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三十五章汉城,刘协的归宿

第三十五章汉城,刘协的归宿

刘协,大汉孝献皇帝,曹魏山阳公。

对于这位末代皇帝,曹丕十分厚道,将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允许其在封邑内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

曹丕还很客气的对刘协说:“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张瑞打算进一步,将刘协与汉室的藩王、臣子都迁到朝鲜半岛的最南方,取代辰韩,与东瀛隔海相望,到半岛最南方建立一个叫汉的城市,汉城。

同时也如曹丕一样,允许刘协在国内保持天子之礼。

随后张瑞进一步参考周王室对商朝遗民的处理方式。周武王灭商之后,帝辛(商纣王)的叔父箕子率领商朝遗民在朝鲜半岛建立的政权,史称箕子王朝或殷氏箕子王朝。

汉室从汉中一隅之地而进有四海,如今四海困穷,其天禄已终,是时候回归到一隅之地了。效仿箕子朝鲜,迁去半岛最南方延续国祚吧。

对刘协而言,这其实未尝不是一种更大的自由。

作为天子,刘协如今能管理的区域只有皇宫内那区区一小块面积。换一块地方生活,其依旧是天子,管理的地方却扩大了上万倍。

无论名义、还是时势,刘协都没有损失。

唯一失去的就是那个早已不属于他的天下,祖宗筚路蓝缕打下的天下,张瑞呕心沥血统一的山河。

但这方面,汉室实在是经验丰富。

西河、上郡、云中、朔方、五原、定襄等郡,都是汉室皇帝亲自下令遗弃的地方,让给了胡虏生活。

凉州是朝廷一步步丢失的领土,大汉司徒,三公之一的崔烈曾当众谏言放弃凉州。

哪怕是幽州,刘虞也是一再对胡虏妥协,将上谷、代郡等地划给鲜卑居住。

汉室朝廷已经放弃了十三个州中的三个,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

最多对刘协而言,这汉室领土,又放弃了一大部分,其能掌握的领土经过一割再割之后,只剩下了一隅。

张瑞之所以要任命刘备去匡扶汉室,就是希望给这个龟缩在半岛东南角的小政权一份动力。

不要成为偏安一隅的小朝廷,要记住你们的根是在中原,后代皇帝要心念中原,光复故土。

不能被蛮夷所同化,最终放弃诸夏文明。

当然在刘协搬迁到半岛最东南时,张瑞也会将大量中原儒生打包一同扔过去。

既能促进中原百家争鸣,也能发挥儒家的特长,去将诗书礼仪教化给半岛夷狄。

儒家有这么强的同化力,也不是没有缺点。

汉室小朝廷充斥着大量夸夸其谈的儒生,基本上就等于自废武功了。

儒家不是没有文韬武略的英杰,但是腐儒实在是太多了。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本《论语》一群腐儒能研究两千多年,实在是令人惊叹。

所以腐儒一词绝不是浪得虚名。对军队战斗力的侵蚀无与伦比。

或许打打半岛本地土著居民还不在话下,想北上光复故土,绝对能被府兵打的溃不成军。

而与汉室朝廷偏安一隅的同时,张瑞则在中原建立新朝,由刘协亲自将中原正朔、传国玉玺禅让给张瑞。

两个朝廷,一个一统山河,有传国玉玺,有王朝正朔。一个偏安一隅。

天下百姓会尊谁为正统,也就不言而喻。

张瑞自始至终没有终结汉室,是百姓们纷纷背弃了刘氏。这也应了那句:“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而听完张瑞所言,刘备立即断定一切果如自己所猜测,张瑞放弃丞相金印,果然是图谋更高级的传国玉玺。

或许汉室唯一还能让张瑞图谋的,也就剩下了传国玉玺这一项。

想到这里,刘备心头一紧。一切确如张瑞所言,其并未灭亡汉室,亦并未废黜天子。

但这天下却随着传国玉玺,一同落入了他手中,不复为汉室所有。

难怪他要自己去匡扶汉室!这大汉堕落到如此地步,的确需要匡扶。

随后刘备问道:“丞相为何选某辅佐天子?”

张瑞眼角一弯,笑着说道:“孤敬玄德为英雄。”

刘备皱眉,问道:“某亦能享英雄之名?”

张瑞起身望向窗外,背对着刘备说道:“这天下群雄纷起,然能当得上英雄一词者,只有两人。”

“敢问详情。”

“只有汝刘玄德与江东孙伯符。”

“孙伯符?”刘备讶异不已。孙策此时官职只是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是袁术麾下一名不起眼的基层军官。

不明白为何丞相会对区区一名校尉如此重视。

张瑞笑着说道:“拥数万之众,而军纪严明,于百姓秋毫无犯。在当今军纪败坏,四方扰攘之际,孤便敬汝二人为英雄。此即为何,汝能站在这里同孤闲聊。而非如李傕一般,被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刘备没想到原因竟如此简单,无关大志气节,无关势力强弱。居然只是看待能否严明军纪,无犯百姓。

甚至刘备觉得,可能都无关个人喜恶。眼前这位丞相不一定真的对自己抱有好感,其内心可能对自己十分厌恶。

只因为自己不曾虐待百姓,所以才配坐在这里问对。

刘备出神期间,张瑞开口说道:“对了,汝最近一段时日需进宫陪同天子。且命汝麾下将领关羽先到孤麾下听令。”

刘备默然片刻,知道这是自己必然要付出的代价。自己接下来一两年都要孤身在宫中陪同天子,自己出入宫禁都十分不便,总不能还带着一名猛将一同入住皇宫。

哪怕是霍光、何进,进出宫闱也是孤身一人,哪有大臣带着侍卫住在皇宫的道理。那是皇宫还是大臣府邸?

而且刘备十分清楚,若自己拒绝这个要求。以锦衣卫手段,有太多机会让自己暴毙于宫中,撇清与丞相的任何关系。到时关羽作为无主之臣,依旧会效力于张瑞。

于是刘备最终开口,说道:“某会说服云长效力于丞相。”

张瑞负手望向远方山河,淡淡的说道:“甚善,汝下去吧。汝之妻息,孤将为汝带到长安。”

“备拜谢丞相。”刘备立即拱手告辞。

刘备无论是否愿意接受汉室失去天下人心的事实,都已经抵挡不了人心、大势。

张瑞特意将今后打算告知刘备,就是希望刘备能将此言转达天子。让刘协早点认清现实,为禅让早作铺垫。

相较于其他朝代的王朝更替,张瑞对刘协无疑十分优厚。不断绝汉室国祚,不废黜汉室天子,只从刘协手中接过来了传国玉玺。但即便这块传国玉玺,也是张瑞找到的。

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殷服事商,张瑞一统山河,方才顺天应时,建立新朝。

因此就道德而言,张瑞并不弱于文王先贤。后世也没法指责张瑞谋朝篡逆,不然怎么解释文王伟业,武王伐纣?

而且张瑞毕竟不是刘协爸爸,没义务一直护着他步履蹒跚,护着他取得民心拥护。

张瑞给了刘协一切,但民心背弃汉室,这总不能归怨于他人。

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没有了民心的天子,退居一隅之地是必然之事。

这方面,就连心向汉室的荀彧都保持了缄默。

即便荀彧也觉得,张瑞的一切做法无可挑剔。

如今国乱岁凶,四方扰攘,州郡凌迟。天子年幼,无力躬圣资文武,一统山河。因而将政务交给丞相,效仿周公辅政,平定四方。这是符合荀彧内心理想的。

当今天下,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能够维持山河一统,防止各地诸侯建国立邦,分裂州郡。

大一统,是诸夏士大夫们扎根内心的政治诉求。

而张瑞无疑是符合荀彧期待的政治家,目前看来,张瑞阻止分裂,一统山河,维持大一统的决心最为强烈。

至于一统山河之后的事情,民心向背,荀彧亦无可奈何。

最多忠于汉室者,将来依旧选择效力天子刘协。

而真正要反思的无疑应该是刘氏子弟,为何大汉统治天下四百年,百姓却纷纷背弃刘氏,选择起兵不足十年的张瑞。

待刘备离开之后,荀彧问道:“丞相已有将刘备妻息接到长安之对策?”

张瑞缓缓摇头,说道:“大概方略已有。具体对策,孤没有细思。就交付给徐州文武吧。”

荀彧说道:“听闻徐州主力大军投降之后,徐州一片混乱。袁术大军趁势入侵,已攻入广陵、下邳二郡,只靠徐州文武恐怕难以挡住。”

张瑞微微一笑,这一次荀彧恐怕有些小觑徐州英杰了。

论防守作战,徐州还真有人堪称当世一流。

随后张瑞说道:“大军主力在兖州平定曹操之乱。徐州之事鞭长莫及,以徐州之力守徐州乃是孤定下之方略。具体详情,孤打算听听徐州文武意见。”

“召集徐州降臣前来问对。”

徐州大军主力在泰山郡被关西禁军一战击败,自主将刘备以下投降者三万余人。

这当中不仅有士卒、将领,还有大量的谋臣、名士,可谓将徐州精华一网打尽。

张瑞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刘备不能合理任用的名士、名将,摆放到正确的位置。从而不消耗关西实力,只用徐州人才、军队、府库,便平定无主的徐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