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五章 将欲春猎

庶子夺唐 第五章 将欲春猎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五章 将欲春猎

李世民的身子虚弱不堪,不宜多言,只宜静养,李恪向李世民问安后便和武媚娘一同出宫了。

走在出宫的路上,武媚娘想着方才在宫中的事情,看着李恪忧心忡忡的模样,突然开口对李恪道:“方才父皇御口指兄长为太常少卿,可会叫三郎在朝中难做,若是叫三郎难做了,媚娘回宫便叫兄长上表推了此事。”

长孙冲在礼部沉淀多年,而且颇多政绩,长孙冲升迁礼部尚书不能算是幸进,但武元庆就不同了,武元庆政绩平平,毫不起眼,最多也就是能保住本职而已,何谈越级擢拔,武元庆能为太常少卿,纯粹就因为是皇亲国戚的缘故。

这种提拔若是在李恪登基之后绝无不妥,但现在李恪还是太子,这么早就这么做只怕会引起朝中非议,武媚娘担心李恪因此不悦,故而有此一言。

不过武媚娘显然是猜错了李恪的意思了,李恪眉头紧锁与此事并无干系。

李恪道:“兄长乃是皇亲,大唐未来的国舅,虽恐不能如长孙无忌这般显贵,但为一寺正堂官又有何不妥,就是做了太常卿也不是不能。”

武媚娘道:“媚娘只是担心父皇这么做会叫三郎难以服众。”

李恪道:“勋贵之后,太子妻兄,本就该彰显其尊,我以为父皇做的极好,倒是和我所想不谋而合。”

武媚娘听着李恪的话,心中放松了不少,对李恪道:“如此便好,我只看三郎愁眉不展,担心是因此事忧心。”

李恪摇了摇头道:“我忧心的不是此事,是为父皇的身子。”

武媚娘闻言,对李恪安慰道:“父皇的身子说不定就要渐好了,否则也不会要三郎开春后安排围猎之事,三郎也不必太过担忧。”

李恪摇了摇头,对武媚娘道:“你不是行伍中人,不知道父皇的心思,但你岂不闻汉之马援马革裹尸之说?”

武媚娘听着李恪的话,先是一顿,而后想了想也就明白了李恪的意思。

汉伏波将军马援年迈,犹自请战,有好友相劝,劝留于国都洛阳休养,但却为马援言辞回绝,李世民想必是也有此意了。只不过李世民身为皇帝,自然不能出征,他所能做的只有围猎,以顾往昔。

武媚娘道:“三郎既知父皇之意,何不劝劝父皇,以父皇眼下的身体出猎恐怕不成吧。”

李世民染病畏寒,哪怕是开了春也当静养,可李世民却要出城围猎,就不怕熬地油尽灯枯吗?

武媚娘之意李恪清楚,但李恪却摇了摇头道:“父皇既这么说了,便是心意已决,谁劝都是无用。而且父皇之意我也清楚,我也不愿阻挠此事。”

李恪说着,突然回过头去,看着阳光下气势恢宏,却又显得万分肃穆的太极宫,心中如波涛般激荡。

“‘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伏波为将,尚有此志,父皇马上得国,又岂愿垂死病榻!”李恪双目微红,口中喃喃道。

李世民的身体状况李恪每日都会听太医禀告,李世民的身子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一日差过一日了。

李世民行伍出身,喜好围猎,这是李恪一向都知道的,但是现在,李世民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再能够支持他往昆明池围猎了,相信这一点李世民自己也清楚。

李恪知道,李世民这么做并非是来源于盲目的自信,而是他的倔强,马上皇帝独有的倔强。

李世民病入膏肓,只怕已经时日无多,在这种时候,李世民不愿躺在病榻之上待死,他就算要死也要死在他度过半生,建功立业的马背之上。

唯有如此,才不枉李世民一世盛名!

李世民所为叫李恪颇多感触,但李恪的话落在了武媚娘的耳中,武媚娘却想到了另外一层意思。

若李世民的目的真是如李恪所言,那这可就意味着李世民已经时日无多,到了快要油尽灯枯的时候了。而李世民故后,李恪便会成为大唐的新君,武媚娘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随着李恪的目光,武媚娘也回身看了过去,今日的太极宫宏伟依旧,一如武媚娘这十年来看到的一般模样,但就在十几日之后,也许这里就会迎来他全新的主人,大唐也会迎来他全新的主人。

一想到这些,武媚娘就本能地激动,甚至觉着有些兴奋,但武媚娘知道,现在不是表现这些的时候,哪怕是将来她被正式封后的那一日,她也不能有丝毫的表现。

武媚娘过了片刻,才对李恪问道:“三郎准备怎么办?”

李恪并未回答武媚娘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媚娘说的是何事?”

武媚娘回道:“父皇身子不佳,三郎固然担忧,但此事或已成定局,有些事情三郎还是当早些准备的。”

按理说李恪是太子,李世民若是有个什么不测,李恪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皇帝,但凡是都有个万一。

待过些时日,开春之后,李世民便会带李恪一众前往昆明池围猎,到时李恪必不在长安城中。若是李世民病故于长安城外,而李恪又不在京中,万一再生了诸如李元昌之乱的事情,也是祸事,为保万无一失,李恪自然还当早做准备。

李恪道:“你所言极是,此事还当早做准备。”

武媚娘问道:“那三郎可有什么打算?”

李恪思虑了片刻,回道:“我所忧之事一旦发生,最为紧要的无非就是三处,一位皇宫,二为长安城,三便是昆明池。皇宫之中有母后在,玄武门守将李君羡和我也相交甚善,当无大碍。昆明池那边有我亲自坐镇,到时不管统军的是张世贵还是程知节,我都压得住,到时唯一的隐患就是长安城。”

武媚娘也应道:“长安城人太多,势力太杂,想要确保万一确实不易。不过三郎倒也不必担忧此事,长安城各门守将中不乏三郎的人,只要三郎稳得住昆明池禁军,进得来长安,入得了皇宫,这天下就无人能威胁到三郎。”

李恪想了想,对武媚娘道:“你回宫之后找个机会把此事透给定方知晓,但切记不可声张。”

“三郎放心,媚娘晓得轻重。”武媚娘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