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二十三章 翰林学士

庶子夺唐 第二十三章 翰林学士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二十三章 翰林学士

武媚娘的模样楚楚可怜,武媚娘口中的李恪也大有一朝登天,便忘却了糟糠之妻的负心郎的味道,就连李恪自己看着都觉着心有不忍,仿佛李恪若是真的彻底拒绝了武媚娘,便是薄情寡义之人了。

李恪对武媚娘颇为疼爱,所以武媚娘的这一招对李恪可谓是屡试不爽,以往武媚娘若和李恪有什么争执,只要这么一闹,李恪没有不退让的,只不过这一次武媚娘是低估李恪的决心了。

李恪这次这么做,是为了朝廷,为了江山,为了李璄,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武媚娘,他必须要把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所以李恪一定会坚持下去。

李恪缓缓揽过武媚娘,将武媚娘搂在怀中,对武媚娘柔声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莫要多想。”

李恪待武媚娘还是一如既往,武媚娘被李恪揽在怀中,轻抚着后背,便和往常一样,武媚娘起初还当是自己的反应有了作用,李恪不会再坚持此事,武媚娘正好可以借此更进一步,让李恪彻底接受此事。

但武媚娘显然是想错了,李恪疼惜她不假,却不会违背了自己的原则,李恪搂着武媚娘,接着道:“我是觉着现在璄儿年纪渐渐大了,也到了进学的关键时候,璄儿身为太子,千万不可出了岔子,我每日忙于朝政,未必总能看着他,璄儿这边还需你来多多看顾。”

李恪的话说着自是很有道理,毕竟前太子李承乾可就是一个长歪了的典型,李承乾年少时何等聪慧,但长成后却走了歪门邪道,以至于丢了原本唾手可得的皇位。

李恪是好意,但李恪的话到了武媚娘的耳中,可就是另外一个味道了,在武媚娘听来,李恪的这些所谓说辞都不过是掩饰,他的目的就是不愿自己接触朝政。

但武媚娘偏偏又不是寻常女人,她不接触朝政便不能渐渐掌权,武媚娘若是手中无权就会没有安全感,毕竟如果宫中的女子无权,他们最大的依仗就是娘家,但武家不是什么世家名门,武媚娘总不能把所有的指望都寄托在武元爽、武元庆这两个庸才身上吧。

不过武媚娘也知道轻重,李恪让着她是因为宠爱她,而不是畏惧她,行伍出身的李恪可不是任人拿捏的性子,如果武媚娘跟李恪硬争最后吃亏的一定是武媚娘。

武媚娘稍顿了顿,才对李恪道:“三郎不让我帮你处置朝务,那你自己一人如何忙得过来。你登基的年纪与父皇相仿,父皇就是因为凡事亲力亲为,常年累月的操劳累坏了身子,媚娘可不愿三郎也这样。”

武媚娘帮着李恪草拟奏折虽然有干政的嫌疑,但客观上确实也帮李恪节省了许多功夫,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没有武媚娘,李恪每日光是批阅奏折的时间就要延长至少一倍,确实要多费上许多心力。

不过李恪既然打定了主意不让武媚娘干政,自然也是早已想好了后招。

李恪道:“多谢媚娘的关心,此事媚娘大可放心,我已经有了打算。”

李恪之言入耳,武媚娘先是一愣,而后问道:“三郎的打算是什么?”

李恪回道:“我欲在日华门西,万春殿南置一处翰林院,取“文翰之林”意,引博学之士入馆,封翰林学士,用以每日垂询,如此我便不必每日太过辛劳了。”

武媚娘不解地问道:“翰林院?在东宫不是已经有弘文馆了吗?又何必再另置翰林院?”

李恪笑着回道:“弘文馆治文,修撰典籍、讲学授义,而翰林院治政,咨政议事,草拟奏疏诏制、协办政务,所工不同,自然须得另置。”

此前武媚娘对李恪口中的翰林院还不甚清楚,但现在武媚娘便明白了过来,李恪所说的翰林院是天子私人所置的机要之处,帮着李恪问政并草拟奏章,能做的事情比她之前更多,若是此事成了,的确会帮着李恪省力不少。

但武媚娘很聪明,对政治也有天生的敏感,她听李恪这么一说,便就觉出了其中的不妥之处。

武媚娘问道:“三郎这么做无异于是将手中帝王之权分于臣子,这些臣子毕竟是外人,三郎就不怕他们内外勾结,蒙蔽天听吗?”

武媚娘的言下之意,翰林学士分了帝王之权,不止会使皇权日轻,还会有翰林学士勾结宰相的可能,毕竟这些臣子都是外人,哪有武媚娘这个自家人靠谱,一心向着李恪。

李恪摆了摆手道:“如此媚娘可就说差了,草拟诏制分的是中书、门下之权,咨政议事分的尚书和六部之权,我设翰林院分的是相权,可不是皇权,也正是因为翰林院分了相权,所以他们越不可能和宰相勾结。”

李恪顿了顿,接着道:“而且翰林学士是我于宫中所设,不在宰相之下,直属皇帝,翰林学士只要我想裁撤,随时可以,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李恪口中的翰林院本就是八百年后明朝内阁的雏形,自有内阁后,再无“相”这一说,只有辅臣,内阁的出现从来都是为了替皇帝分忧,并打压相权,李恪自然不担心因此会使得宰相权重,相反地,反倒会使皇权更重。

之前武媚娘急着反驳李恪翰林院的想法,故而没有仔细想清楚,现在听着李恪的话,武媚娘已经明白了过来。

翰林学士集中书舍人、黄门侍郎、左右丞之能于一身,翰林院若是能愈发地成型,反倒是李恪节制宰相,控制朝堂的方式之一。

在武媚娘看来,翰林院的出现是取代自己的,而翰林院之说武媚娘此前从未听闻,那自然就是李恪自己想出来的法子了,能想出这样的法子绝不会是一两日的功夫,有此可见李恪为了叫自己疏远朝政也算是处心积虑了。

一时间武媚娘竟没有什么好的说辞再去说服李恪,毕竟皇后干政本就于理不和。而且武媚娘不会知道,李恪所说的翰林学士的雏形就是本来应该是她在二十年后设立,用以分宰相之权,干预朝政的北门学士。

就在武媚娘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席君买也到了殿外。

“陛下,秦太保他们已经奉诏到了,现在殿外等候。”席君买站在殿外,对李恪道。

武媚娘见状,知李恪还有要事商议,于是也识趣请辞,自己先回了立政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