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捷报进京

庶子夺唐 第一百一十五章 捷报进京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一百一十五章 捷报进京

当刘仁轨攻破了金城后,金城外统兵的金春秋也随即请降,这不止意味着金城已破,也意味着新罗国亡了,新罗终于也继百济和高句丽之后亡国。

随着新罗亡国,半岛三韩已经被尽数诛灭,三韩战场的战火渐渐平息,大唐的东征之战也宣告大捷。

龙朔二年,入秋,八月初。

历时近一月,新罗覆灭,唐军兵定三韩的加急战报终于自辽东战场传回了长安,传到了李恪的手中。

大明宫,紫宸殿中,李恪手中拿着自辽东送来的战报,脸上笑意渐重。

“三郎自打手中拿了自辽东送来的战报,就面带笑意,可是又有捷报传来了?“在李恪的身旁,皇后武媚娘看着李恪的举动,对李恪问道。

李恪扬了扬手中的捷报,递到了武媚娘的手中道:“媚娘说的不错,正是辽东来的战报,刘仁轨大军在新罗大捷,攻破金城,生擒新罗王金胜曼,逼降金春秋,新罗已为我大唐国土。“

武媚娘闻言,看了眼李恪递过来的战报,随即行礼贺道:“我大唐将士东征大捷,继百济和高句丽后又定新罗,彻底平定三韩,终于一尝三郎夙愿,媚娘为三郎贺。“

作为李恪的枕边人,大唐的正宫皇后,李恪对东征之战的结果有多介意,没有任何人比武媚娘更加清楚,这不止是因为高句丽此前对李恪帝威的轻视,更是因为那道郁结在李恪心中的结。

李恪的外祖父,前隋炀帝,李恪的生父,先皇李世民,都曾在辽东铩羽而归,多有抱憾,而现在唐军终于灭了三韩,李恪不止是报了国仇,也是雪了家恨,李恪对于自己极为尊重的李世民也有了交代了。

李恪笑道:“媚娘说的不错,但也不完全,我之所以如此欣喜,不止是因为东征大胜,而且是因为替我大唐博了这最后一胜的人是钦陵,钦陵在金城统兵,便是彻底心向了我大唐,从此我大唐又得一帅才。“

对于李恪而言,东征一战的胜利不过是早晚的事情,李恪在意的是以后,担忧的是那个横亘在大唐之西的高原雄狮-吐蕃,而随着钦陵为大唐而战,钦陵自此为唐将。吐蕃失其长城,而大唐又得一利剑,此消彼长间,李恪对将来的西征又多了几分把握。

更何况这一战李恪得到的还不止是一个钦陵,还有黑齿常之,如此一来,大唐军中将领,年长一辈的有李绩、苏定方,壮年一辈的有裴行俭、薛仁贵,年轻一辈的有钦陵、黑齿常之和王方翼等,大唐至少在未来五十年内不会短了名将,李恪也有足够的信心去实施他的计划了。

李恪对于钦陵看重,武媚娘一向都是知道的,她听着李恪的话,笑道:“钦陵这头幼虎被三郎磨训了数载,如今辽东一战,总算是归笼了。不过这钦陵小子身份毕竟特殊,若是此事只有三郎一人欣喜未免可惜了些。“

李恪不难猜到武媚娘的意思,问道:“媚娘说的是吐蕃那边?“

武媚娘道:“钦陵是禄东赞之子,而禄东赞又是深得弃宗弄赞重用的吐蕃大相,一直被三郎视作心腹之患,若是能借此挑拨吐蕃君臣失和,岂不是美事?“

李恪道:“钦陵是禄东赞之子,钦陵为我大唐出战,破了金城,这消息一旦传到吐蕃,弃宗弄赞势必动怒,君臣生隙已是必然了吧。”

武媚娘道:“如此确可叫吐蕃君相不和,但这还不够,如此好的机会,若只是挑起不和,而不能伤筋动骨,未免太可惜了。”

李恪闻言,顿时来了兴致,对武媚娘道:“仔细说来听听。“

武媚娘道:“弃宗弄赞不是一直想娶宗室女,但三郎却不曾允准吗?三郎何不给钦陵赐婚,赐钦陵官爵,并嫁宗室女于钦陵。如此一来,弃宗弄赞一旦知晓了这个消息,势必大怒,到了那时吐蕃上下必然生乱。”

吐蕃赞普弃宗弄赞想娶大唐宗室女也不是一两日了,只不过一直都被李恪阻止,未能如意罢了。

对于未能迎娶大唐宗室女之事,弃宗弄赞一直耿耿于怀,本就不甚爽利,若是此番钦陵为大唐建功,再迎娶了宗室之女,做到了弃宗弄赞都不曾做到的事情,弃宗弄赞的脸面恐怕就难看地万分厉害了。

李恪一边听着武媚娘的话,一边面带笑意,道:“吐蕃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十数载间崛起高原,称雄一方,成为我大唐的心腹之敌,其所倚仗的无非就是弃宗弄赞和禄东赞君臣二人,若是借此机会离间他们君臣,吐蕃朝堂便算是伤筋动骨了。”

武媚娘问道:“如此说来三郎是同意媚娘的话了?”

李恪有些意动,又有些担忧道:“媚娘所言是个良策,但我只担心如此利用钦陵,会不会有些不妥,他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赐婚背后的意义的。”

武媚娘笑道:“三郎是担心钦陵因此和三郎生隙吗?但三郎又怎知迎娶宗室女就不是钦陵自己所想了呢?钦陵是吐蕃的随婚使,在我大唐并无半点根基,若是他能迎娶我大唐宗室女,对他也助益极大,他既然决定了做唐将,就该知道这些道理的。”

钦陵和李恪有师徒之名,钦陵也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但钦陵和李恪的师父名分却是名大过实,且不说钦陵和李恪走的并不亲近了,就是身为师父的教导之责,李恪都不曾真的尽过。

李恪点了点头道:“媚娘是皇后,也有管制宗室女之责,想必每日和宗室中的女子走的最近,也最是熟识,你可知有年纪相当,又适婚的宗室女可嫁于钦陵的?”

武媚娘不假思索地回道:“故河间郡王李孝恭孙女,谯国公李崇义长女,义安县主李澜年正十六,才是适婚的年纪,正可嫁钦陵。”

李恪想了想赞同道:“论起辈分来,李澜是我的堂侄女,而钦陵又是我的弟子,辈分正当,那就定了李澜。即刻下旨,赐义安县主李澜为乐陵郡主,下嫁钦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