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十章 御驾亲征

庶子夺唐 第十章 御驾亲征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十章 御驾亲征

就事论事而言,如果真的要究前隋辽东之败的话,一非将之罪,二非兵之过,最大的原因就出在杨广这个皇帝的身上。

杨广犯的错误很明显,但也很致命,无非也就是两处,其一:辽东区区边陲小国,竟动百万之师征伐,算上配合的民夫更超四百万,大军调动前后联营绵延一千余里,虽创前古未有之绩,但也给粮草供给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其二,以外行管内行,隋军阵中来护儿、周法尚、于仲文俱为名将,但隋炀帝却下令众将不得擅断,一应调兵之举均需杨广亲自过批,以致延误战机,生生拖到了断粮,惨败辽东。

李靖和李世民的话都一语中的,看出了隋炀帝之败的根本所在,但李世民接下来说的却如平地惊雷,炸开了整个朝堂。

若只以统帅之才而论,李世民绝对堪称当世名帅,用兵之能可比肩李靖,平一个高句丽自然不在话下,但李世民不是将,是君,区区一个高句丽哪有叫李世民御驾亲征的必要。

皇帝御驾亲征,其中的风险不言自喻,一时间众臣的注意力已经不在东征与否上面了,而是李世民御驾亲征一事。

李世民出身行伍,年轻时大唐统一天下,李世民也是率军四处征伐,鲜尝败绩,但那时李世民年轻,而且还不是皇帝,自然可以,但现在李世民居天下之重,又岂能冒此等风险,哪怕面对的是区区一个高句丽,但沙场无情,瞬息万变,谁都没个准数的。

李世民之言才出,杜如晦当先劝道:“辽东狂肆,或可一征,但是陛下御驾亲征之事万万不可,陛下身肩天下之重,岂能轻置于险地,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国不可一日无君,望陛下收回成命。”

有了杜如晦开头,朝中群臣也纷纷出列? 一时间朝中拜倒了一片? 俱是劝阻李世民不可御驾亲征的。

李世民看着拜在殿下的群臣,道:“区区一个高句丽,何至于是险地?”

杜如晦道:“沙场之中? 流矢无眼,哪有什么万无一失的? 正所谓君子尚不立危墙,况乎我大唐天子,天下不可无君? 万事还需陛下定夺? 陛下岂能不镇京中。”

其实对于此次御驾亲征之事? 李世民是早有打算的? 可不是临时兴起,一时决断的。

自打武德九年? 李世民登基为帝后,他便不曾再亲临战阵。但李世民终究是行伍出身,马上皇帝,看着大唐外战连捷,时常也梦回沙场,心中也难免发痒,想要一试往昔的风采。

今年的李世民已经年近五旬,近来身子骨觉着越发地不比从前,若是此次他不能御驾亲征,只怕以后也再无机会了,此番高句丽作乱,也和了李世民的心意。

而且李世民昔年马上平天下,常冲杀于战阵,又怎会不知沙场之险,他以往不敢御驾亲征是因为太子还不成熟,还不能独当大任。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太子李恪已经成熟,无论军务还是朝务都可处置得当,朝中百官也无可指摘,就算李世民即刻传位,李世民也相信李恪能够应付地来,这就给了李世民御驾亲征的底气。

李世民道:“这有何妨,就算朕不在长安,还有太子监国,此次朕亲征高句丽,正可给太子一个历练的机会,有何不妥。”

李世民说出了这般话来,如果群臣再反驳此事,就不止是阻挠李世民了,也是对太子李恪的质疑。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李恪也需得站出来说话了,要么是顺着李世民的话,支持李世民东征,自己在东宫显德殿监国,要么就是和群臣站在一起,和李世民作对,力劝李世民息了御驾亲征之念。

支持御驾亲征,固然是顺着李世民说话,但万一李世民真的有什么不测,李恪又该如何自处,而若是顺着群臣说话,李世民便会不悦,实在也叫李恪为难。

两相为难之下,李恪思虑了片刻,而后才出列道:“启禀父皇,儿臣有事禀奏。”

李恪一出列,众人都纷纷看向了李恪,李世民也看着李恪,道:“有何事,太子但说无妨。”

李恪俯身道:“父皇御驾亲征,乃是圣意,儿臣不敢阻挠。”

李恪之言才出口,李世民只当李恪也赞同此事,脸上也慢慢地露出了笑意,与此同时地,群臣的脸上则多了几分担忧。

但李恪的话显然还没有说完,就在李恪第一句话出口后,紧接着又道:“但俗语有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皇挂帅,儿臣岂能安坐后方,儿臣自问也算识兵,愿为父皇先锋,请军三万,为父皇开山断水,誓破高句丽。”

李恪所言听着是没有劝阻李世民的意思,但实际上就是在力阻此事,皇帝出征,若是太子再为先锋,那国中还有谁人能够坐镇,这不是乱了套了吗。

殿中群臣一会儿看了看李恪,又看了看李世民,其中的意思也无非就是在告诉李世民:看见了吧,被陛下你这么一撺掇,太子也技痒,想要出征了,这可怎么收场。

“胡闹!”

李世民闻言,呵斥了李恪一声,而后道:“天子出征,你身为国储便该坐镇国中,已安天下,岂能为先锋官,阵前冲杀。”

李世民显然是动怒了,但这一次当着李世民的面,李恪还是坚持道:“若不能为先锋为父皇披荆斩棘,冲杀阵前,儿臣便请为中军统帅,为父皇挡箭遮枪,总好过在京中为父皇担心来得好。”

听着李恪的话,原本李世民的几分怒意也瞬间消散了。李恪劝阻李世民的立足点和旁人都不同,阿爹出征在外,李恪是身为人子,担心阿爹的安危,想要与阿爹同去,为阿爹挡下风险。这乃是至孝之举,李世民心疼还来不及,又怎会再迁怒于李恪。

李世民的声音缓和了许多,对李恪道:“为父也不是第一次统兵了,你不必担忧,你只管在京中监国便是。”

李世民话音才落尉迟恭也出列附和道:“太子但请宽心,当年虎牢关前,末将随陛下之后,以三千精骑破王世充十万之众,尚且无人能伤得陛下分毫,如今陛下东征,末将跟随左右,也必保陛下无恙。”

尉迟恭的话瞬间也给了李世民底气,李世民仿佛回到了当年虎牢关下豪迈冲突的时候,李世民道:“此事就此定夺,众卿不必再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