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三十五章 再会赵德言

庶子夺唐 第三十五章 再会赵德言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三十五章 再会赵德言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耳边的声音李恪隐约觉得有些熟悉,似乎是在何处听过,可是当李恪仔细回想,却又想不起是在何处,听何人讲过,但李恪可以确信,此人必是对自己颇为熟悉,否则绝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李恪缓缓回过头去,却看到了自己的身后站着一个头戴毡帽,挡住自己半边脸的男子。

长安乃大唐国都,海乃百川,各色人等皆有,风俗各异,头戴毡帽在长安城闲逛的倒也大有人在,只不过眼前这个男子的身形,却叫李恪莫名一阵熟悉。

李恪本能地拉过武媚娘的手腕,将武媚娘挡在自己的身后,警惕地对身前地男子问道:“阁下是何人?怎知李某的事情?”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也叫武媚娘一惊,但武媚娘似乎很是喜欢李恪这样护着她的感觉,她乖巧地躲在李恪的身后,手扶着李恪结实的后腰。

这一幕来的着实突然,不止是李恪和武媚娘,就连原本在不远处跟随李恪之后护卫的王府卫率也被李恪的动静给惊住了,连忙便要上前将这头戴毡帽之人拿下。

只是还不等王府卫率上前,男子连忙开口道:“殿下莫要担忧,在下绝无恶意。”

男子说着,还将原本挡住了半边脸的毡帽稍稍抬起,在李恪的面前露出了自己的脸。

李恪刚一看到眼前的这张脸,眼中顿时露出满满的诧异之色,眼前的这个中年男子不是旁人,正是当初那个在突厥时便叫李恪看之不透的颉利谋主赵德言。

当初在铁山之战时,颉利败逃,突厥汗室尽数被擒,唯独有颉利谋主,突厥宰相之称的帕夏赵德言不见了踪影,唐军在突厥人中寻了许久也未能寻得,没想到今日竟叫李恪在此见着了。

李恪不知赵德言来寻他何事,但赵德言乃一文士,虽不至手无缚鸡之力,但想伤了李恪却是万无可能的。而且赵德言其人的立场当初在突厥时李恪便摸之不透,也看不清是敌是友,李恪在不明赵德言来意之前还不想妄下定论,于是抬了抬手,示意王府卫率莫要近前。

李恪对赵德言问道:“赵先生在此,想必是专程寻本王来的,却不知所为何事?”

赵德言看了看四周,对李恪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公子可否换个地方说话。”

天街之上各色人等混杂,耳目众多,赵德言这么说自也有道理,而且赵德言身份敏感,朝中识得他的人虽然不多,但万一要是叫人认了出来,对李恪而言也是件麻烦事。

李恪抬头看了看周边,对赵德言道:“本王在不远处有一处产业,做得是茶楼买卖,先生便随本王同去坐坐吧。”

赵德言点了点头,笑道:“如此最好。”

李恪得李世民宠爱,常有赏赐,再加之永业田和封邑、盐行的各项收益,楚王府可谓豪富,故而李恪为了方便,也在长安城中广置产业,李恪口中的茶楼便是其中之一。

李恪口中的茶楼便在安业坊临街的地方,面朝着天街,距离此地也不过走上半盏茶的功夫,李恪并着赵德言等人到了茶楼,一边安顿好了武媚娘,一面自己寻了个僻静的雅间坐下,与赵德言议事。

“若是在下猜得没错,方才与殿下同行的恐怕就算应国公之女了,殿下喜事将近,在下先在此恭贺了。”雅间中,赵德言方一落座,便拱了拱手,对李恪笑道。

李恪瞥了眼面前坐着的赵德言,不动声色地淡淡回道:“先生与本王并无交情,犯险来见本王,想必不是为了专程来恭贺本王册妃之喜的吧。”

突厥曾为大唐死敌,赵德言又是侥幸逃脱的突厥可汗颉利心腹,就算称之为要犯也无不可,他这趟在这人来人往的天街之上见李恪,是冒了极大的风险,自不会是来同李恪说这些可有可无的话。

赵德言笑了笑,并非直接回答了李恪的话,而是反问道:“殿下可知当初在下是如何逃出生天,如何苟活到了现在?”

对于赵德言的这个话,李恪倒是还颇感几分兴趣,当初铁山被破,而后颉利遭擒,李恪也曾下令搜捕过赵德言,但无奈实在寻不得半分踪迹。

李恪道:“愿闻其详。”

赵德言回道:“当初在下在铁山将破之前便骑了匹快马,一路向北,到了郁督军山。”

“郁督军山,你去了薛延陀?”李恪听了赵德言的话,讶然问道。

当初在突厥时,赵德言的所为便常叫李恪不解,赵德言老谋深算,分明多次看出了李恪的意图,但却对李恪不闻不问,而且时有在背后推波助澜之意,甚至助李恪取了颉利臂膀康苏密的性命。

起初李恪不明就里,也无其他实据,只当赵德言之所以阴助他对付康苏密是为了突厥的权位争夺,可如今听了赵德言的话后,李恪再仔细想来,似乎明白了过来,原来赵德言从头到尾都不是颉利的人。

赵德言点了点头,回道:“不错,我正是一路北上去了薛延陀。”

李恪问道:“先生莫不是夷男可汗的人?”

赵德言摇了摇头道:“我此番自薛延陀而来,随大度设南下,却是实实在在的汉人,夷男虽然横行一时,但短短数载间暮气已显,此人非是英主,尚比不得颉利,又如何做的了我赵德言之主。”

李恪闻言,接着问道:“那大度设呢,大度设倒是果敢,先生以为大度设如何?”

“哈哈哈。”

赵德言听了李恪的话,竟笑出了声来,回道:“大度设不过是一莽夫,空有一身的野心,却连隐认二字都不知,骨子里还不如其父,又算得了什么。”

李恪听了赵德言的话,一下子想了起来,难怪今日在大宴之上大度设的表现与他以往如此大相径庭,原来其中的缘故竟然在这儿。

李恪端起了手边的茶碗,轻轻地啜了一口,笑道:“夷男和大度设也算是一方人物了,没想到竟都不入先生之眼,这天底下也不知还有谁能入先生的眼了。”

赵德言也同李恪一般,端起了手中的茶碗轻轻地啜了一口,回道:“在赵某眼中,这天下能谓为英主的不过两人而已。”

李恪好奇地问道:“却不知的哪两位?”

赵德言回道:“陛下少年起兵,随上皇威加四海,宾服四夷,乃千古少有之圣君,当为英主。”

李恪闻言点了点头道:“不错,父皇之功千古彪炳,假以时日当可盖秦皇汉武,确为英主,这是却不知是另外一人又是谁。”

赵德言盯着李恪,缓缓地收起了脸上的笑意,郑重地对李恪道:“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赵某所言的另一位英主便是殿下。”

“本王?本王一介少年,不想竟也能得先生如此推崇?”李恪听了赵德言所言,脸上露出了一丝讶色,李恪与赵德言非敌非友,不甚亲近,他自己也未没想到赵德言竟会拿着他与李世民相提并论。

不过赵德言却道:“赵某与殿下初见时便觉得殿下英果,绝非池中之物,今日再见,便是越发地肯定了。”

赵德言此番犯险见他,必定是有要事同他商量,赵德言的话李恪自然不敢尽信。

李恪摆了摆手回道:“先生来见本王,莫不是专为奉承本王而来,本王可是受之不起。”

赵德言道:“赵某此来乃是投诚而来,而且赵某也带来了赵某的诚意,绝不叫殿下难做。”

李恪听了赵德言的话,倒是来了兴致,问道:“却不知先生的诚意是什么?先生怎知本王就会领了先生的诚意?”

“平戎策。”赵德言轻声一笑,口中缓缓吐出了三个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