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十六章 东宫将废

庶子夺唐 第十六章 东宫将废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十六章 东宫将废

时近盛夏,西征历时近三月的侯君集终于凯旋回京,大军凯旋,这本是朝中盛事,但李世民却丝毫高兴不起来,脸色也难看地很。

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因为发生在今日,太子李承乾临街射杀太子家令权万纪之事,事到如今,此事已经被彻底做死,太子李承乾绝没有在此事之上翻盘的可能了。

权万纪是在史书上原不过只一个一笔带过的小人物,在名臣如云的贞观盛世根本算不得什么,他但却万万没想到,因为李恪的缘故,他竟成了煽动翅膀,改变历史风向的那只蝴蝶,以这样的方式被后世所记。

太极宫,甘露殿,李世民正怒气冲冲地在宫中端坐,诸位宰相并李恪、李泰、长孙无忌几人在殿下站着,而太子李承乾正跪在殿下。

李承乾虽然临街杀人,但毕竟处东宫之重,右候卫的士卒还是不敢轻慢于他,于是便软硬兼施地将他请进了宫中,交由皇帝亲自发落。

李承乾跪在甘露殿的正中,头木然地低着,李世民看着跪在身前的李承乾,越看心中的怒意越重。

李承乾被拿地急,还不曾来得及回去东宫更衣,他的身上还穿着做戏时穿着的突厥服饰,在这满朝朱紫的文武之中显得尤为扎眼,格格不入,李世民看着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武德九年,突厥兵临长安,逼得彼时的大唐朝廷赠金银,遣质子,才勉强保住了国都,得以休养生息,现在看来,这仍是莫大的屈辱。

而后四载,大唐上下同仇敌忾,厉兵秣马。将不畏死,李恪又在漠北用命,才有铁山大胜,一举定了突厥,洗雪旧耻。

可就在今日,李承乾堂堂太子,竟效仿胡人,又穿着突厥服饰出现在了宫中,这可是在打李世民的脸,也是在打在突厥受了四载委屈的李恪的脸,李世民看着不争气的长子李承乾,又看着在殿中一旁沉默不言的次子李恪,李世民既心头李恪,更是迁怒李承乾。

“跪在殿下的是谁?是我大唐的太子,还是突厥的叶护!”李世民猛地一拍桌案,打破了殿中的宁静,怒喝道。

李世民一声喝下,李承乾被惊地不自觉地周身一颤,李承乾抬起头,伏地拜道:“儿臣李承乾,拜见父皇,向父皇请罪。”

“哼!”

李世民哼了一声,问道:“你可知你罪在何处?”

李承乾战战兢兢地回道:“儿臣罪在不该使突厥人捉拿权万纪,误伤杀之。”

李承乾尽力地想去把自己摘出来,故而说的话也尽力都把罪责推在那些突厥侍从的身上。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并未直接否决李承乾的话,而是接着问道:“兰陵坊的别院是不是你东宫的,别苑中原住着的称心是不是你蓄养的,借着为母诵经的借口私会男宠的事情是不是你做的,这一桩桩,一件件,难道你都能脱地开身吗?”

李世民的东宫卫率也有多人被扣拿,早将李承乾近来所做之事抖了个干干净净,李承乾哪里还有半分狡辩的余地。

李承乾道:“这些事情确是儿臣所为,但儿臣只是一时鬼迷心窍,至于射杀权万纪之事,确非儿臣本意啊。”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到了此时,犹在狡辩,没有半分的担当,心中的怒火烧地越盛了,李世民拿起手边的笔筒,便砸向了李承乾的肩膀,指着李承乾喝道:“你的罪责又岂在此一处,你是不忠,不仁,不孝,不义,你的罪责大了去了。”

李世民行伍出身,手劲不小,他带怒这么一丢,结结实实地砸在了李承乾的身上,李承乾觉着肩膀上刺骨地疼,但纵是如此,李承乾也是一动不敢动,就这么老老实实地跪在殿中。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闷不做声,顿了片刻之后,才对殿中的诸位宰相问道:“太子当街杀人,传恶甚广,虽罪不至死,但仍不可轻恕,列位以为该当如何?”

权万纪全无罪责,李承乾便当街杀了他,这是李承乾身为储君对臣权,对朝中百官的一次挑衅和凌辱,此事若是处置不好,必会使大唐上下失调,内外不和。

而几位宰相便是群臣之首,侍中魏征更是言官中高山仰止的人物,李世民问他们的意思,也是在试探他们的想法,借他们之手平息朝中百官众怒。

李承乾无故杀了权万纪,这本就是打破了朝堂上的规则,自然会引起众怒,李承乾视百官为鱼肉,但百官中却没有人愿意真的去做那任人宰割的鱼肉,要平息百官之怒,务必要重责李承乾。

若说百姓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朝中文武便是能聚水为波的风暴,君臣对立,人心背离,可是要学前隋那样亡国的。

故而为平息众怒,严惩李承乾是必然的,当着众位宰相的面,李世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李承乾是李世民之子,国之储君,自古没有以君殉臣的道理。

李世民最是护犊,正如李世民所言,太子传恶甚广,但罪不至死,要重责可以,偿命,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想都不要想。

侍中魏征性子最是暴躁,李世民之言才落,便上前跪拜在地,伏首道:“太子擅杀朝中重臣,其罪之恶犹胜商纣夏桀,比之前隋炀帝更胜百倍,论情论法,俱不可再为国储,臣请废太子储君之位。至于臣,臣身为太子太保,太子铸此大错,臣亦有教导不严之罪,臣请连坐。”

李世民当街杀人,杀的还是太子家令权万纪,太子家令属东宫辅臣,掌管宫内之事,太子家令之于太子,便好比宰相之于皇帝,今日李承乾敢乱杀权万纪,将来如若登基便敢乱杀宰相。

李承乾擅杀朝臣,太子之位必然是保不住的,而魏征身为太子太师,身负教导之责,李承乾犯此大过,魏征请罪也在情理当中。

魏征之言才落,房玄龄、杜如晦、岑文本、于志宁等人也纷纷跪了下来,所言也大多和魏征一样,既是请废太子之位,又自请连坐,请李世民降责。

魏征是太子太保,房玄龄是太子詹事,于志宁是太子左庶子,杜如晦和岑文本亦奉李世民之命东宫行走,教授李承乾治国处政之道,魏征请罪,他们自也避不开。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场景,顿时头疼非常,这些人都是朝中宰相,大唐的顶梁之臣,若是都罢了他们的官,朝廷也就乱了。

李世民看了眼身旁的李恪,问道:“恪儿以为该当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