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三十一章 女汗

庶子夺唐 第三十一章 女汗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三十一章 女汗

突厥女汗,李恪一听着许敬宗的话,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能做突厥女汗的必是汗室阿史那氏嫡脉之后,而阿史那嫡脉之女又能叫李恪的信任的除了阿史那云又还能有谁。

对于阿史那云,李恪自然是绝对信得过的,李恪对许敬宗的话顿时就来了兴致。

李恪问道:“你说的女子可是定襄公主阿史那云?”

许敬宗回道:“正是定襄公主。”

李恪看着许敬宗的模样,似乎还有未尽之意,显然这还不是全部,于是接着道:“延族(许敬宗表字)还有什么想法,说下去。”

李恪之前称呼许敬宗为许侍郎,带了几分疏远,现在唤了许敬宗的表字,显然是热络了许多,许敬宗的脸上顿时多了几分笑意,他知道自己翻身的机会来了。

许敬宗道:“陛下可先去定襄公主的公主封号,而后册其为突厥女汗,其时西突厥未定,册封突厥女汗的压力只在东突厥部众,而东突厥现在掌军的阿史那思摩和阿史那社尔又都是陛下旧部,再以陛下在漠北的威名,立女汗又岂是难事。”

许敬宗的话说的一点不错,如果是旁人要立突厥女汗兴许不能,但唯独李恪可以,如果只说在漠北的威名,李恪是要在李世民之上的。这不止是因为李恪继承了李世民天可汗的名号,更是因为李恪做的事情。

李恪少年时便出质漠北,而后又北征薛延陀,几乎是把整个漠北打穿了,薛延陀、突厥、回纥,现在漠北各部谁不看李恪的脸色,仰李恪的鼻息。

李恪要立女汗,漠北各部都巴不得突厥不从,如此便可从天可汗之命西进,名正言顺地灭了突厥,夺了水草丰美的金山。

李恪先是点了点头,有些赞同,但又接着问道:“册封阿云为突厥女汗确可保突厥部至少三十年不乱,那三十年后呢,可汗易主,突厥又在漠北坐大多年,到时草原只怕又要多事了。”

许敬宗听着李恪唤阿史那云为阿云,便知道李恪当年的心思还是在的,当年颉利可汗被俘进京之初,便盛传李恪中意阿史那云的消息,只不过彼时李恪为了争夺储位,暂息了这个念头,现在看来李恪对那位云公主还是恋恋不忘的。有了这个判断,许敬宗便敢说剩下来的话了。

许敬宗道:“册封女汗不过是第一步,臣还有第二步,册封女汗后陛下便可以两族联姻为由,迎娶突厥女汗为妃,如此一来,突厥女汗又是陛下的妃子,将来如果娘娘再为陛下诞下子嗣,陛下便可册封其为突厥新王,如此突厥人与唐人再无二异,漠北亦为我大唐封疆矣。”

李恪若是直接封汉人为官,管制突厥人,突厥人虽然明面上不敢反抗,但心里是必定是不服,西汉匈奴屡番降而复叛就是明证,在胡人地方置都督府或都护府也只能解一时之困,难保长久,而许敬宗的建议却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恪可先封颉利之女,出生正统阿史那汗室的阿史那云为突厥女汗,而后迎娶阿史那云,待他和阿史那云诞下子嗣,李恪便能名正言顺地册封阿史那云之子为亲王,继位突厥新王,但这个孩子却姓李,也是他李恪之后,大唐宗室。

突厥女汗和天可汗之子继位突厥新王,这不止对大唐有利,同样也是突厥人的荣耀,这样和平的过渡使得突厥人更容易接受。

妙啊,李恪听着许敬宗的话,不禁在心中赞叹了一声。不过李恪如此赞叹倒不全是因为许敬宗处理突厥问题的法子,更是因为如此一来李恪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迎娶阿史那云,更娶出了几分为国为民的味道。

阿史那云是李恪的女人,在李恪登基之初,李恪一直便想着要迎娶阿史那云的事情,只是阿史那云是大唐公主,又是李世民收下的义女,若是李恪贸然迎娶终归不是法子,但有了许敬宗这个路子,问题就彻底解决了,而且顺带还安定了漠北和西域,一举两得。

一瞬间,李恪看许敬宗顿时觉得舒服了许多,比起岑文本和马周他们,许敬宗算不得能臣,更算不得忠耿,参考唐史之上许敬宗的所作所为,纵说许敬宗是墙头草也不为过,但许敬宗确实也有他的长处,也能够发现并解决李恪的问题,甚至比李恪自己想的都多。

许敬宗看着李恪脸上的笑意,知道李恪对自己的奏对必是满意的,于是接着道:“此事若成,可整合东西突厥,汉化胡人,从此漠北安定,不复为我大唐边患,此举利在千秋,历数当时,纵观今古,此事唯陛下可以为之,可以成之。”

许敬宗所言确有些奉承的意思,但也是实情,自先秦以来,论中原朝廷对漠北的掌握力度,还从无超过此时的,以眼下大唐之强盛和李恪在漠北之威望,此事还真就只有李恪能做成。

此事一旦做成,李恪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半个漠北变成大唐的封疆,日后突厥的可汗就成了大唐的王爵之一,突厥百姓也就成了大唐子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北疆无外战就不再是天方夜谭。

听着许敬宗的话,李恪的心里如沐春风,历数青史之上,许敬宗固然不能称贤,但对用他的君王而言却能算得上是个能臣了。

许敬宗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毕竟许敬宗的不足之处只是短在了德行,他的能力是不缺的,有些事情让他来做,比安排给耿介之人还要更加妥当。

李恪突然开口,对许敬宗问道:“延族是武德年间就入朝的老臣了吧?”

许敬宗听着李恪的话,心中猛地一动,他知道李恪这么问意味着什么。

许敬宗回道:“陛下说是,臣是武德年末被先皇征辟入的天策府,为十八学士之一。”

李恪道:“延族也是朝中老臣了,想必做事是稳当的,自马周拜吏部尚书后尚书右丞便有出缺,非稳重老臣不可为之,过几日你边去尚书省拜职吧。”

尚书右丞,官正四品,虽不在相位,但却为仆射佐贰,协理六部,颇有权柄,比起他现在的礼部侍郎可是强了太多了。

而且尚书右丞也素有储相之称,只要许敬宗在尚书右丞的位置上做出成绩来,将来若是升迁,最差也是六部尚书或是九寺正卿了。

许敬宗闻言,当即下拜应道:“臣谢陛下擢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