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五十四章 张亮

庶子夺唐 第五十四章 张亮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五十四章 张亮

此事如果是先起朝堂,想要查出消息来自然不难,但关于李恪和东宫的传闻都是闻起于民间,想要查出端倪甚至是摸出背后之人就很是不易了。

不过李恪对于常涂能否查出背后之人是谁本就不甚在意,因为李恪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有了此事,李世民和李恪都没了再登朱雀门的兴致,李世民着众人散去,便各自回府了。

“阿兄,阿兄。”李恪出了甘露殿,才到朱明门,正走在回东宫的路上,李愔一路小跑赶了上来。

李恪听到背后李愔的声音,停下了脚步,等着李愔赶来。

“阿兄走的好快,我险些就错过了。”李愔走到李恪的身边,扶着李恪的手臂,喘着气对李恪道。

李恪是大唐太子,大唐储君,哪怕同为皇子,旁人也是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扶着李恪的手臂的,这样子多少显得有些冒犯,不过唯独李愔不同。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李愔是李恪的嫡亲阿弟,自小就是李恪看着长大的,甚至是和李恪睡一张床长大的,一向和李恪最是亲近,他这样李恪不会觉着丝毫的不适,反倒显得亲昵。

李恪扶着李愔,拍了拍李愔的后背,笑道:“愔弟,你正是盛年,怎的才走这些路便喘不匀气了。难不成是为兄不在身边,你便缀了武艺不成,看来北地无战事,你这夏州都督歌舞升平,是当得太安逸了。”

李愔因为李恪从武的缘故,所以他少年时也同样习武,虽不比李恪,但也算是精于弓马,体力理当还是不错的,故而李恪有此一言。

李愔喘匀气,对李恪道:“阿兄说的轻巧,自甘露殿到此也有两里地了,我一路小跑着追来,我又不比阿兄行伍出身,哪里容易。”

李恪问道:“你急慌慌地寻我何事?”

李愔道:“方才我在殿中看阿兄似有所思,我担心阿兄,故来看看。”

李恪看着李愔一脸郑重的模样,拍了拍李愔的肩膀,感慨道:“去了夏州几载,当初那个只会跟在为兄身后玩闹的少年竟也会为兄分忧了。”

方才在甘露殿中李愔所言极是,李恪嫡子的谣传和李恪、武顺私通之事根本就是前后布下的圈套,这也让李恪对此事的背后之人有了猜测。

李愔道:“阿兄玩笑了,我不过担心阿兄,故而来多问一句,我看阿兄方才的模样有异,可是想到了幕后之人。”

李恪并未急着回他,而是带着些考较的意思,反问道:“你可能猜到是谁?”

李愔想了想,回道:“若是旁事,我会以为四兄的嫌疑最大,但阿兄嫡长之事颇为敏感,而且对阿兄储位也并无实质性的威胁,我以为四兄不会如此蠢笨,拿此事来做文章。”

拿李恪嫡子之事做文章,确实对李恪本身甚至是整个东宫都是一种威胁,但本质上却不会动摇李恪的储位,而李泰中意的就是李恪的储位,至于谁是李恪的嫡长,和李泰没有半分的关系,他更是毫不关心。

李恪点了点头道:“不错,四弟是聪明人,他不会做这等事情。”

李愔见李恪赞同自己的话,于是又接着道:“此事的背后会不会是关陇门阀,阿兄经略西北,又首开武举,对关陇门阀打击极大,而这些门阀子弟又最重嫡庶之说,自然也喜欢拿这些事情做文章。”

李愔所言有些道理,李恪动了关陇门阀中人的利益,他们自然对李恪也极为不满,嫡庶之争本就是他们族中相斗惯用的伎俩,这一次拿出来对付李恪也并非全无可能。

李恪道:“关陇门阀一向与为兄不和,他们和为兄作对,给为兄添乱倒也并非没有可能,这也是我的猜想之一,但我的心里却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更大的猜测。”

“不知是谁?”李愔问道。

李恪道:“父皇服丹于身子不利,前些日子,我因为父皇服丹之事曾经和人起过争执。”

李恪之言一出,李愔立刻便猜到了李恪所指何人,李愔道:“是程公颖?”

李恪点了点头道:“不错,我和程公颖曾起过争执,我当着父皇的面给他下过绊子,兴许他就是因此事而记恨我。”

李愔一拍腿,道:“阿兄乃是储君,若是对程公颖所为不满,大可遣人弹劾,实在不行由我代劳也可,阿兄何必与这等小人为难,免得伤了自身。”

李恪听着李愔的话,好奇地问道:“你这番话倒是稳重地很,只是你也知道程公颖?”

李愔道:“他是父皇延请的道士,弄地整个长安乌烟瘴气,我又怎会不知?我在夏州时便曾和刘傅论及此事,刘傅对此事也颇为愤懑。”

李愔口中的刘傅便是李恪专程给他选的梁王傅刘洎,刘洎有宰辅之能,以他的本事又怎会看不透此事。

李恪问道:“刘洎怎么说?”

李愔看着身边并无旁人,他又是绝对信得过李恪的,于是小声道:“刘傅的性子直了些,说父皇所为非圣君之象,有失以往英明。”

刘洎是外臣,他的话也是很多外臣的想法,李世民以往所为堪为千古圣君,但此次善信术士,服食丹药一事实在是辜负了往昔的圣明。

李恪叹了口气道:“刘洎所言虽直白了些,但也是实情,只是为兄身为储君,有些事情却实在不便开口,只能旁敲侧击而已,但纵是如此还是被小人给盯上了。”

李愔道:“那阿兄准备如何处置此事,未免阿兄和父皇失和,此事不宜阿兄亲自出面,可要我具表上奏,请父皇诛杀奸邪。”

李恪道:“我刚赞过你稳重,怎的又如此莽撞起来了,父皇患病,求长寿之道,眼下程公颖又得父皇信重,我尚且退避三舍,你就算上本奏他又有何用,只怕最后会伤及自身。”

李愔道:“那该如何,难不成他如此诋毁阿兄,此事就此作罢不成。”

李恪道:“自然不会,他眼下得父皇信重,轻易动不得他,要动他,先要使他失了父皇的宠信才行。”

李愔看着李恪成竹在胸的模样,知道李恪已经有了算计,于是问道:“阿兄可是有了法子。”

李恪并未直接回李愔的话,而是先问道:“你几时回夏州?”

李愔不知李恪何意,但还是如实回道:“后日便回。”

李恪道:“你回夏州后帮我做件事情。”

李愔一口应道:“阿兄只管吩咐,小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恪笑道:“若当真是赴汤蹈火,为兄怎会让你去,为兄是让你在夏州查一个人。”

“谁?”李愔不解地问道。

李恪道:“刑部尚书,前夏州都督张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