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佑的大唐 > 第六十九章 御史台上表

李佑的大唐 第六十九章 御史台上表

作者:西关钛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6:42

第六十九章 御史台上表

朝参...皇帝和大臣们共商大事的时间。

贞观才刚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一般是每天都要早朝,那个时候的大唐官员是很痛苦的,每天早上凌晨的时候就起床,跟着坐着马车打着灯笼进宫。

最让人无语的是,朝参结束后官员只能在宫殿飞檐下、廊庑上坐地吃午饭,即为“廊下食”。

好在贞观后期的时候,李世民终于改变了一下,三品以下的官员(不含三品)每个月逢一、五日朝参,而三品以上大员逢九日也要朝参。

当然了,要是遇到大事情,那么朝参还是会提前开始的。

这次地龙翻身,李世民几乎是每天都要朝参,而今天就会有一群官员在几位御史的联合下,一起对李佑上表,这份上表很阴毒,就要是让李世民下旨,让李佑向大唐百姓道歉,并要求李佑自裁。

因为自裁是李家皇族最后的体面。

........................

“你真的要让李佑死吗...?”

朝参之前,阴弘智的府邸,看着自己面前得意洋洋的燕弘信,阴弘智微微的问道。

“怎么了...您心疼了,因为李佑是你的亲侄子,可是姐夫,你可不要忘记了...当初可是你让我们兄弟去带坏你侄子的。

现在心疼了,不觉得可笑吗?”

“心疼...本中丞可没有...他是姓李的,本中丞和姓李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只是...你将事情闹这么大,可曾想过,如果这次失败了,你将要面临的是什么...?”

阴弘智摇了摇脑袋道:“本中丞将你保下来不容易,难道你就一点都没有想过好好的活下去?”

“哼...!”燕弘信一个冷笑:“说来说去,还不是想要保你的侄子,抱歉...这次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失败,你的侄子死定了。

只要他死了...我弟弟弘亮的仇就算报了,那是时候我就算死也可以瞑目了...!”

“无药可救...!”阴弘智冷哼一声,跟着走出了燕弘信的房间,有人一定会认为,舅舅还是舅舅,血浓于水,当阴弘智知道自己的侄子要被人攻击的时候,还是会同情一二的。

其实这就是想多了,阴弘智气愤的点并不是李佑要被人整死了,他气愤的是,李佑没有和李世民直接对立起来,如果是这样李佑就被玩死了,那李世民就不会尝到最深的痛苦。

没有父子相残,这才是阴弘智感觉最气愤的地方,他看不上燕弘信,只知道杀人偿命...蠢货一个,要知道报仇的艺术是很高的,燕家兄妹让人很失望。

走出家门,上了马车,阴弘智前往皇宫,看了看马车车窗外的黑色的长安城,阴弘智一个皱眉,谁也不知道他的这个皱眉是什么意思。

..............................

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这个时间就是大臣们起床的时间,大概是寅时一刻,大臣们到达丹凤门等候,这个时候,大臣们也会寒暄一二。

有东西吃的,可以吃点东西,等到丹凤门上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

百官依次进入,进了太极宫之后在广场整队。

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唐朝没有跪礼...后面的朝代,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唐朝就没有这些俗礼。

早上的6点,李世民正式的上朝,百官觐见,然后躬身行礼齐呼万岁...!

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立即询问现在地龙翻身的灾害救援到什么程度了,房玄龄马上躬身上前回答,告诉李世民现在地龙翻身的灾害,已经在向好的方向前进。

长孙无忌担任的灾抚使已经到达了受灾地区,并且将李世民的旨意带了下去,还有大量的粮食已经运到了灾区,并且太医署也对瘟疫开始了防治。

相信很快就会传来更好的消息。

听到这些,李世民微微心中松了一口气,只要这次地龙翻身能过去,那李世民就真的谢天谢地了,要不然又要让自己出一个罪己诏,那自己这个皇帝还有什么面子了。

“好...!”李世民微微的一个点头,适度的表示了自己的满意,只是李世民并没有高兴多久,这个时候,忽然一名御史台的御史从百官中走了出来。

“陛下...臣王行佐有事上表。”

李世民看着那名御史眉头微微一皱,因为他不知道此时御史台的御史跑出来要做什么,难道哪里有什么不平的事情,还是有人贪赃枉法,要知道此时正是所有人同仇敌忾的时候,要是有人做了这些坏事情,那就不好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御史台,介绍一下,《庆余年》中的鉴(监)察院,大家应该都知道...鉴(监)察院共有八个处(部门),一处负责监察在京百官,二处负责情报分析,三处负责定向科研(专门研究武器毒药等谍战装备),四处负责监察境外百官和敌国信息。五处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重装特种部队-黑骑,六处专职负责刺杀,七处负责刑讯(注意用词),八处负责舆论监督。

可以说震慑京都。

而大唐的御史台,却和这《庆余年》中的鉴(监)察院不相伯仲。

御史台虽然只有三院,却也有八种职权。

说说其中毕竟厉害的,第一“推鞫狱讼”,御史台可以对任何司法案件进行监督,包括皇帝亲自审理的案件,并且有自己的台狱,可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

皇帝之所以敢这么信任御史台,是因为御史台的工作人员选拔任用很严格,能入围的人要求有“坚明劲削,临事而不挠”的精神,为了避免受外界影响,初级的选拔不经过吏部,直接由宰相推荐,皇帝钦定。

第二“弹纠百僚”,御史台可以对任何官员进行监察,这就意味着御史台在官员的升迁罢黜上有很大的发言权,实际上根据当时的政策,御史台连各级考试都可以直接监督(影响),所以“百司畏惧”。

第三经济监察,御史台对全国的任何经济行为都有监察的权力,例如政府财税审计、运输仓储监察、市场经济督导等等。

第四言论监察,这里的言论即包括朝堂上的皇帝和百官,也包括乡野村间的贩夫走卒,无论是谁,御史台都是一视同仁。

第五地方监察,地方监察一般采用双查三随机,双查是指常规巡查和随机抽查并存,三随机是指地方、时间、人选都是随机任命。(裁判下了运动场,如果没有点制约,会有大麻烦)

而其中最厉害的就是第八直接奏事,御史台的官员可以直接上书天听,不受任何官员的制约,这一条看起来似乎并不起眼,但它的意义却很重大。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某某官员告某某大臣的折子被扣了下来。一旦有了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力,就没有任何人能中途把折子给扣下来,这样就避免了上层官员的可能包庇的可能。

所以说御史台御史如果奏事,那就没有小事,这也是李世民皱眉的原因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