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五十五章 嫡子争议

庶子夺唐 第五十五章 嫡子争议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五十五章 嫡子争议

韦挺自内侍手中接过密信后脸色突变,众人都知道韦挺手中的密信的内容绝不简单,但韦挺的反应显然却比群臣原本所想的还要更加激烈。

韦挺手中拿着密信,短暂的惊愕之后,身为御史台首官,朝中巨擘,御史大夫韦挺竟突然伏身在地,对李世民拜道:“陛下息怒,此事绝非臣指示,臣对此信毫不知情,还望陛下明察。”

身为御史大夫,本当禀笔直谏,但一封自御史台发来的密信却把韦挺吓成了这般模样,这信中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也叫朝中百官越发地好奇了。

片刻后,有吏部尚书高士廉先行出列,对李世民问道:“陛下息怒,不知是何事竟至于此?”

李世民重重地“哼”了一声,对韦挺道:“这匿名信是自你们御史台发来的,便由你来说吧。”

韦挺忙再次辩解道:“此信虽是自御史台发出,但却与臣毫无关系,臣此前绝不知情。”

李世民闻言,有些不耐烦道:“朕也不曾说过这密信是你指使,只是让你转述,你起来说话便是。”

“诺。”韦挺得令,这才站起了身子。

韦挺起身后,对高士廉,也是对朝中众人道:“接御史台匿名信弹劾,太子本非长孙皇后亲出,乃贵妃所生,自古以来,罕有非皇后所出立为储君的,太子立嫡立储,实在不妥。“

韦挺说着,声音越发地有些小了,顿了顿,悻悻地抬头看了眼李世民,才又接着道:“更何况贵妃乃前隋公主,太子身上亦有前朝血脉,此番太子私开武威仓,勾结朝廷边帅,收买民心,必是意欲谋反,此信请陛下废黜东宫,重立嫡子。”

韦挺之言一出,满朝哗然,凡朝中百官弹劾李恪的,都是死抓住李恪私开武威仓之事,可这封密信倒是“别出心裁”,最先抓住的竟然是李恪的出身,李恪乃贵妃杨氏所出,非是长孙皇后亲生,李恪的嫡子身份是长孙皇后临终前给的,与李泰、李治不同。

听着韦挺的转述,朝中那些原本准备弹劾李恪的大臣已经在心里骂了开来,只差当头痛喝一声“蠢货”了。

要弹劾李恪私开武威仓便弹劾就是了,好端端地扯李恪的出身和血脉作甚,李恪生母是前隋公主不假,但李恪是大唐皇子,宗正寺明文立册的李世民亲子,开国高祖皇帝之孙,李恪姓李,而不姓杨!

因为身在大唐,李恪所以是皇子,是亲王,能被立为太子,继承国祚,若是在前隋,李恪的位置只怕连故平阳长公主之子柴令武都不如,连个国公都混不上,难不成李恪放着太子的荣华富贵不要,还能蠢到起兵反唐,复辟前隋,给人叩头不成?

还有,李恪的嫡子身份是长孙皇后临终前给的,也是长孙皇后的遗命,这封密信竟然拿此事做文章,不止是开罪了李恪,更是对长孙皇后的轻蔑,同时也惹恼了李世民,也难怪李世民看了此信后雷霆大怒了。

待韦挺说完,李世民竟罕见地突然站了起来,看着殿中的群臣,冷冷地问道:“在你们眼中,还有朕这个皇帝吗?还有恪儿这个储君吗?”

李世民虽为帝王,但却待人宽和,尤其对臣子更是优渥,但这不代表李世民没有脾气,相反地,李世民出身行伍,马上皇帝,杀伐无数,他的脾气比谁都大,只是以往能够节制罢了,但今日之事却是着实触及了李世民的底线了。

“臣等不敢!”李世民之言一出,朝中群臣纷纷俯身拜道。

李世民看着众人,气得双手微微发抖,缓缓道:“你们不敢,你们的胆子大了去了,太子身为皇子,幼年时为保全国中百姓,便为国出质,在北疆受尽苦寒,可换来的是什么?就是如此的羞辱吗?我看今日要谋反的不是太子,而是朝中的有些奸邪小人。”

李世民诸子,哪怕是整个宗室,论于国于民之功,无出李恪之右者,故而李恪不止为李世民宠爱,更为百姓爱戴,这封密信所言,可以说是对李恪,甚至对整个大唐宗室的污蔑了。

在李世民的眼中,李恪是他最懂事,最优秀,也最骄傲的爱子,岂能容得旁人如此污蔑,又岂能忍心李恪受如此委屈。

被李世民这么一顿怒喝,原本那些卯着劲,想要弹劾李恪的朝中众人顿时没了声音,但李世民看着殿中鸦雀无声的样子,自己心中的怒火却还没有消去。

李世民环视了朝中众人一圈,接着道:“国语云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太子乃我大唐国储,便是我大唐未来的国君,岂能容人亵渎,你等又如何还能在此安坐。”

李世民的话,一字一锤,敲击着朝中百官的心,毕竟朝中反对李恪的官员本就不在多数,故而对众臣还是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之用。

一时间惊慌者有之,心虚者有之,羞愧者亦有之,百官神色不一,心中感触也不尽相同。

过了会儿,看着李世民的情绪渐渐地平复了下来,长孙无忌终于适时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信所言包藏祸心,实在荒谬,断不可取。至于太子私开武威仓之事,其中缘由太多,亦别有内情。臣以为此事也不急于一时,还是等太子还京后再做计较。”

长孙无忌的话确实是偏向了李世民和李恪,但同时也给了关陇门阀中人一个下来的台阶。

事已至此,今日再想将此事道出个结果已不可能了,眼下此事就此打住既可叫李世民息怒,也使得关陇系的官员落得体面,也算是个折中的法子。

有长孙无忌之言,原本今日气势汹汹,想着要对李恪发难的关陇系官员顿时也都没了声音,关陇系官员谁都没有魏征那般的分量和胆气,李世民的怒火还未彻底消去,现在谁再出头无异于自寻死路,不止惹恼了李世民,同时也开罪了想息事宁人的长孙无忌,得不偿失。

李恪未至长安,东宫属官也准备地未必周全,其实今日本就是关陇门阀发难的最佳时机,今日这一波重拳若不能奏效,来日再想打伤李恪更是难上加难,但今日已然如此,关陇门阀也别无选择了,毕竟家族颜面,他们还是要顾全的。

“臣等附议。”长孙无忌之言一落,殿中众人纷纷附和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