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最强区小队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德国进攻苏联

最强区小队 第二百五十三章 德国进攻苏联

作者:山巅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00

第二百五十三章 德国进攻苏联

1941年6月22,星期天,晴。

位于苏联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布格河东岸的布列斯特城,是连接华沙-莫斯科以及立陶宛-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的交通要道,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

距离城区三公里外的布列斯特要塞开始修建于一八三三年。经过多次扩展修筑,形成一个庞大的筑垒防御工事,它由布格河和人工运河分割开的四个独立小岛组成,中心城堡位于整个筑垒地域的中心。各个要塞四周均有河流包围,要塞之间用桥梁连接。它是苏联扼守通往西欧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当天的深夜,一辆军列满载着“苏联”士兵来到了布列斯特,他们到达了车站,并不急于下车,几个军官先一步下车谋划着占领车站的计划。虽然他们都穿着苏军的衣服,可是,他们小声的低语却是令人诧异的德语,让几个铁路工作人员听的目瞪口呆。自然,这些知者是不会留下暴露行动的,借着搭茬、问路的借口,将他们一一刺杀。

趁着夜色,一队队德军登着橡皮小艇,缓慢的划向布格河对岸——那里正是敌人的边防要点布列斯特要塞,必须要尽快拿下它。只有拿下了它,中央集团军群才能杀奔明斯克,直指莫斯科。

而此时由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保证,苏联方面远远没有做好战斗的准备。甚至斯大林还沉浸在和德国共同瓜分了波兰的喜悦里。

布列斯特要塞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主体维修,要塞的工事还没有完工,许多应该放置重型火力武器的地方仍然是空空,造成一些守卫要塞的部队没有重型武器:防空部队没有高炮,炮兵部队没有大炮,士兵们也就只能使用轻武器和敌人搏斗。

1941年6月22的一大清早,德军统帅部制定的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三个集团军群共计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共550万人,在航空兵支援下,兵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杀入苏联。

面对有备而来的德军,苏联红军猝不及防,苏联政府虽然采取紧急措施,成立了苏联红军统帅部,把前沿军区改为方面军。但由于苏联红军装备陈旧,指挥人员素质较差,对敌主攻方向判断失误,大量的工作未能抢在战争爆发之前就绪等原因,致使战争初期,便有28个师被全歼,70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据战后西方公布的统计资料,在苏德战争的头18天,苏联损失2000列火车的军火,3000门大炮,2000架飞机,1500辆坦克,以及30余万苏联红军被俘。

在战争的头一周,德军凭借“闪电战”突然进攻、以及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军队早已动员和集中富有作战经验等优势,打得极其顺手,中央集团军群已推进到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兵锋直指苏联的心脏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的前锋,已近至通向苏联第三大城市基辅的接近地,以占领苏联的粮仓——乌克兰。接下来的基辅防御战中,德军合围了苏联红军六个集团军,围歼了66.5万人,打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歼灭战;北方集团军群,也渡过西德维纳河,进抵列宁格勒近郊,并联合芬兰军队完全封锁了列宁格勒,开始了持续达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苏德战争的爆发,震动了整个世界。苏联被迫加入到了世界反阵营,极大地加强了同盟国的抵抗力量。苏联的抵抗为英美等西方盟国发展军工业、增强武装力量、发展海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1941年至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共有2680万人英勇牺牲,占苏联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牺牲的军人都是16岁以上的青壮男子,一下子就多了近一千万寡妇;物质损失更加严重,西欧地区的几大城市几乎全成了废墟,工厂被夷为平地,建筑被炸塌为残垣断壁,各种物资损失损失按照1941年的价格计算,即高达6790亿卢布。

苏德战争对世界反战场具有深远的影响。

............................................

然而,开战初期,希特勒“闪电战”巨大冒险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主义的神经。面对德国在欧洲主战场的节节胜利,本者是既羡慕又眼红,打了鸡血一般地渴望出击,取得在世界上的军事胜利。

当时本国内军界一直有两个主战方向的分歧,叫做“北上派”和“南下派”。

北上派主要是本陆军在做主导,目标便是北边的死对头北极熊苏联。然而,由于苏联广阔的战略纵深,意味着军侵略苏联要经过广袤的西伯利亚大远东,才能见到苏联的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路遥水远,气候恶劣,即便是耐于寒苦的本马鹿,也是要思量再三的。

而苏联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已经远非沙俄时代可比,不仅具备完善的军事工业,部队的作战能力也非同一般。军关东军也曾经多次挑衅苏军,而经过“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两次大的较量,号称精锐的关东军被苏联红军揍的鼻青脸肿,乖乖的偃旗息鼓了事。

苏联方面也一直对本保持着较大的戒心,在远东地区储备了三百万以上的部队,震慑得军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就给了军“南下派”一个左右决策的机会了。南下派主要是以本海军为主导的主战派,他们的眼睛是盯在包括中国大陆、东南亚在内的所谓“圈”所在地的。本是一个弹丸小国,国内的资源有限,当年本五分之四的资源都要从国外进口,这相当于喉咙被人卡住了,处处受人制约。尤其是英美等国对本进行了战略物资的封锁后,南洋的石油、钢铁、橡胶等等军事物资,都吸引着本人的贪婪目光。

所谓利令智昏,更何况本这样的狭小岛国,根本就没有世界级战略眼光的大军事家主导国运,必然落入贪小利而忘大义,譬如偷吃的老鼠,目光只看到了老鼠夹子上的花生米,却枉顾了上边大张着的夹鼠器,结局是注定了的!哪怕山本五十六再怎么筹谋“偷袭珍珠港”,抢的先手打垮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也是没用的,毕竟那只是战术层面的努力,方向错了,只能多苟延残喘两天罢了!

然而,此时的本人正怀着务必亢奋的激,积极组建“南方军”,抽调各方大量的甲种师团编入南方军,主要与英美等国作战。南方军是一个战略战役军团,直属于东京的陆军大本营。与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和驻守本本土的第一总军和第二总军平级。主要作战于东南亚地区和太平洋地区。

军高级指挥官寺内寿一、山下奉文、今村均、本间雅晴等,历来是军大本营倚重的骁将,自侵华战争以来已积累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纷纷被调入南方军担任要职。尤其山下奉文素以胆大凶悍著称,曾任关东军防卫司令官,又刚从德国、意大利考察坦克新战术归来,正施展一番。后来,他在马来战役中进军神速,作战得力,因而获得“马来之虎“的绰号。

关于这个南方军,军可谓是下了血本的。其编制内还破天荒地集结了9个坦克联队〈相当于坦克团〉,军的坦克力量向来薄弱,一多半给了南方军,可见其重视程度。

.................................

然而,镜花水月总是空,转眼烟云海涛中!一切的昔辉煌譬如樱花的凄美,绝色而易凋零!此刻帝国的踌躇满志、全力以赴,谁也料想不到四年后的满目疮痍!

等到踏上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时,回首眺望沉天空下的黝黯海洋,军投降代表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