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吐蕃新君

庶子夺唐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吐蕃新君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吐蕃新君

吐蕃逻些城的这场疫病,来地既快,且猛,凡染病之人,纵是身强体壮的男儿也难以久撑,最多也是月内便亡。

弃宗弄赞虽是男儿之身,又久经行伍,弓马纯熟,但也没能支撑太久,尺尊公主病亡于染病的二十日后,弃宗弄赞不过比她多撑了三日,也很快就随后而去了。

弃宗弄赞是吐蕃雄主,少年时临危继位,而后非但迅速地制衡各方,平定战乱,还在短短数载间迁国都,除权臣,灭强邻,打下了一个大大的疆土,历数吐蕃开国以来各代君王,无一能与弃宗弄赞相较的。

弃宗弄赞亡故,吐蕃举国皆哀,但哀故哀矣,但对新任赞普贡日贡赞而言,最先要做好的还是抚内安外之事,贡日贡赞登位,最先做的就是三件事。

第一,厚赐前朝功臣禄东赞,重赏金银美酒,稳住了朝中的局势;

第二,增兵星宿川,盯住裴行俭的精锐边军,防止唐军乘机叩边;

第三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就在贡日贡赞继赞普之位的当日,立即遣使节前往长安,通报禄弃宗弄赞病故,贡日贡赞继位之事,以求得李恪的册封,帮助吐蕃在这段赞普之位交替期间稳稳过渡。

贡日贡赞的所为倒也谈不上多高明,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确实可以帮助吐蕃度过难关,只要贡日贡赞稳住吐蕃内外的局势,同时得到唐廷的册封,得到唐皇李恪对他这个吐蕃赞普的认可,他的赞普之位就算是彻底坐稳了。

大唐视吐蕃为敌,在吐蕃朝中内外布下了许多眼线,就在弃宗弄赞病故,贡日贡赞继位的第一时间,这个消息就自吐蕃送往了长安,与此同时,贡日贡赞为了尽早得到李恪名义上的册封,也无意隐瞒此事,也在第一时间送去了消息,所以几乎是同一日,两拨人马把消息送到了李恪的手中。

如今高句丽已灭,旧怨已报,西突厥将死未死,难成气候,吐蕃已经成了李恪心中的下一个敌人,故而对于吐蕃国中的如此巨变,李恪也没有丝毫的大意,当即传召三省宰相进宫觐见,还把刚刚回京赐假准休的李绩和苏定方也给带上了。

“吐蕃赞普弃宗弄赞新亡,贡日贡赞遣使进京,请求朕册封其为吐蕃赞普,你们以为该当如何?”紫宸殿中,待众人坐定,李恪当先开口问道。

吐蕃遣使求封,这是国事,本不干军务,但李恪却偏偏传来了李绩和苏定方两人,李恪的心思是什么,也不难猜测了。

再加上李恪本就和吐蕃不和,早欲取之,几位宰相心里也都清楚,李恪所问的问题看似是国务,但总结起来就是几个字,这吐蕃是现在打,还是以后打。

岑文本既为宰相,又是帝师,对李恪的性子再熟悉不过了,也知道李恪的意思,知道李恪是动了趁机西征的念头了。

岑文本当先开口道:“启禀陛下,弃宗弄赞乃吐蕃赞普,在吐蕃国中威望极高,最得吐蕃百姓爱戴,如今弃宗弄赞病故,正是吐蕃举国皆哀的时候,所谓哀兵不可攻,眼下还是以和为宜。”

岑文本是众臣之首,他最先出列表态,也是为今日的朝议定了一个基调,那就是若非必要,不可擅动刀兵,西征之战还当留待日后。

岑文本所言是他自己的意思,但又何尝不是满朝文武的意思,唐军东征大军方才班师不久,人马疲弊,辽东也还没有彻底安定,偶有动乱,抛开吐蕃不谈,就只以大唐现在的情况而言,眼下确实不是西征的最好时机。

吐蕃国中,李恪一直视弃宗弄赞和禄东赞两人为自己最大的对手,如此弃宗弄赞已死,禄东赞又不得新君信任,李恪一得到这个消息,难免有些想要乘乱而入的冲动,但经过短暂的权衡,还有岑文本的一番话后,李恪已经冷静了下来。

虽然现在弃宗弄赞已死,禄东赞失去了新君的信任,大唐对吐蕃的外部环境已经改好,但自身的情况却还没有彻底准备好。

吐蕃不是高句丽,要破吐蕃绝非一年半载之事,现在国中西征的粮草还未准备充足,将士也还未刮练完成,确实不是西征的合适时机。

李恪道:“岑相说的是,吐蕃虽然曾失礼于我朝,其罪当诛,但君子不伐丧,眼下确实不是讨伐问罪的时候。”

李恪通晓军事,他所谓的君子不伐丧,不过是不想在眼下吐蕃举国皆哀时动兵,把整个吐蕃上下逼到一块,让他们拧成一股绳罢了,反倒帮了贡日贡赞的忙。

舍轻就重,避缓从急,这些内外纵横之道没有人比王玄策更加精通了,王玄策听着李恪的话,短暂的思量后,便出列道:“启禀陛下,臣以为问罪吐蕃之事不在于一朝一夕,还当从长计议,眼下不止不当问罪,还当从其意册封贡日贡赞赞普之位,以安其心。”

王玄策和李恪相交多年,他的话自然是顺着李恪的心意的,王玄策之言一出,不过片刻,李恪就明白了王玄策的用意。

李恪很清楚现在的吐蕃,现在的吐蕃内忧外患,如果李恪在此时发难,吐蕃国内便会被迫联合,放下芥蒂一致对外,任谁都难以轻取,但如果一旦外界的这种压力消失了,不必李恪动手,他们自己就会内斗地一塌糊涂。

李恪问道:“玄策的意思是?”

王玄策道:“贡日贡赞和禄东赞不和也不是一两日了,陛下可承认贡日贡赞的赞普之位,甚至可以加封其为君王,以使其坐稳赞普之位,然后再为吐蕃的君臣之争再添一把火,到时不必陛下动手,吐蕃自乱。”

李恪想了想,问道:“玄策是想自高原内部瓦解吐蕃?”

王玄策道:“吐蕃占据高原之利,欲强攻不易,陛下要想破之,需先自其国内瓦解其力。”

李恪闻言,思虑了片刻,笑道:“玄策所言在理,既如此,那朕也不惜这一时得失了,传令给裴行俭,他在星宿川也待了也有些日子,着他回师修整吧,不必再压着吐蕃人惴惴不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