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一百章 大军围城

庶子夺唐 第一百章 大军围城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一百章 大军围城

随着薛仁贵三箭破敌,击退了所夫孙部,来自泊灼城的三万援军也退军还城了,这也就意味着平壤城失去了最后一处外援,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在所夫孙败后,薛仁贵继续回师围城,时不时地攻城,平壤城开始逐渐陷入危机。

但平壤城城高池深,也是高句丽第一重镇,只凭一个安东都护府的兵马自然还不足以强攻下平壤,但薛仁贵的作用已经达到了。

唐军三路大军,奇正相辅,就在薛仁贵大军围城,封锁整个平壤的这段时间,南北两路大军尽数告捷,尤其是苏定方已经破了汉城,取了杨岳城和冬忽城,在五月末赶到了平壤城下,随苏定方而来的是两万余唐军精锐,还有三万余新罗军。

苏定方的速度极快,李绩的也不慢,李绩破了大行城和豆方娄的八万大军,一路南下,攻城拔寨,终于也在六月之初领军四万到了平壤城,至此除去分守各地的人马,大唐三路人马,十万精锐已经尽数汇集于平壤城下,将强取平壤。

龙朔二年,六月初,平壤城下。

自打年初,唐军三路攻高句丽至今,唐军攻城略地,不过短短数月,整个高句丽上下除了国都平壤外,俱已为唐所有,平壤已是一座孤城。

不过平壤城虽是孤城,再无外援,但平壤毕竟是高句丽的国都,尤其是在高句丽和大唐交恶后,渊盖苏文为了防备今日的最坏局面,就已经开始加筑高句丽城墙,并于城中囤积粮草,高句丽城中的粮草足够城中军民两载之需,守城更是足够了。

而且平壤城中的士卒虽只有两万,但城中百姓却还有三十余万之多,渊盖苏文在苏定方大军赶至后自知作战退敌无望,便在城中大肆征军,不过短短十余日,便就强征得大军十万余,以守城之用。

这十万余大军中多是被临时征诏而来的百姓,他们训练无素,若是出城和唐军精锐作战,自然是一碰就散,但在城中士卒的压迫之下拿来守城倒也可堪一用。

李绩是六月初到的平壤城,到了平壤城下后唐军便开始强攻,但平壤作为国都也不是大行城可以比拟的,唐军攻城数日,也死伤千余人,但却始终没有什么好的成效。

又是一日李绩亲自前往督战攻城回营,回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来了苏定方和薛仁贵,来帐中议事。

“想不到高句丽军守备如此严密,如今我军攻城已是五日,死伤不少,却还不得寸进。”李绩当先开口,对苏定方和薛仁贵道。

作为军中主将,不止是李绩,苏定方和薛仁贵都曾亲自前往城下督战,他们都很清楚眼下高句丽军守城的决心,想要攻下平壤绝非易事。

苏定方道:“高句丽人死守,想要取城不易,但现在已是夏末,眼看着就快要入秋了,再这么拖下去,一旦到了九月还不能破城,今岁便再难有机会了。”

平壤在北,气候冷地也早,一般在九月时便会开始降雪,一旦高句丽人守住了城,将战事拖进了九月,倒是城内外大雪,唐军难以适应如此严寒,就不得不如当年李世民那边无奈退兵,这等于又是给了高句丽人喘息的时间。

薛仁贵当即道:“绝不能将战事拖进入冬,此番陛下倾国东征,就是意在灭国,若是不能在今岁破城,此前我等所为便都会成空,又如何对得起陛下的信重。”

李绩听着薛仁贵的话,问道:“仁贵可有破敌之策?”

薛仁贵回道:“如若不成,便由末将亲自领辽东人马登城强攻,也许便可破城。”

薛仁贵骁勇,冠绝天下,薛仁贵麾下辽东儿郎也俱是精锐,若是由薛仁贵亲自登城强攻确实更多几分胜算,但这对李绩而言却不是法子。

薛仁贵是李恪亲卫出身的心腹爱将,李恪对他极是器重,而攻城又是极危险的事情,若是薛仁贵的性命丢在了平壤城下,这要他如何去跟李恪交代?

李绩当即否决道:“不可,你是军中主将,岂能行如此险事,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苏定方也道:“大帅说的是,主将登城确实于理不和,更何况眼下时候还早,咱们也不是没有时日的。”

李绩道:“定方说的是,我在今日攻城时也想到了一事,也是特地请了你们前来商议。”

苏定方道:“大帅但请吩咐。”

李绩道:“高句丽城高池深,欲强取固然不易,但自古万乘之国,多亡于宫墙之内,咱们想从外破其城固是难事,但要从里面破城,也未尝不可。”

李绩之言一出,苏定方就猜到了李绩的意思,苏定方问道:“大帅是想借助高句丽君臣失和之事做文章?”

李绩道:“不错,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和高藏王有杀兄之仇,而且架空高藏王多年,他们君臣间必定矛盾极多,若是能激化他们君臣矛盾,叫平壤城自内而乱,便是我们破城的良机。”

渊盖苏文虽然手握兵权,权倾朝野,但高藏王一脉毕竟掌高句丽王权数百年,无论在朝中、军中还是在民间都极有人望,哪怕是野心勃勃的渊盖苏文也只敢擅政,而不敢轻易地取而代之。

高藏虽无实权,但也不是没有根基的,如果真的能够彻底挑起他们的君臣之争,对于李绩而言就是绝佳的机会。

苏定方道:“大帅说的是,只不过如今我大唐刀斧临头,渊盖苏文和高藏都有性命之忧,在此时莫说他们必是勠力同心,难以挑拨了,就算是消息也未必能够送的进去。”

李绩道:“正是如此,所以我才请了你们前来商议,我欲撤兵二十里,屯兵于黄城暂守,先给他们喘息之计,而后再命人混入城中,行离间之计。”

渊盖苏文为了抵御唐军,把周边所有郡县的百姓都诏进了城中,强逼他们守城,这样的做法在唐军攻城时自然无碍,但唐军一旦退兵,城中百姓便难免流动,就是军中的物资也要采买,到时唐军想要安排人混进城中不是难事。

苏定方道:“左右也无他法,那便依大帅所言,先行退军,而后再伺机自内破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