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八十三章 将向荆州

庶子夺唐 第八十三章 将向荆州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八十三章 将向荆州

“这个李公子文武双全,年少英姿,长远观之绝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有一番作为。”老奴站在院中,看着李恪离去的身影,对身旁的武媚娘道。

武媚娘道:“不错,我与李公子虽相识不多,但他行事进退得宜,不卑不亢,想必是久经场面之人,绝非寻常富贵人家能够教养地出的,也不知是京中哪家权贵,竟能育出这等英才。”

大唐已十余载,天下太平,不比隋末群雄四起的乱世,早就过了草莽成名的时候,虽不能说天下豪杰尽出名门,但寒门难出贵子,却还是真的,更何况还是李恪这等人物。

眼下的李恪虽然“落魄”,但举手投足间的从容与淡然,却是装不出的。

老奴对武媚娘,问道:“小娘可能猜出他是京中哪家子弟?”

武媚娘想了想,摇头道:“对于自己的身份,李公子一向讳莫如深,从不开口提及,就算偶有问起,他也是刻意躲闪,我也不知。”

老奴听着武媚娘的话,却笑道:“我虽未出江陵,但常在府外,倒是也听得了一些消息,也不知猜想的对是不对。”

武媚娘看着老奴脸上的笑意,心知他必是听到了什么消息,于是好奇地问道:“李叔听得了什么消息,可是与李公子家世相关?”

老奴点了点头道:“小娘可曾听过故淮南靖王李神通之名?”

武媚娘道:“淮南王乃大唐开国元宿,我自知晓,莫非李公子还与淮南王有些关联?”

淮南王亦是宗室武臣,论名望虽不及河间王李孝恭和任城王李道宗,但也算的一方人物,武媚娘也是听过的。

老奴道:“我昨日听闻,淮南王长子胶东公、岷州都督李道彦因西陲战事不利,为党项酋首拓跋赤辞所败,其部死伤近万,故而为陛下所罪,流放边地,李道彦之子李文奖亦被贬为庶民,逐出长安。”

武媚娘闻言,已经明白了老奴的意思,于是问道:“李叔的意思是李公子便是胶东公长子李文奖?”

老奴回道:“若算年岁,李文奖年应该未及弱冠,与李公子的年纪倒是相仿,而李文奖是宗室,亦出自将门,祖父辈俱是行伍出身,能有李公子这般气度倒也合理。”

“原来如此。”听着老奴的话,武媚娘微微点了点头,心中不自觉地已经信了七、八分。

当年李恪在长安时,就连长孙家的子侄尚且要让他三分,可见李恪绝非寻常权贵人家子弟,说他是宗室子弟倒也不无可能。

再加之李恪年少擅射,三丈之外中一指宽的丝带也是信手捏来,必是将门子弟,既是宗室,又是将门,再加上近来李道彦突遭变故,这世上哪有这般巧合的事情。

故而在武媚娘想来,李恪多半便是胶东公李道彦之子李文奖了,只是她哪里想到,又哪里敢想,借宿在他府上的这个“落魄”少年竟是唐皇次子,尊荣无匹的当朝楚王。

这老奴跟随武士彟十余载,武媚娘便是他看着长大的,老奴并无子嗣,故而在他的眼中,武媚娘与自家女儿无异。

老奴看着身前站着的武媚娘,眼中露出了一丝笑意,对武媚娘笑道:“这可惜这李公子家道中落,否则以他的人品和才干,倒也是小娘良配。”

武媚娘似乎与寻常女子不同,寻常女子面皮薄地很,而且十岁出头时也多少懂了些男女之事,若是寻常女子听了这话,难免面露娇羞之色,可武媚娘听了,脸上却不见半分羞红,反倒瞪大了眼睛看着老奴,一本正经地摇了摇头道:“我将来的丈夫必是人中龙凤,当时罕有之英杰,而不是一个落魄市井的少年郎。”

老奴闻言,对武媚娘道:“李公子眼下虽然落魄,但以他的才干,必非久居人下之辈,早晚有出头之日。更何况胶东公所犯之过罪不至死,以他与陛下之情,不日定当起复,所谓富贵,不过早晚之事而已。”

在老奴想来,武媚娘之所以瞧不上这位李公子,多半还是因为他眼下的处境,不过李道彦不同寻常武臣,他乃是宗室子弟,其父李神通更是与李世民相交莫逆,李道彦虽是一时贬谪,但必不会长久如此,李世民过些时日必会启用,到了那时,这李公子自然就不再是无家可归的落魄少年了。

李道彦叔伯兄弟在朝中封王拜将的不知多少,李道彦要复职自非难事,老奴想的倒也不差,只是他哪里知道武媚娘的心气,武媚娘已是国公之女,她想嫁的又岂是一个寻常的宗室子弟这般简单,她要嫁便要嫁那极显极尊之人,纵不是亲王国公,也该是朝中三公、封疆大吏。

————————————

李恪被困在江陵,不愿轻易自曝身份,也出不得城,可谓进退两难,但与此同时,淮南一带搜寻李恪之事却始终不曾有半分松懈。

东南,舒州,此处已是江淮边线,若是再往西一些,便是彻底出了淮南境,出了淮南境,再想去寻李恪的踪迹,便是大海捞针了。

自打李恪失踪以来,这些天,楚王府上下一众不曾有过半日的停歇,抓住哪怕一丝丝的机会,也要四处寻觅李恪的踪迹。

楚、扬、和、庐等淮南州县几乎已经寻遍,告示也贴在了各处城门及人流密织的官道之上,可始终却没有半分用得上消息,若是舒州也是如此,那就真的只有大海捞针这一条路能走了。

舒州府衙,奉命前往舒州查探的秦怀道正在大堂之上来回不停地晃荡,不时的叹着气,看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心中的焦急已写在了脸上。

“秦将军,秦将军。”就在天色已晚,秦怀道只当今日又无所获,正想着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府衙门外便突然传来了一阵呼声,随着这阵呼声,片刻之后一个府衙的差役快步走了进来。

“秦将军,有殿下的消息了。”差役一进门,便对秦怀道道。

秦怀道闻言,喜道:“何处来的消息?”

差役指了指他身后带着进来的渔夫模样的男子,对秦怀道道:“秦将军,方才便是此人揭了官道上的榜文,自称曾见过殿下。”

秦怀道看着差役身后站着的渔夫,问道:“你何时,又在何处见过的殿下?”

渔夫回道:“六日前,我曾在皖水边见过殿下,殿下的模样与榜文上所画除了稍瘦了些,别的一般无二。”

秦怀道闻言,激动地问道:“你可知殿下去了何处?”

渔夫想了想道:“小人确不知殿下去了何处,只是那日殿下所乘客船的船夫曾在我的鱼铺上买了条鱼,听着口气,像是荆州口音。”

“你可听地确凿?”秦怀道忙问道。

渔夫回道:“我也曾见过些荆州来的客商,说话便是那般模样,应该错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