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四十六章蒸汽动力的研究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四十六章蒸汽动力的研究

作者:杨氏良家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3:02

第四十六章蒸汽动力的研究

作为皇帝,张瑞一大优点就是,知晓手下人并非全都是圣人,清心寡欲,无欲无求。

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院教习,并不耽误他会有些个人爱好。

有人喜欢美食,有人喜欢美酒。但绝大部分男人都喜欢美女。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天性。也是激励拼搏的动力之一。

随着奖赏公布,一众教习干劲十足。比张瑞还要迫切,希望能研究出轨道系统剩下的转向、弯路等工程。以得到更丰厚的奖赏。

随着解散的命令发出,教习们片刻不停,立即调转列车牵引钩,让骏马从列车前方,转到列车后方。拖着列车上的钢铁吊钩,便轻松的拖着列车反向离去。

这一幕看的一众公卿将校啧啧称赞,张瑾叹道:“老咯。适才臣还在想,这沉重列车该如何从轨道上搬运起来,调转方向。却未曾想,完全无需挪动沉重车身。只要解下挂钩,驱赶几匹骏马即可。”

审配亦感慨道:“百姓智慧、灵巧,真是无穷无尽。奇思妙想,总非一人能思虑到。”

张瑞点了点头,赞同说道:“只要我圣朝鼓励发明创造,解放百姓束缚。以诸夏百姓之智慧,总能创造出各种常人意想不到的技术发明。”

“说到灵巧,长安学宫另一项技术可能会突破卿等认知。长安学宫正在研究,以蒸汽为动力取代畜力牵引这列车前进。”

在思想闭塞的时代,朝堂大臣听闻不用畜力却牵引钢铁列车前行,很容易会大惊失色,以为是天方夜谭。

但在孟朝,官员们习惯了科学院一项项有利于民生、军事的发明创造,因而更加开明,更加敏锐。荀彧问道:“不以畜力为牵引,列车却能前行,可是如船只船帆相同原理?”

张瑞笑着回道:“原理大概类似,由科学院祭酒为卿等介绍一番。”

裴琚立即出列,说道:“蒸汽动力,其实原理诸卿都曾见过。制作一个锅炉,在外以火加热。锅炉内的水就会产生持续的热气。”

虽说君子远庖厨,但一群公卿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都知道炊之一字,就是烧火加热的意思。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炊烟渺渺之下,居然隐藏着动力?

贾诩问道:“这炊烟热气,就能带动沉重列车?”

裴琚笑着解释道:“并非如此。在密闭锅炉内产生热气,一直积累,压力增强。然后会打开阀门,借由一根管道从中排出。高压热气,从排气管管口排出,会推动气缸。气缸连接转轴,转化为船轴的旋转运动。”

转轴大家还能听得懂。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新奇物件。

汉文帝陵寝里就有这种东西,在地下埋藏两千年,直到发现的时候依然造型完整清晰,每个齿痕都纤毫毕露。

汉文帝距离这个时代接近四百年的历史,转轴的运用已经十分成熟与先进。

通过转轴带动着庞大的机械臂运动,驱动车轮、船只,都不算太复杂的运用。

众人也都能理解,但高压一词众人就一脸疑惑。

审配皱眉问道:“高压是什么?”

裴琚解释道::“只是学术研究一项新发现。若热气持续产生,却被密闭在金属锅炉内。就会持续变强,最终撑破锅炉。使锅炉爆裂。”

审配眉头紧蹙,说道:“一派胡言!简直妖言惑众。依某所见,必是工匠偷奸耍滑,锅炉制造不够精密。加热使其崩坏。”

裴琚要解释,张瑞笑着抬了抬手,说道:“卿为内阁宰辅,责在辅承天下。岂能固执己见,以自己固有认知,去看这日新月异之世?”

“终有一日,卿会发觉,今日断然否定之事,他日成为天下所公认之真理。”

审配就是这种性格,他属于那种忠烈刚毅的性格,认准的事情,很难有人转变他的想法。

“拗相公”说的便是他这种性格。

但是裴琚却没有生气,说道:“首辅所言,亦有道理。如今科学院总结,蒸汽动力受阻一大困难便是锅炉材质不佳,不够精密。气压一旦过大,就会告警爆炸。无法长时间流畅运行。”

“若能改善冶炼技术,制作出更精密气压锅炉。蒸汽动力项目,会大为流畅。”

审配侧目,显然想到了问题的关键。若锅炉总是爆炸,科学院必然会研究其中原因,并不断改善工艺,尝试不同材质。

数十百个锅炉由不同工匠打造,一同实验。总不能每个工匠都偷奸耍滑。

难道水汽真的能在高压下,爆破钢铁?

张瑞对裴琚的想法予以赞赏,却只能一摊手,表示无奈。

基础材料工艺这种事情,即便两千年后也是卡着天朝脖子的一个重要系统性工程。不然航空发动机也不会成为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

这完全不是一个穿越者,一拍脑袋就能解决的。

只能靠大量投入,无数财富推动着整个冶金行业全面发展,无数工匠群策群力,才有可能带来冶金技术的进步。

不过若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也就意味着火枪枪管工艺也有了基础。

基础工艺的进步,总是能顺带解决各项技术的壁垒。优质的冶炼金属,会极大降低火枪炸膛的风限。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张瑞觉得还需要大量时间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

勉励了一番科学院诸官员,张瑞便将这将来很久才能实现的事情放置在一边。

眼下日新月异的事情就已经足够让张瑞关注不暇。

一个朝代如果疆域太过庞大,皇帝见到的各种事情就注定了纷繁复杂,甚至大相径庭。

比如三月末,辽东传来军情,禁军拖到二月,耽误了高句丽的春耕事宜之后,撤回了中原。

紧接着三月,高句丽就发起了反扑,大军侵蚀一个又一个的郡国。将诸葛亮所部隔绝在了中原之外。

看起来边疆似乎军情紧急,贼寇猖獗。

但在数千里外,并州北部的鲜卑大人步度根,却上表请变服,袭冠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