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七零九章最后的封建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七零九章最后的封建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8:39

第七零九章最后的封建

第七零九章最后的封建

这是崇祯皇帝的亲手拟写的圣旨,全旭一眼就可以认得出来,凭心而论,崇祯皇帝的字,并不算太好,当然,也比全旭要好一些。

制文以下,是内阁首辅温体仁的署名,再后面刘宇亮、傅冠、薛国观的署名,皇帝手书、翰林拟制、内阁副署、玉玺、内阁签押,全套手续一样不缺,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份合乎程序遵循法统的皇帝制书。

然而,内阁却是空白的,也就是说,全旭想填什么内容,全凭他一念之间。

也就是说,崇祯皇帝将这道空白制书赐给了全旭,任他书写内容,实际上便相当于将废立之权授予了他,太子现在就在辽东读书,而全旭作为商王、太子太保,完全可以利用崇祯给他的这个机会,拥立太子登基。

只要是全旭辅佐太子朱慈烺登基,天下间没有人可以制衡他,就算他自己登基,也是可行的,这份诏书放在全旭手中与卢象升手中,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卢象升如果篡位,天下文臣肯定会群起而攻之,都是一样的进士凭什么你卢象升当皇帝?

而全旭不同,在商军内部以及工业党、意欲拥戴全旭称帝者绝对不在少数,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法性契机,如今崇祯赐了这么一道空白制书过来,这可是天赐良机,全旭纵然此时还不想称帝,暂时隐忍韬晦,也完全可以将这份制书捏在手中,一方面留待日后所用,一方面对中枢也是个牵制。

果然,全旭望着这道圣旨,满脸郁郁。

没错,这是崇祯皇帝对他的试探,试探全旭的真正意图。

在全旭看来,这完全没有意义。

全旭担心一个篡位之名吗?

杨坚是篡位,篡夺了自己名义上的外孙宇文阐的皇位,他却统一了天下,开创开皇之治,谁会记得杨坚篡位?

赵匡胤篡位了,柴荣视其为腹心之臣,然而,他却成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排在历史皇帝前十的名君。

即使全旭篡位,凭借着他的全家军实力,统一天下,最多三五年,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盛世,并非没有可能,在那个时代,有的是人为他歌功颂德。

真相,真的重要吗?

全旭拿起圣旨,递给王承恩道:“现在正好,我来说,你来拟旨,全氏男,生母朱微媞,名全景亮,赦封商国王世子!”

王承恩的脸上浮现一抹得意的微笑,与全旭猜测的一样,崇祯确实是对全旭的试探,扔给全旭这封空白诏书之后,崇祯皇帝肯定有其他打算,只不过,王承恩不知道而已。

全旭居然把这封要命的诏书,为他刚刚出生的儿子册封商王世子,简直就是浪费了这道圣旨。

王承恩从随从手中接过笔,一名小宦官跪在地上,以背作为桌子,供王承恩写字,就在王承恩手中的笔饱饮墨水后,他准备写字。

“且慢!”

就在这时,沈明泽与朱寻、袁枢等人来到跟前。

沈明泽非常粗暴的从王承恩手中夺过这道空白圣旨,随手卷起来:“王上,我商国国王之位传位于哪位王子,何须大明朝廷册封?”

全旭道:“为何不用?”

“王爷,这道空白遗诏,实是崇祯皇帝陛下赐给王上一道题目,如今王上不易来答这道题目……”

说到这里,沈明泽笑道:“此许小事,臣下可以代劳!”

全旭自然知道沈明泽的意思,他板着脸道:“胡闹!”

沈明泽将圣旨揣入怀中,挺胸道:“王上是大明商王,亦是商国千万黎庶之王,岂可行孟浪之事。王上也是明理之人,须知,无军威不足以治百官,不鉴史,不足以知兴替。”

在沈明泽看来,大明日暮西山,全旭替代大明是顺势而为,也是大势所趋,更是众望所归。

君权与社稷,不是一件东西,也不是一口饭,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影响不大。

看着全旭还依旧迟疑,袁枢躬身道:“王上,千年大族最忌讳地两个字就是“分家”。小到一家,大到一国,皆是此理!”

现在的袁枢自袁可立故去之后,朝廷赏了一个锦衣卫千户的官职,这让袁枢非常不满,不过,随着商国建立,全旭任命袁枢为国防部部长,也算是提携了袁枢。

看着全旭露出若有所思之策,他开始长篇大论的劝谏。

核心观点就一句话,天下苦明久矣,急须全旭力挽狂澜,匡复社稷,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亿兆生民的天下。

全旭不能因为崇祯擢升其于微末,便置江山社稷不顾。

原本,这只是想给崇祯安一个心,结果这场临时会议开着开着,楼就歪了。

说到封建这个核心问题,分封制度,千万不要任性,虽然同样是封建,周天下分封天下,使蛮荒之地成诸夏腹心;汉高祖封建,是使穷困之壤成无为治土。明太祖之封建,徒遗祸乱之源,难收治化之效。

封建地要义是为了使无力顾及地边疆蛮夷之地成为中国地腹心领地,本质上并不是为了酬劳功臣宠爱子侄。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中央集权的效率无疑远远高于封建诸侯,然则这个效率在到达了一个限度之后只会发生衰变,这个限度就是信息地传递距离。

历代王朝的兴衰,其实就是一部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史。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和乱世之所以会交替出现并乐此不疲地循环往复,根源就在于此。

中央集权的要义是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一旦有下级不肯服从上级,有地方不肯服从中央。就会被视为叛逆受到征讨。这也就导致了稍具规模的地方势力集团在形成之初就立刻将中央政权列为生死大敌,而不是将中央政权视为潜在靠山。

全旭把商王之位传给朱微媞所生的儿子全景亮,这个孩子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聪慧,也不知道能不能平安长大,关键是全旭现的大儿子全景阳,已经出现了早慧的苗头,他在学校里以母亲汤作为假名,没有受到其他任何的关照。

事实上,年仅七岁的全景阳已经成了学校里的孩子王,有领袖的苗头,如果全旭执意把全景亮作为接班人,那么对于全景阳是不公平的,而且他已经表现出了过人的能力和聪明,只怕会引起商国的靖难之役。

要知道,朱老四小的时候就是大本堂的混世魔王,也是孩子王,朱允文各方面都很优秀,却比朱棣差了很多。

不知不觉中,全旭活着失去了自我。

一个富豪,可以任性把自己的公司和家产传给自己喜欢的儿子,然而这个家族式的企业,会在短短时间没落下去。随着全旭大量放权,采取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让以沈明泽为首的新兴资产阶级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他们不希望全旭回到封建的老路上。

至于沈明泽的其他私心,全旭纯当没有看到,也就是说,沈明泽和工业党已经像后世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样,智能开始了进化。

因为全旭的开挂,商国不需要封建,就可以做到中央集权,比如说,远在张北发生的事情,通过电波,最多延迟半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消息就可以传到全旭手中。

中枢就可以应对,就算吕宋爆发了叛乱,不等叛军冲州撞府,商国政务院就可以得到消息,通过电波的命令,可以命令南海舰队、东海舰队以及北海舰队快速平叛,如果叛乱的规模更大,在短短一个月内,商国本地六州可以动员一百五十万人。

全旭这次北伐中,这一百五十万只是充当运输队和基建工程人员,可是一旦把武器分发给他们,他们这一百五十万人,最多三个月就可以成为合格的士兵。加上商国的常备兵力,足以应付任何发生在各地的异常问题。

现在的商国有信心,有能力延续全旭创立的模式,他们不需要走封建路线。

随着潘多拉魔盒的打开,有些东西已经失控了。

全旭望着众人道:“大明的分封,本身无错,太祖分封燕王于北京,若朝廷不削藩,会不会引起土木堡之变?”

“诚然!”

沈明泽道:“若文皇能有大智慧,封建魏王泰于百越东海,封建高宗于燕蓟之巅,则贞观无丁亥之变,盛唐无安史之乱。如此封建,才显封建之真意。奈何,以魏王之宠。涉东南无异发遣。太宗何忍?太祖亦是如此,若举贤,成祖为帝,何来靖难之役?成祖得位若明正言顺,他岂会削藩?”

王承恩并没有获准参加全旭在暖阁的会议,他此时非常受伤,因为也就意味着,全旭和商国已经失控。

他想返回崇祯皇帝身边,禀告这个事情。

只是,他却发现身边的随从和宦官已经被控制了起来,就连他本人也失去了自由。

“咱家想出去走走!”

“公公有何吩咐,卑职可以代劳!”

“我只是想……”

王承恩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辽东是全旭的辽东,既然不想让他走,他连一步也走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