排地妥妥当当的。

岑文本是这样的心思,这也就印证了李恪之前的猜测,印证了岑文本为什么会带着执掌礼部的长孙冲来这里了,因为他是真真切切地想要为李恪张罗好这件事情。

李恪道:“岑师说的是,泰山封禅是大事,非比寻常,朕欲以岑师为主礼官,此事还需多劳岑师为朕操心。”

自古以来,泰山封禅的君王就不多,李恪既然做了,将来在青史之上就势必会被拿来和其他君王比较,这事情交给别人李恪也不放心,交给博古通今,文倾江海的岑文本正是合适。

而岑文本今日来此也正是为了此事,泰山封禅是举国皆望的大事,如果做的好,便可拿来和秦皇汉武相较,可如果做地不好,便会沦为笑谈,爱徒心切的岑文本自然是要亲自为李恪把关的。

岑文本当即应道:“承蒙陛下信重,臣自然不负陛下重望,只是关于封禅主礼官一事,陛下还是另择贤良的好。”

李恪闻言,不解地问道:“岑师这是何意?普天之下除了岑师,难道还有比岑师更加合适的人吗?”

岑文本回道:“臣这里确有一个更加合适的人选。”

岑文本是大唐宰相,又是帝师,德高望重,本就是封禅主礼官的最佳人选,但岑文本直接就给推辞了,这实在是出乎了李恪的意料。

李恪问道:“不知是何人?”

岑文本朝着一边的长孙冲瞥了一眼,笑道:“陛下莫不是忘了那人?”

“哦!原来如此。”李恪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