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五十九章省后宫万人方有科学院恢弘

第五十九章省后宫万人方有科学院恢弘

八月,关中热浪散去,没能清爽几天,便又刮起了狂风。

杜甫作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书中情景描写的还是大唐气象,在汉末,这个生产力更为低下的时代,百姓的生活其实更为艰苦。

关中、并州,在张瑞的强力推动下,曲辕犁、钢铁农具大为普及,改种小麦之后,农业生产水平应该紧追大唐水平。

于是张瑞便趁这个稍微安宁的秋天,将目光转移到了工业生产上。

工业生产与手工业生产,差别最大的便在于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正是以发明珍妮纺纱机为开始的标志。

衣食住行,衣在首位。

民间“布衾多年冷似铁”的情况,也是时候改一改了。

为了提高纺织技术,张瑞此前数次下令科学院参与研究。

尤其马钧,被张瑞抱以厚望,令其回归老本行,专思织绫机改进工作。

绫是丝织业的一种,“绫罗绸缎”都是丝织品,其主要区别在于纺织时经纬线的交叠关系不同,即工艺和纺织难度略有差别。

早在河东时,民间就将工艺改进到了三十蹑织绫机,纺织速度提升了近乎一倍。

但织绫机仍有极大的改进空间。

八月中旬,张瑞趁天气晴朗,离开长安城,在大量锦衣卫的拥簇下,抵达渭河河畔。

科学院最新的院址就设在渭河之畔。之所以未设在山脚下,更多考虑的还是利用渭河充沛的水力,以及便利的水运。

科学院占地数千亩,虽然比不上后世的首都大学,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规格宏大了。

在科学院内,教习、助教、仆役、力士、以及工匠多达两万余人。

人一多,就有商机,在科学院以东不足百米处,百姓便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小集市。

这种集市不在市坊当中,被称为草市。管理这种草市的官员叫草市尉,隶属司市监。

《周易》:“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一名小吏管理这么大的市场,当然不会任由其胡来。

官府对此有详细的征税规定,是类似于后世天朝的集市管理。按商贩占地大小,征收摊位费。

通常一个摊位一文钱,占地面积极大者才会收两文钱。

除此之外,小商小贩交易不再征税。若是有较大的交易,需要官府公证输估,则按输估征税。

不过集市中大多是只卖一些瓜果蔬菜,少有需要用到输估的时候。

车架经过时,张瑞瞩目了许久,才从集市上收回目光,看向科学院。

关中天府之国,山清水秀,科学院建造的也是充满自然风光,绿树成荫。

正门树荫旁一块巨大的石碑上用阳文雕刻着科学院的宗旨:“圣人传道,执其中、妙在惟精惟一。放则周流弥**,卷则退藏于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静里包皇极。居仁由义,应机不费毫力。”

在石碑下,科学院祭酒裴琚、首席执教马钧领着数名科学院管事,亦恭候许久,见到张瑞车架立即行礼,说道:“拜见君侯,恭问君侯金安。”

张瑞走下马车,摆了摆手,说道:“孤安,且起身。”

看着规模宏大,秀丽壮美的科学院,张瑞面露笑意。

司马炎宫室妃嫔上万人,孙吴灭国前宫室美女五千余人。

而自己坐拥百万之众,侍妾不过蔡琰一人,以及童养媳甄宓一人。

正是这其中的巨大差距,为征西将军府硬生生的省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科学院来。

张瑞踌躇满志,伸展双臂迈进大门,说道:“科学院诚乃孤最大之心血,即便今岁府库吃紧,军队战事尚有所节制,亦未曾少过科学院丝毫用度,乃有今日所见规模。裴祭酒,且为孤详述一番科学院如今详情。”

赵云身穿锦袍护卫在张瑞身后左侧,裴琚便站到张瑞身后右侧,为张瑞详细介绍道:“科学院如今占地六千三百二十六亩,有人员两万一千七百七十八人。”

“其中精通数算、格物、天文、农学、医学之教习六百六十五人,研习助教之教习,一千三百五十四人。工匠技艺通神者,八十二人。精熟工匠三千三百二十七人,学子、力士、铁官、仆役、家眷等共一万六千三百五十人。”

诸夏科学注重实用性,为统治者而服务,因而自古以来的四大学科分别是农学、医学、数学、天。

张瑞对科技进步、发明创造比较重视,所以科学院当中便有五大学科,多了格物一科。

在裴琚的管理下,科学院既像一个庄严肃穆的研究机构,也像一个规模宏大的生产基地。

一切的新技术、新发明以及军国重器都是从这里问世、生产。

便如神臂弓的组装,只有科学院十数名教习知道规格,百余名工匠精熟组装流程。

听闻裴琚之言,张瑞略感惊讶,问道:“科学院内还有学子?”

裴琚点头,说道:“有两千余人。然说是学子不如说是学徒、门徒。各教习只传授两三名弟子,彼辈专精一道,如数算、医学。精研学问尚可,为官理政,恐不足用。”

裴琚以为主公会失望,却不曾想张瑞竟然兴奋的抚掌,高声赞扬道:“善!凡此类精研一道之学子,科学院每月奖以钱粮。”

这正是自己在有了科学院后,还要继续设立大学的原因。

大学学子习五经、数算、律法、军略、农学,广泛涉猎,将来可出仕为官。亦可选择一面继续精研深造。

而科学院学子则专精一面,专精学问、科研,不被官场世俗所打扰。

研究方面,哪怕到了后世,硕士、博士也是手工业模式的个体传道授业,不成规模化。

因而科学院如今的传授模式,几乎与后世教授带领研究生没有任何区别。

而这些跟随教习精研的学子,少有出仕之心,为了激励彼辈有精研之心,无需为生计发愁,奖以钱财对张瑞而言,完全不会心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