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七零五章谁能横刀立马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七零五章谁能横刀立马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8:39

第七零五章谁能横刀立马

第七零五章谁能横刀立马

自努尔哈赤以来,“兵败如山倒”这五个字是明军的专利,一直以来都只有建奴,追着明军打的份,也就全旭建奴军尝到了被人压着狂扁的滋味,现在这一幕又重演了。

明军几乎已经疯了,军队也完全乱了阵脚。清军像饿狼撕咬受伤的驯鹿似的不顾一切地猛追……

现在的建奴,也就是清军采取的策略就是左良玉提出的意见,然而,结果却倒过来了,这本身就是建奴最擅长的伎俩,击溃明军,像驱赶着羊群一样,将尚未动摇的明军冲溃。

明军虽然比建奴作战意志弱,然而,摆开阵势的时候,无论是弩阵还是箭阵,再或者车阵,杀伤力是非常不错的,如果一支千人规模的明军死战不退,清军想要击败这支小部队,不付出几百条人命是无法做到的。

现在好了,清军骑兵驱赶着溃败的明军士兵,如同雪崩一样压过来,哪怕崇祯皇帝再怎么不懂军事,在此刻,他也明白过来,这场战役的胜负已经没有失去悬念了,唯一的悬念,就是明军最终能有几个人活下来!

更让他担心的是,清军如此庞大的骑兵集团在这里击败了明军主力,现在的京城,就不过万人的兵马,而且大都老弱病残,一旦清军破关而入,大明怎么办?

就在崇祯浮想联翩的时候,数千上万名清军士兵冲到崇祯皇帝不到一里的位置,作为崇祯皇帝委任的三军主帅,高起潜已经吓得尿了,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在这时,一名小宦官道:“高公公,快找卢大人!”

高起潜顿时如梦初醒,他不懂指挥打仗,可是卢象升懂,现在已经死到临头,再也顾不得什么压制卢象升了,再争权夺利已经没有意义了。

可惜,卢象升仍在四五十里之外,他就算飞一时半会也飞到这里。

大明的北伐军并不是没有能打的将领,满桂和左良玉打得都非常英勇,只是可惜,清军数量太多,他们已经被分割开来,与崇祯皇帝本部人马互不相连。

一名京参将带着哭腔道:“陛下,臣去拦住他们,求您快走!”

崇祯皇帝也不知道是被吓住了,还是感动了,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他抓住这名参将的手,良久无语。

参将仿佛明白了什么,躬身道:“陛下,末将袁良臣,臣祖上乃开国总袁秉,靖难年间升任忠勇将军,袁氏一门,世受大明皇恩,良臣为陛下殿后,请陛下速走……”

看着崇祯还在迟疑,袁良臣朝着身边的年轻将士道:“袁虎、袁顺,保护陛下移驾!”

袁虎和袁顺两名将士架着崇祯皇帝,在几名宦官的拖拽着登上銮驾。

随着崇祯皇的銮驾缓缓南移,

袁良臣不再纠结,拿着雁翎刀,朝着北方一辟:“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二百九十年前,黄河暴溢,沿河州郡先遇水灾,又遭旱灾、瘟疫,灾区人民死者过半。黄河决堤后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武装起义。他们一面加紧宣传“弥勒下生“、“明王出世“,一面又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并暗地里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埋在即将挖掘的黄陵岗附近河道上。独眼石人挖出后,河工们惊诧不已,消息传出,大河南北,反抗的烈火顿时燃起。

当时的红巾军就是高唱着红巾军军歌,悍不畏死,打得蒙古军队溃不成军,此时随着袁良臣高唱道这首早已尘封多年的红巾军军歌,他身后的将士,慢慢跟随起来:“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在唱到天道残缺匹夫补的时候,数千上毅然向清军发动了决死的冲锋。

袁良臣麾下的京营士兵,凭心而论装备是非常不错的,只是非常可惜,包括袁良臣这个参将在内,三千余名将士都没有真正打过仗。

看着这支逆流而上的明军,清军将领高呼:“杀光这群明狗!”

滚滚铁骑骤然加速,惊涛骇浪般倾泄而来,撞向明军,清军骑兵手中弓弦震响,绵绵不绝,弓弦震颤间,利箭暴射而出,遮蔽了天空,一支尚未落地,一支又已离弦,密如暴雨,冲击着袁良臣所部。

袁良臣麾下明军阵中惨呼声大作,他们用手中的弓弩,火枪向清军反击,他们依托血肉垒成,持枪而战,横冲而来的清军铁骑同样是成片倒下。

清军铁骑挟着强大的动能直撞过来,迎接他们的是如林长枪,方才步兵硬撼骑兵的那一幕再度重演,双方都是人仰马翻,嘶吼声,咒骂声,惨叫声,利刃入肉的闷响,响彻张北,,战事从一开始就直趋白热化!

到底是寡不敌众,袁良臣麾下死伤惨重,就连袁良臣本人,他也身中数箭,他的体力在迅速流失,他吃力的嘶吼:“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崇祯终于醒悟了过来,大明不是没有人人才,也不是没有忠义之士,只是他没有重用他们,就想这个袁良臣,他人如其名,就是大名的良臣。

事实上,袁良臣的祖上是诚意伯刘伯温的佃户,在刘伯温助朱元璋开国大明的时候,袁秉也同时参军,不过按照袁秉的功绩,他其实早在洪武年间,应该成为至少千户以上级别的将领,可惜的是,受到刘伯温的牵连,他到死只是一个总旗,而且是分到密云卫的总旗,好在袁秉的儿子跟着朱棣起兵靖难,成了朱棣的嫡系人马,官至五名千户,十几代人起起落落,到了袁良臣时代,也是一名普通的参将,这样的官员在大明没有二百,也有三百人。

崇祯深知,他可能再也看不到袁良臣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纵马狂奔,带着残部逃亡张北城。

在崇祯皇帝撤退之后,明军就完全乱了套,到处都在厮杀,到处都是烽火狼烟。清军骑兵狼群似的扑过来,猛攻各个还在抵抗的明军军阵,他们不抓俘虏,不缴获军械物资,杀散了成建制的明军之后立即放火,然后撤退,他们就是要让明军乱起来。

他们就是要用这一道道冲天而起的烟柱告诉明军,你们已经败了,你们的不逃就等死吧!这无疑是非常高明的策略,张家口地势北高南低,骑兵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来去如风,明军从张北到张家强,长达几十里范围内,完全乱套了。

看着崇祯南撤退,皇太极兴奋的大吼道:“众将士听令,不要管其他明军,盯死崇祯小儿的銮驾,抓住崇祯小儿,就是我大清国开国功臣!”

清军将领、蒙古将领,包括那些平时非常懦弱的汉军将领,此时也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嗷嗷叫着向南冲。

高起潜为了可以让崇祯的銮驾速度快起来,拼命打着骏马,可惜,崇祯这几匹娇生惯养的骏马,被抽得鲜血淋漓,反而更慢了。

“咻……”

一支利箭激射而来,擦过他的脸颊,笃一声钉在马车厢壁上,箭杆嗡嗡颤动,提醒他:这不是什么闹剧,清军就是来要他命的!

这一箭把崇祯给骇得面无人色,他还从来没有离死亡如此近过,肝胆俱裂!这时,满桂上挂着好几支利箭浑身上下鲜血,跌跌撞撞的来到鏖驾前跪下,说:“陛下,清军来势太过凶猛,微臣等已经支撑不住了,恳请皇上先作退避,免遭不测!”

崇祯皇帝总算反应过来了,怒吼道:“朕不走!朕就留在这里……”

关键是,崇祯自己不会骑马,让他离开銮驾,他一样也要做马车,可惜,其他马车都不如这辆銮驾。

当然,也不是没有,他还有一辆全旭送给他的四轮马车,这种四轮马车是后世的道具厂生产的,采取了大量的复合材料,质量轻,速度快,而且减震效果不错。

崇祯皇帝是不想坐。

满桂苦苦哀求道:“陛下,形势危殆,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赶紧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满桂的话音未落,隐隐约约传来阵阵欢呼:“活捉朱由检!”

“活捉朱由检!活捉朱由检!”

满桂顾不得其他,只好大吼一声,率领所剩无几的家丁和大同骑兵迎上去与清军恶战。他这点人自然拦不住凶悍的清军骑兵,转眼之间便被淹没了,清军骑兵狂笑着扑向鏖驾,得意之极!

然而,他们笑得早了点,清军逼近鏖驾的时候,三百余名明军天雄军骑兵突然排列如墙,挺着四五米长的长枪风驰电掣,冲撞而来!

这一击来得突然而迅猛,清军轻骑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还没有反应过来,长长的骑枪便洞穿了他们的躯体。

“臣救驾来迟,还请陛下赎罪!”

卢象升一手挥舞着青龙偃月刀,躬身施礼,一名倒在地上的清军骑兵趁着卢象升施礼挥刀砍向卢象升,卢象升随手一刀劈过去,刀光舒卷间血沫四喷溅,那名清军骑兵衣甲破裂,躯体被劈开,内脏暴露在空气中,惨叫着从栽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