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八十二章检阅大军方阵数十里

第八十二章检阅大军方阵数十里

农耕时节发起战事,实属迫不得已而为之。

不过好在长安与洛阳之间距离比较近,驰道又修了三年,已经基本完工。信使从长安一路策马疾驰,到洛阳只需一天时间。所以损害被严格管控在了长安与洛阳之间。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为供应十五万大军的人吃马嚼,从正月开始,徭役就分批次搬运粮草往函谷关所在的新安县。

徭役的主力是弘农郡青壮,毕竟运粮的起点在弘农郡西侧,运粮的终点在弘农郡东侧。动员弘农郡徭役是最优选择。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所以古代贫民百姓无比害怕周围的兵灾。只要战争发生在周围,官府必然会就近征发徭役,运送粮草。不仅百姓劳苦,还会耽误农时。

因为是春耕时期,官府也极力体恤百姓艰苦。所以官府下令,只要百姓愿意参加徭役,官府为其全家免田税三年。同时每人每个月还给百钱。

百钱大概能买四到五石谷物,干三个月能买十多石粮食,至少半年内全家不用担忧饿死。可以赶上秋收后的下一次种秋豆。

百姓一合计,三岁的税赋远比今年减产数字更多,才不再抗拒徭役。只是辛苦了家中的父母与妻女,今岁春耕锄草、采桑养蚕要辛苦一些。

全家辛苦这一个春天,换来未来三年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很多人都心甘情愿。

动员了弘农郡徭役后,官府又通过盐引开中法吸引豪强往弘农运粮。

这项法令一颁布,可是乐坏了弘农郡大大小小的豪强们。

盐引开中法的运作形式很简单,只要能将粮草运送到官府指定的位置,就可通过粮食向官府换取盐引。

但如今的战场在哪里?就在弘农郡大小豪强的家门口啊。这等于官府在给弘农郡豪强们发钱、发福利。

豪族们掏光了地窖里的每一粒粮食,花费几天时间陆续送到新安城官兵后勤大营,就可以拿着盐引前往河东支盐。没有任何商业买***这个来钱更迅速,更方便,更安全了。

仅华阴杨氏一族,就捐献粮食三十多万石,足够十五万步骑支撑近一个月。同时也节省了徭役百姓大量的精力与时间。

因为是短期工程,所以豪强们着急运送,给的薪酬也比较高,百姓们从中获利颇多。

在运送粮草的同时,四面八方的府兵也陆续开拔至长安附近。

阳春三月,张瑞正式从长安誓师出征。

左武卫、右骁卫与锦衣卫三支禁军在城内参与誓师,然后陆续向城外开赴。

宽阔的朱雀大街被净空,但这挡不住数十万长安百姓的热情。

百姓们纷纷登上阁楼,爬上坊墙,甚至爬到屋顶、树杈上观看自家子弟兵的盛大军容。

而在百姓的热切期盼中,一支规模宏大的骑兵部队,率先列队严整的从朱雀门方向陆续沿着朱雀大街向城外缓缓开拔。

数以万计的骑兵列队成六列缓缓前行,密集的马蹄践踏,仿佛整个长安城都在震动,宏亮的脚步声激荡人心。队列中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旌旗,绵延不绝,旌旗下锋刃雪亮的长矛列阵如林。

随着队列的前行,整支军队像是一个在移动的钢铁方阵。

长安城的南城门永宁门高达二十多米,五座高大的门洞全部洞开,一列列铁骑从高大壮阔的门洞中云涌而出,高扬的旌旗连绵不绝。

在铁骑之后,是人数更多、更加严整的精锐步兵方阵,整齐的脚步声每次同时响起,都仿佛雷霆响彻在长安城中。

士卒身上甲胄明亮,弓箭在腰,密集的长矛林立,一眼望不到尽头。玄黑色的钢铁方阵,布满了整条长安大街。

长街两旁的百姓忍不住发出欢呼,为这威风严整的大军热烈喝彩。

正是有这些威严雄壮的大军,长安城才能历经多年,再未见过任何兵戈。整个关西才能河清海晏。

在五方旌旗的引导下,张瑞的旌节、斧钺、麾盖、大纛、军旗等依次高举。

张瑞亲自骑马,从壮阔的永宁门下缓缓走出,举目远望向前方绵延不绝的旌旗军阵。

在驰道南侧,早已有十余万府兵精锐步骑列阵在道路一旁。一个个严整、厚重的军阵不动如山,将士们肃立在如云招展的旌旗下,接受自家主君的检阅。

十余万大军,列阵数十里,一眼望去,玄黑色的军阵,飘扬的旌旗,无边无际。入眼所见旌旗如海、矛如苇列、盾如重墙。

这一幕使每名关西将士都极受震撼,忠诚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因为面对这一幕,想到这无边无际、密密麻麻的每一个士卒都效忠于自己主君同一个人。

所有士卒心中都不自觉的为自家主君增加了一层神圣光辉。

若不是神圣贵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忠勇士卒同时效忠于其一人?

任何人想到要与太尉为敌,就要面对这无边无际的十余万将士,心中那一丝丝蠢蠢欲动的熄灭的干干净净。

而更多忠诚的将士,则感动的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这无边无际的将士,就是与自己共同进退的同袍,有这么多同僚与自己效忠于同一位主君,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有此伟力,吾等能改天换地,天下何人能挡?

密集旌旗下的张瑞,端坐在马背上徐徐前进。

真切感觉到了自己在这乱世中逐渐发生的改变。刚穿越时,自己无论是内心还是身体都是标准的宅男模样。当初为了追赶裴县令的步伐,不得不小心翼翼趴在一匹小马驹背上。

小心翼翼就是当初自己气质的写照,无论是内部的豪强暴乱,还是外部的强敌外患,都有可能将自己覆灭。

而历经六年,自己在王越的教导下,练气练剑,身体素质已经大幅度改善,如今已经可以英气神武的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征讨其他诸侯。

曾经谨小慎微的懦弱气质,也逐渐蜕变成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当然,为了这一次激荡人心,鼓舞士气的出征仪式,长安也是承担了极大的后勤压力。

十几万雄壮军人汇集在一处,为保证供应,长安城北的永安仓城每天要向外运输上万石粮食。

在军事上这样部署,是极为不明智的。但在政治上却极具意义。

观看过十余万士卒从清晨便开始披霜带露,为接受检阅而列阵。长安城所有文武大臣,豪族百姓,都确认太尉张瑞将有极大可能平定天下,一统山河。

这极大的增强了所有势力对长安的拥护与认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叛乱。

这就是所谓的大势与气运。在大势面前,许多事情都会变得更加顺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