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十四章 大明宫

庶子夺唐 第十四章 大明宫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十四章 大明宫

李恪之言一出,杨后和高阳也都知道李恪的意思了,工部尚书官正三品,将作大匠官从三品,俱是朝中大员,若只是寻常的修葺屋宇断不至于叫他们来此,只消交代将作监去办就成,李恪如此大张旗鼓,只怕是要营建新宫了。

杨妃对李恪问道:“恪儿这是何意?”

李恪回道:“太极宫地处低洼之地,湿气尤重,春秋尚且如此,一旦入夏便更加难捱了,儿要为母后营建新宫,叫母后住的舒坦些。”

长安城的设计是由前隋将作大匠宇文恺主持的,在规划长安城和太极宫时附会《周易》六爻之说,将太极宫设在了对应紫微星的北端,如此一来固然别有寓意,但却也忽视了北面地理上的劣势。

北面,尤其是百福殿所在的太极宫中段一带是整个长安城地势最低的地方,也就是最是潮湿的地方,一旦到了夏天便闷热难耐,对于畏湿的杨后来说绝对不妥。

杨后道:“这恐怕不成吧,你登基之初,正当效仿先皇,清明政事,与民休息,实在不宜再另建宫室了,免得叫人说出话来。你的孝心娘心领了,你还是着人将百福殿修葺一番也就是了。”

李恪在此时营建宫室确是有些不妥,不止是因为李恪登基之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先皇李世民一生勤俭,在位期间修过的新宫屈指可数,而李恪一继位便要建新宫,必定会引人口舌。

这一点李恪自然是知道的,李世民当初想修复洛阳的乾阳殿都被张玄素给劝止了,他若是一上位就建新宫,其中的压力不言自喻,但李恪自有应对的法子。

李恪道:“阿娘莫不是忘了龙首原上为祖父建的大明宫了吗?儿不建新宫,只是接着父皇的旧址接着建罢了。”

李恪口中的大明宫是贞观八年李世民下旨给太上皇李渊修建的以备清暑的新宫,为了彰显李世民的孝心,昭乎天下,大明宫营建的规模极大,直追太极宫,只可惜大明宫才修了个开头,李渊便病故了。

李渊故后,恰逢李世民忙着经略西域,李恪也正欲对薛延陀用兵,所以大明宫便一度停工了,拖到了现在。

杨后担忧地问道:“营建大明宫,只怕所耗甚巨吧,若是修了大明宫,难免劳民伤财啊。”

李恪笑了笑,走到了杨后的身后,一边亲自动手,轻轻地给杨后揉起了后肩,一边笑着回道:“阿娘放心便是,近两年来大唐风调雨顺,殷民阜财,修建一处宫殿还是不成问题的,更何况此番营建大明宫亦非尽是朝廷出资,东南地方也会多有捐贡的,不妨事。”

杨后闻言,好奇地问道:“修大明宫也就是方才才提起的事情,你怎知东南地方会有捐贡?”

李恪回道:“早在贞观八年,先皇初修大明宫时便有淮南豪绅来京中见儿臣,自请愿为大明宫捐财捐料,不过后来大明宫停工了,方才作罢,此番若是重修,他们必定还会自愿捐贡的。”

李恪口中的捐贡自然就是来自于东南盐行和漕运了,凡修建宫室所用之材,除了就地取于关中的,其他的大多取自荆扬二地,有了东南盐行和漕运的支持,不管是银钱方面还是物材转运方面都会为朝廷省下许多人力财力。

李恪和杨后正在说着,将作大匠阎立本、工部尚书阎立德已经奉诏到了百福宫。

当今天下,如果说有精于土木工匠之政的,只怕莫过于阎家兄弟了,阎家兄弟出身名门,自其祖父阎庆时祖孙三代便就都是朝中重臣,其父阎毗更是曾奉隋炀帝之命疏通漕运,营建临朔宫,极善工艺之道,也算是家学渊源了。

阎家传到了阎立德、阎立本手中,更是将此道大显,阎家兄弟不止是当世有数的丹青大家,更是先后出任将作监要职,掌将作监二十载,不止是宫殿楼宇,就连李渊的献陵和李世民的昭陵都是他们兄弟负责营建的,论技艺之精,天下少有能及者。

与此同时他们和大唐皇室亦是姻亲,李恪的四弟魏王李泰便是娶了阎立德之女阎婉,也是皇亲国戚。

不过现在阎家兄弟被李恪传召,却是吊着一颗心的,将作监给杨后修葺百福宫的事情他们是知道的,至于修成了什么样子他们也很清楚,在他们看来,李恪突然在百福宫中召见他们,多半是看了百福宫的模样后动了怒了。

魏王李泰是他们阎家的女婿,而李恪又一向和李泰不和,阎家兄弟自然也担心李恪因此对他们不满,拿此事迁罪于他们。

不过显然他们是多想了,李恪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对于阎家之才李恪同样看重,正欲重用。

“两位阎卿不必担忧,朕此番传你们入宫非是为了问修葺百福宫之责,修葺百福宫本就不是一两月之功,朕不会不通情理,因此见怪的。”待阎家兄弟见礼后,李恪看着两人稍显紧张的神色,对两人宽慰道。

两人闻言,稍稍松了口气,对李恪问道:“那不知陛下传我等来此是为何事?”

李恪道:“太极宫地势低洼,阴湿过重,而母后畏湿,长此下去恐怕不是办法,两位可有什么建议?”

阎立本闻言,当先回道:“不如就请太后居于翠微宫如何?翠微宫乃先皇去岁下旨营建,以为避暑之用,太后去住了正好。翠微宫一应石材木料俱已齐备,只要陛下一声令下便可择期动工,最快岁末年初便可完工。”

李恪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问阎立本不过是寻个由头而已,自然不会赞许翠微宫之说,李恪道:“翠微宫在青华山下,尚在长安城南近四十里,相距太极宫更远,若是母后居于翠微宫,日后朕如何每日问安,实在是不妥。”

阎立德是心思灵巧之人,他看着李恪的模样,显然是早有计较的,于是对李恪问道:“那不知陛下对新宫选址有什么要求?”

李恪不假思索地回道:“母后新宫之址最好是在城北,地势高些的地方,如此既得干爽,朕时去问安也方便。”

长安城北,相距太极宫最近的高地便是龙首原了,而在龙首原上正有一处停了工的大明宫,李恪所言只怕就差说出“大明宫”这个名字了,阎立德怎会不知。

阎立德闻音知雅,懂事地对李恪回问道:“那不知陛下以为大明宫如何,大明宫乃是先皇为高祖皇帝所建,就在龙首原之上,毗邻太极宫。”

阎立德之言入耳,李恪的脸上露出了笑意,李恪道:“阎尚书所言甚善,就依阎尚书所言,续建大明宫,正好也可调翠微宫的木材石料用于大明宫。”

听着李恪的话,阎立德顿了片刻,对李恪道:“续建大明宫倒是无碍,只是大明宫的规划远远大于翠微宫,超其数倍,只怕为翠微宫准备的东西远不足应付。”

李恪摆了摆手道:“这个无妨,你只管营建之事便是,这些东西朕会跟少府和户部商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