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六十四章 武举

庶子夺唐 第六十四章 武举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六十四章 武举

有些东西,对李恪而言没有太大的助益,但其中巨大的诱惑却是李恪无法拒绝,也不能拒绝的,比如推杨妃为皇后便是其中之一。

李恪已是嫡子,更被立为太子,地位渐已稳固,杨妃封后与否,于李恪本身而言并无太大的助益,但对于杨妃却不同。

皇后与贵妃,一为妻,一为妾,皇后是可于史书立传的,但贵妃却不可,甚至贵妃在百年后连谥号都不会有,两者间可谓天壤之别。

虽然说李恪为太子,将来继位为帝,可加杨妃为太后,但太后不是能够母仪天下的皇后,相较起来终究还是矮了一头。

后宫女子,没有不想为后的,更何况是已经做了十多年的贵妃,却始终跨不过这一步鸿沟的杨妃,杨妃虽然不会对李恪提及此事,但杨妃的期盼李恪又怎会不知。

杨妃是李恪生母,李恪纯孝,若是能有法子把杨妃推上皇后之位,李恪绝对是不遗余力,不惜代价的,不必说,长孙无忌的话说进了李恪的心里,李恪没有拒绝的必要和可能,李恪当即便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

李恪和长孙无忌宾主尽兴后,李恪便回了东宫。当李恪回到东宫后天色已晚,但太子妃武媚娘却还在光天殿中等着李恪。

“天色已晚,媚娘还怀着身孕,该早些歇息的。”李恪看着武媚娘还在光天殿中等候,不免心疼地武媚娘道。

武媚娘笑着回道:“三郎去见长孙无忌,可是我们东宫的大事,媚娘自然要在此等候三郎。”

武媚娘说完,又走到李恪的跟前,对李恪问道:“今日三郎去见长孙无忌可有所获?”

李恪在床边坐下,顺手将武媚娘抱在怀中,放在自己的膝上坐下,回道:“也算是有所得吧,长孙无忌这只老狐狸想和咱们言和,以出面助母妃登上后位为代价,要保长孙家在此次门阀倾轧中不衰,长孙家能得全身而退。”

长孙无忌此次宴请李恪的目的武媚娘多少是能够猜到一些的,长孙家世代行伍,和关陇门阀各家纠葛太深,此番李世民和李恪有意对关陇门阀动手,而且持续便是多年,长孙家难免会被殃及,他想要和李恪冰释前嫌,以求自保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武媚娘知道长孙无忌想和东宫和解,可却一直不知长孙无忌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但听了李恪的话后武媚娘终于明白了过来。

不必多说,这样的条件,为人子的李恪是不可能拒绝的,李恪自然是应了下来,而且相对旁人,长孙无忌确实是力主此事的最佳人选,因为他是先皇后的兄长,血脉至亲。

“长孙无忌倒是聪明,朝中局势不过稍有苗头,他便觉察了出来。”武媚娘对李恪道。

李恪笑道:“他是聪明人,朝廷打压关陇门阀是大势所趋,谁都不可阻挡,长孙无忌也是一样。而且他是父皇心腹,越是如此,他越是清楚父皇的决心,他不改旗易帜才是怪事。”

李恪英果,杀伐果决,和李世民相类,不是容易为人所掌控的,今日如果太子是性情软懦可欺的李治,长孙无忌仗着自己的辈分和权势,兴许还敢硬着头皮一试,可面对行伍出身的李恪,长孙无忌甚至没有半点这样的念头。

其实唐史之上的长孙无忌也是如此,他一力反对李恪为储,而力主立晋王李治,便是因为李治的性情更易掌握,但他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个绝无仅有,女主临朝的武媚娘,也就成了长孙家和关陇军事门阀的灭顶之灾,甚至自己都在流放途中丢了性命。

武媚娘坐在李恪的膝上,看着李恪,对李恪问道:“那三郎的意思是什么?”

李恪回道:“今日我听长孙无忌之意,已渐有半隐之意,而子敬是长孙家嫡长,将来待长孙无忌退后,子敬也会是长孙家的家主。若是日后子敬做主长孙家,长孙家倒也并非非动不可,反倒可以任用,用地好了甚至可为关陇门阀表率。”

如果长孙家做主的是长孙无忌或者旁人,李恪自然信不过,而且不止是李恪,长孙无忌同样信不过李恪,他们两者间本该是绝无和谈的可能的,但长孙冲的出现却提供了这样的契机。长孙冲是未来的长孙家主,同时又是李恪门下,李恪的心腹,自然就能叫双方信任。

李恪的用意武媚娘也清楚,毕竟长孙家不比寻常门阀,长孙家的根基不止在地方,在禁军和朝廷中同样盘根错节,要动长孙家动静实在太大了些,没有必要的理由李恪不想动长孙家。

武媚娘问道:“那三郎可想好了对付关陇门阀的法子?”

今日长孙无忌虽然放出了一个求和的信号,这些事情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李恪能有打压关陇门阀的法子,只是目前看来,李恪虽然没有落入下风,但也只是自保,未曾有过太大的动静。

要知道长孙无忌可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若是李恪不能拿出叫长孙无忌信服的法子,恐怕长孙无忌未必会买账,先推杨妃为后。而只要长孙无忌不公开向朝廷靠拢,他就还有回身的余地,他可不曾将自己的退路堵死。

李恪道:“我在回京的路上便已仔细思量过了,其实关陇门阀和山东世家并无太多不同,只不过山东世家以教掌文,而关陇借势掌武罢了,只要断了关陇门阀在府军官制中的超然地位,削弱门阀中人对府军的掌握,一切便都不是问题。”

关陇门阀之所以叫李世民和李恪忌惮,就是因为关陇门阀在关西根基太深,尤其是府军之中更是如此,只要断了他们在府军中的根基,关陇门阀也就不值得如此忌惮了。

武媚娘问道:“对付山东世家,有科举一法,可擢拔寒门庶族子弟,关陇门阀又该如何?”

李恪笑道:“既然文臣可以科举,那为什么武臣不能科举,本宫要做的就是武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