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即鹿 > 第三十四章 氾宽权倾朝 宋方入狱中

即鹿 第三十四章 氾宽权倾朝 宋方入狱中

作者:赵子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0:19

第三十四章 氾宽权倾朝 宋方入狱中

即鹿潜龙勿用第三十四章氾宽权倾朝宋方入狱中与江左朝廷相比的话,定西国国内的行政、军事等权,目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

混乱的原因很简单。

定西国本来是个王国,按照规制,自有一套王国的政军体系,而随着定西国的逐渐自立,定西王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统治地盘,於是兼领了太尉、都督、陇州牧等几个头衔,这也就是说,等於在王国的体系之外,又建设了一套体系。

两套体系的权力出现了重叠。

重叠,当然就会造成混乱。

混乱的主要表现有二。

一个是行政权。

王国内史与牧府皆有行政之权,眼下来说,虽然内史比牧府高了一格,可在具体的施政上,牧府因是直接面对州中各郡、各县的,其实往往更有权力。

一个是军事权。

中尉与督府皆有兵权。按照规制,中尉乃是王国的最高军事长官,依理来讲,凡是王国的部队,皆应该听从中尉的指挥和命令,然在大都督府设立后,这个权力被督府拿走了大部分。

总而言之,与江左朝廷比较,定西国朝廷的军政财等构架,现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莘迩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黄荣所说的,设立一个新职位,名为“录三府事”。所谓三府,指的即是王府、牧府和督府。换而言之,也就是说,莘迩希望通过新设的此职,可以把定西国混乱的行政权与军事权之归属,统一到一起。

他之所以带着黄荣入宫,上奏此事,是因为在“录三府事”这个职位的构想上,黄荣功不可没,有些东西,需要黄荣来给令狐乐、左氏解释。

氾丹与张道将问明白了什么是“录三府事”后,立刻就意识了这个职务的重要性。

一旦此职设立成功,王国的官吏、牧府的官吏、督府的官吏,都将成为其名义上的下属,王府、牧府、督府三府的权力将从此尽归其理,出任此职的人,必将权倾朝野。

张道将说道:“这不就是‘录尚书事’么?”

录者,记载、录制之意,录尚书事,是江左朝廷常设的一个官职,号为“职无不总”,总录机衡。只要是朝中之政,皆属其管理的范围。

氾丹说道:“辅国将军奏请内史宋公出任此职?”

黄荣笑道:“宋公久掌朝端,清名远著,此职如设,故是没有比他更合适出任的人了。”

“录三府事”的这个消息实在太过重磅,氾丹与张道将的心思,已然完全不在段承孙的身上。

氾丹玩味地看着黄荣,嘴角露出一点奇怪的笑容,说道:“是么?没有比宋公更合适的人了?”

黄荣从容地说道:“至少辅国将军与下官是这样认为的。”

氾丹笑了一笑,没再多说,从榻上起身,顾对张道将、乞大力说道:“天色已晚,今天的审讯就到此为止吧。”

瞧了瞧伏在地上,因为听到刚才黄荣说“举荐宋闳出任录三府事”这话而面现喜色的段承孙,氾丹怜悯地摇了摇头。

他正色地对乞大力说道:“乞校事,贵曹用刑未免过狠。即使牧府的任职已被免了,段承孙亦衣冠士人,须得留些体面。你看看你们把他打成什么样子了?这两天就不要用刑了,且让他缓一缓罢。”

乞大力悄悄地往黄荣那里看去,见黄荣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痛快地应道:“是。”顺手给氾丹拍上一个马屁,伸出拇指,赞道,“氾公端的宅心仁厚。”为自己又说了一个成语,而又一次地沾沾自喜。

送了氾丹与张道将出去。

乞大力吩咐下吏把段承孙押回狱内,然后,他问黄荣,说道:“段承孙嘴硬的很,不管怎么打,他都不肯供说宋方是他的背后主使。黄君,当此之时,下官小小的陋见,以为决不能手软,应该继续猛打才是!为何适才老氾说这两天不要再对他用刑了,你暗示我可以答应?”

黄荣笑道:“你道我今日为何来此?”

“不知。”

“我是专为让段承孙听到‘将军奏请设录三府事,并举宋闳出任’这件事的。”

乞大力问道:“为何?”

黄荣目光深邃地说道:“希望越大,最终的失望就会越大。段承孙现下已走投无路,再渺茫的‘希望’也能够给他一点光明,而光明之后,当失望来临,迎接他的就将是、也只能是无底的深渊。到的那时,何须再用拷掠?你让他说什么,他就会老老实实地说什么。”

乞大力莫名其妙,抓耳挠腮,不解黄荣之意,问道:“黄君,什么光明?什么深渊?你在说什么?我怎么一丝都听不懂。”

黄荣微微一笑,说道:“乞校事,你不用听懂。且安心地等上数日,再讯问段承孙即可。”

乞大力不明白黄荣的意思,氾丹若是还没有离开,他却能理解黄荣之意。

出了校事曹,回到考功曹。

氾丹说出了一句话,话意与黄荣对乞大力所讲几乎相同。

他对张道将说道:“堕水的人,哪怕是一根草,也会忍不住去抓。段承孙在闻黄荣说莘幼著请设录三府事,并举宋闳出任此职之后,脸上喜色外露。可怜可叹!他以为他有救了么?恰恰相反,只怕唯是空欢喜一场。”

在回考功曹的路上,张道将反复思量,已经大概消化了突由黄荣处听来的“录三府事”此事。

他说道:“氾公,你是说朝廷不会同意设立此职,还是说?”

氾丹说道:“朝廷不会不同意设立此职的。此职之设,在我看来,已是确然。”

到底年龄较小,从政的经验不如氾丹丰富,张道将不太明白氾丹为何会有这样的把握。

他问道:“为什么?”

“你没有听黄荣说么?莘幼著提议设立此职的缘由,是因为虏秦自蒲茂登上伪位以来,他与孟朗同心一意,稍行良政,於今朔方已入其掌,虏秦颇有兴起之势,已然成为我国的大敌。

“而观我国,现在却权责分散,连政令一统都不能做到。

“一边是上下齐心,一边是政出多门。高低优劣,不言自明。

“这种形势下,短期或许无虞,假以时日,则我国必是无法与虏秦抗衡。

“故此,把各府的权力捏合到一处,仿国朝之尚书台制,设立‘录三府事’,总揽朝局,减少内耗,以励精强国,实时势之所趋,而迫在眉睫之必举也。

“明宝,你觉得莘幼著的这个理由,有无道理?”

张道将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说道:“辅国将军此议,的确很有道理。”

“这不就行了么?莘幼著极得中宫与大王的信赖,他的这个提议又是顺应时势,在朝野肯定能够得到大量的支持,而且最重要的,莘幼著没有自任此职的意思。几个方面综合下来,所以,‘录三府事’此职的设立,已是必然的了。”

张道将忖思多时,赞同了氾丹的判断。

他说道:“如此,氾公言说段承孙怕会空欢喜一场,那就是说,内史宋公不会出任此职了?”

氾丹沉默了下,没有直接回答张道将的问题,而是发了一句感叹,说道:“就在两年前,宋家还是我定西国中的头等阀族,便是你我两家,也不得不屈居其下,更莫说莘幼著了!这才多久,宋家怎么居然就被莘幼著逼到墙角了呢?”

“氾公,此话何意?”

“我料宋闳现下,定是左右为难。”

“氾公,这话怎么讲?”

“‘录三府事’,宋闳想不想就任?他绝对想就任。如今宋家的声势,已经不如往昔,先王薨时,他家连个顾命大臣都没有得到,如果‘录三府事’此职,再被别家出任,宋家的衰微就将会是无可挽回的了。从这一点说,宋闳对此职,定然是做梦都会想。

“但是,依照眼下的情势,宋闳却又必然清楚,他是最不可能出任此职的人。”

“为什么?”

氾丹说出了三个字:“段承孙。”

“段承孙?”张道将明白了氾丹的话意所指,说道,“不错。段承孙尽管说毒杀姬韦是他一人的所为,但王城舆论,却在传此事的背后,其实是别驾小宋公的指使。小宋公一天洗不脱这个嫌疑,内史宋公就无法安然地出任新职。……唉,说起来,宋公是受小宋公的拖累了啊!”

“洗不脱这个嫌疑?宋方的这个嫌疑,是断然洗不脱了!非但他洗不脱,当宋闳不得就任录三府事的消息传到校事曹,传到段承孙的耳中,我看呐,十有**,在认识到宋家将衰之后,绝望之下,段承孙就会把宋方给吐出来了!”

张道将彻底明白了氾丹的思路,说道:“氾公所言之‘空欢喜’,原来是这个意思。”

也许是兔死狐悲,又或者是被政斗的残酷触动,氾丹与张道将都陷入了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张道将低声说道:“氾公,你说‘录三府事’此议,是辅国将军才想到的,还是他早就想到,而只是在这个时候才提出来的?”

“此议干系重大,必得经过长久的讨论和考虑,才能构思成熟。莘幼著定是早有盘谋,只是此前没有好的时机,故此才放到今日上奏。”

现在,的确是一个提出此议的好时机。

正如氾丹的分析,因为宋方的牵连,宋闳目下是断然不敢接受莘迩的举荐的,那么在以此进一步地打压了宋家之同时,又借宋闳的辞任,顺便给段承孙造成巨大的压力,迫使他把宋方攀咬进来,对宋家再一次进行打击,可谓一举两得。

第二天的朝会上,令狐乐和左氏把莘迩设立“录三府事”的提议下给群臣商议。

氾宽带头支持。

在此议经过了朝廷的通过之后,群臣再议首任“录三府事”的人选。

宋闳辞受莘迩的举荐。

依仿江左“录尚书事”之职任人的惯例,这样的职务,只有阀族出身的重臣才有资格担任。

阀族这一块儿,定西朝中够格的大臣,只有宋、氾、麴、张四家。

重臣这一块儿,够格的,无非就是令狐奉任命的那几个顾命大臣,之前的话,宋闳虽然没有获得顾命大臣的身份,但他任职内史、掌握朝权日久,却也是具备资格的。

两个标准合在一处,在宋闳辞受之后,能够出任此职的,只有氾宽、麴爽两人了。

麴爽一直没有出任过内史、牧府主吏这类的行政要职,比起氾宽,资历上有所不如。

这样一来,能够出任此职的人选,事实上,就只有一个,便是氾宽了。

不用等别人来提,莘迩再次主动举荐,荐举氾宽出任“录三府事”。

陈荪、孙衍、张浑等皆表赞成。

在宋闳的面无表情、宋方的瞋目激怒中,氾宽不做推辞,当朝受任了此职。

只等任命的王令下来,他就能正式履职了。

朝廷新设“录三府事”,氾宽首任此职的讯息,一下子在王城传遍。

不说氾宅顿时宾客盈满,只说校事曹的狱内,从乞大力那里得知了此个消息的段承孙,面如土色,早前的那一点点“希望”落了个空,喜悦变成了绝望。

当晚,黄荣来到狱中,与段承孙谈话。

黄荣说道:“你之前不肯供出你背后的主使是谁,所为者,不过是惧你的父兄、诸子、宗族亲戚会遭到报复。氾公因为辅国将军的举荐而出任‘录三府事’的事,你应该已经知晓。宋家,大树已倾,已是秋后的蚂蚱了。”语重心长地说道,“老段,该怎么做,你还不清楚么?”

“我还不清楚么?”

“老段,你如肯招供,则你虽仍是死罪难逃,毕竟姬韦是你杀的,但主谋与从犯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至少可以保证你的父兄、诸子不受你的连累。你若仍是执意不肯招供,老段,那就只能把你定为主谋,宋家现下自保不暇,你觉得它还能帮你保住你的父兄、子弟么?”

段承孙凄然说道:“黄常侍,我如按你的意思招供?”

“不是按我的意思,是如实。”

“好,我若如实招供,那我的父兄、子弟?”

“你放心,绝不会受你牵连!”

“我招。”

段承孙的口供拿到,黄荣立即上报莘迩。

次日一早,乞大力亲自带人,闯进宋方家,把宋方从床上揪起,用破布堵住了他的嘴,五花大绑的,招摇过市,捕拿到了校事曹的狱中。

下午,莘迩抽出了时间,来到校事曹的牢狱,面见宋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