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十一章 萧瑀上疏

庶子夺唐 第十一章 萧瑀上疏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十一章 萧瑀上疏

一百年前,南北朝时,天下三分,东魏坐拥中原、西魏虎踞关陇、而南梁则划江而治,本是三足鼎立之势,相互间虽多有征战,但也是各有长短胜负,难定强弱。

可随着东魏叛将、羯人侯景复叛南梁,八千叛军南下,势如破竹,破粱都建康城,而后劫掠三吴,乱江南之地四载,使死伤无数。

侯景之乱,付出惨痛代价的不只是狂妄而不知兵的梁武帝萧衍及其宗室,还有南朝子民和那些盘踞江南的世家门阀。

侯景本就为胡人,与世家门阀不和,侯景破建康,得三吴后,便命麾下将士大肆屠杀南朝世家子弟,原为天下世家之冠的王谢袁萧四姓中除了兰陵萧氏底子尚存外,余者三家都已元气大伤,死于屠刀之下十之**,不复辉煌。

可以说,如今的天下世家名门,早已是北族的天下,名传天下的七宗五姓更是无一南族在列,若是萧瑀死后,萧氏再衰,南族便真的彻底成了北族的陪衬了,李恪的话正好便刺到了萧瑀心中最痛的地方。

萧瑀不争权位,不争名望,但他争的却是一口气,萧瑀不得不承认,他被李恪说动了。

萧瑀和李恪交道不多,但他和岑文本却很是熟稔。

萧瑀早先为中书令,岑文本为中书舍人,岑文本是干臣,贤臣,他的眼光与才干,萧瑀自是信得过的。

于是乎,次日清早,萧瑀的一封奏疏入宫,便仿佛一颗丢人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子,整个大唐官场都为之涟漪四起。

午后,太极宫,甘露殿,书房。

李世民正在书房中问政,而在书房中答政的正是轮值中书舍人岑文本。

“去岁刑部奉朕之命,准各地犯案之死囚返家探视,一载后赴京行刑,如今一载之期已到,他们可曾如期抵京?”李世民手中拿着奏本,突然想起了此事,对案前的岑文本问道。

岑文本做事向来滴水不流,既知今日是他轮值答政,便早已问询清楚。

岑文本回道:“去岁依陛下之名放还探亲之人合计三百九十人整,其间无人督领,今岁返京三百九十人整,无一人擅离。”

李世民听了岑文本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些放还乡探亲的都是犯了事的死囚,此番回乡探亲之后竟又能依约回京受刑,可见今日大唐之民治,已远胜过往。

李世民道:“传旨刑部,这些返乡回京的死囚俱有悔过之心,亦是善事,可命刑部重新量刑,罪轻一等。”

“诺。”岑文呢应了一声,拱手领命。

李世民问道:“今日午间可有各省、部、寺、监可有新上的奏本?”

岑文本想了想回道:“今日午时京中各部院共有新上奏本三十七道。”

李世民接着问道:“可有加急之事?”

岑文本如实回道:“少傅萧瑀的奏疏特加了红批,想必是紧要之事。”

李世民笑道:“哦?此前时文(萧瑀表字)因弹劾药师之事为朕所罢相,便对朕生了埋怨,已经少有奏本递上,怎的今日竟怎的还上了红本,快将时文的奏疏拿来。”

“诺。”岑文本应了一声,从堆在一旁的奏疏最上拿出了那本系了红绸的奏疏,递到了李世民的手边。

李世民自岑文呢手中接过结果萧瑀的奏疏,不过简单地扫视了几眼,脸上先是一阵凝重,紧接着便露出了满脸笑意。

“陛下圣启,臣萧瑀敬奏:臣观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长久者,类封建诸侯以为藩屏。秦置守令,二世而绝。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跬。此封建之有明效也。今大唐立国未久,天下虽安,然为保无虞,当效两汉故事,循昨日楚王之先例,册诸王于天下,分封而治...”

这大唐君臣上下,有两个人是最倡分封制的,一个是萧瑀,而另一个便是皇帝李世民,李世民看着萧瑀的奏疏,说的正是他心中之事,岂能不悦。

而因李恪外镇扬州之事政事堂和朝中已然廷议通过,百官已开其首例,眼下正是下诏分封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萧瑀一封奏疏进宫,岂非正中李世民下怀。

“所见略同,所见略同,果然还是时文知我。”李世民扬着手中的奏疏,对岑文本笑道。

岑文本早知萧瑀所奏何事,但还是故作出一副不解之色,对李世民问道:“不知萧少傅所言何事,竟使陛下如此欣悦。”

李世民道:“时文欲以楚王外镇扬州之事为契机,借此定论分封之事,你以为如何?”

岑文本闻言,先是沉思了片刻,而后摇头道:“臣以为此事恐怕不妥。”

李世民皱了皱眉,问道:“岑卿这是何意?”

岑文本回道:“楚王就藩扬州,镇于淮南本已不和朝例,陛下又怎可再以此为机,推行分封之制呢。”

李世民道:“楚王亦是你之弟子,难道楚王就藩扬州,非你所望不成。”

岑文本当即回道:“楚王就藩扬州,乃陛下特恩,本就于朝制不和,已是出格,至于分封之事便更是如此。陛下此时若提分封之事,岂不是胁迫臣下,叫满朝文武两难吗?”

岑文本之言听着是义正辞言,力劝李世民勿动分封的心思,但他哪里不知,李世民对分封之事一直念念不忘,他这是变着法子告诉李世民,楚王李恪外镇扬州,设藩扬州之事已过朝议,眼下正是推行分封的最好时机。

岑文本之言虽有引导李世民的意思,但这也是眼下的实情,李世民闻言,坚持道:“此事朕心意已决,岑卿不必多言,只管拟旨便是,朕自有区处。”

侍驾的中书舍人,本就有草拟圣旨之职,李世民下令,岑文本断无抗旨之理。

“臣遵旨。”

李世民之言而言,岑文本的脸上似乎露出了一丝难色,但片刻之后,才提起了笔,依李世民之言草拟下了圣旨。

岑文本虽是遵李世民之名草拟了圣旨,但岑文本很清楚,李世民的这道圣旨断不会一帆风顺地下发至朝堂,莫说是尚书省了,就连门下省那关都过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