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廷 > 第六百七十四章 抨击

明廷 第六百七十四章 抨击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7:41

第六百七十四章 抨击

黄台吉明摆着在准备后事,并且为他的幼子安排了一个制衡的局面。

他也对建虏的军队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兵权落在了代善与济尔哈朗手里,政务则交给了宁完我。

他对外也与明朝缓和了关系,在他的设计中,至少争取了三年的和平时间,以待建虏能缓过一口气。

而对于明朝可能进攻科尔沁,他也只是采取了‘鸵鸟战术’,要科尔沁退让,不与明朝发生正面冲突,保存实力。

而明朝这边的纷扰,却还在持续。

‘二张’被从牢里放出来,庞大不可一世的复社已经濒临解体,大部分人已经退散,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依旧凝聚在一起。

只不过,他们不再打着复社或者其他‘社团’的旗号,十几二十个人,依旧牢固。

周延儒虽然开了口子,但复社依旧被打散,中间力量很多人被‘禁止科举’,在朝的也都被发配的远远,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吕大器的事情,依旧没有消停,南直隶是一锅粥,每天都发生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事情。

对于朝廷发行的新币,朝廷要收购的土地,南直隶几乎从上到下都在反对,抵制。

吕大器的手段也着实强横,半个月就关闭了南直隶近乎两百多家大小商铺,抓了三四百人,强行推动新币替换旧币。

对于抵制官府收地,吕大器一边对手里的土地进行重新划分,分配,一边也对抗拒势力进行打击。

在南直隶,他简直化作了一个‘暴君’,对腐朽的士绅体系,大刀阔斧的冲击。

相对于南直隶,其他省份则低调,温和的多,而周延儒掌握的那几省,更是没有半点动静。

此时,杨嗣昌在福建。

陪同一起对福建进行兵制改革的是福建总兵杨国柱,两人在福州城外看完新兵演练,慢慢往回走。

杨国柱看着杨嗣昌的侧脸,道:“阁老,根据兵部的兵制改革既要,目前福建基本上完成了框架改革,接下来,就是深入的推动,完成士兵的调派,驻守,权职等的落实等等……”

杨嗣昌背着手,面无表情,道:“福建地贫,灾情重,民乱从未停歇过,单靠总督是压不住的。”

杨国柱点头应着,道:“俞巡抚之前找我谈过,将剿抚并用,争取在年底平息福建,加快变法,恢复民生。”

杨嗣昌漠然的走了一阵子,道:“我听说,你还让人准备修建船只,挑选熟悉水性的青壮,怎么?周征云要建水师?”

杨国柱盯着杨嗣昌的表情,知道瞒不过这位,沉思片刻,道:“兵部那边规划,总共要建两支水师,一支在天津卫,也就是旅顺,威海。第二支,就在福建。西夷的尼德兰一直窥伺台湾,屡屡发动战事,我朝需要作出应对。”

杨嗣昌继续走着,道:“周征云可能在今年,最迟明年对科尔沁出兵,什么时候对尼德兰出兵?”

尼德兰,也就是荷兰,目前盘踞在台湾,虽然据点不多,却也让大明如鲠在喉,只不过一直没有心力去解决。

杨国柱默默无声,杨嗣昌作为曾经的兵部尚书,能力出众,能看出来,他并不奇怪,只是,这位阁老与征西伯向来不对付,如果知道的太多,会不会从中掣肘?

杨嗣昌见杨国柱久久不言,回头看了他一眼,道:“按照我的估算,周征云的注意力,目前还是变法改革,想要恢复尽快恢复我大明国力。之所以对科尔沁出手,无非是想要砍掉建虏臂膀,趁机压缩建虏的实力,至于何时北伐,他心里应该也没有底。至于这尼德兰,看模样没有放在他眼里,否则就不应该是让你在这里准备,应该是直接将天津卫的水师调过来了。”

杨国柱见杨嗣昌猜的都对,默然一阵,道:“阁老,下官说句不该说的话,征西伯宽宏大量,一心为国谋事,如果您一心与他作对,恕下官不能苟同。”

杨嗣昌眼神微变,转头看向他,道:“他周征云一心为国,我杨嗣昌又什么时候苟己私利了?”

杨国柱与杨嗣昌对视,而后轻叹一声,道:“下官这里是容不下阁老这尊大佛,到六月差不多事毕,还请阁老早早离去吧。”

杨嗣昌越发好奇了,道:“你对周征云就这么忠心?他周征云也不是圣人,贪赃枉法,培植私人,把持权柄,擅权禀国,甚至是欺侮君上,这些事情也没少干。除了没做曹操,他什么事情没有干过?”

杨国柱听着杨嗣昌的话,道:“那这些事情,阁老没有干过吗?阁老不忿征西伯,是因为他做的比阁老好,还是因为征西伯没有做曹操,阁老失望了?”

杨嗣昌心头越发怪异,道:“我很好奇,你为什么对周征云这么死心塌地?即便他一时当政,却也不会太久,权臣向来没有好结果,你何必谄媚于他,与他绑在一起,自招祸患?”

杨国柱摇头,道:“阁老还是不明白。下官以及其他诸位,并不是党附于征西伯,我们非为名利折膝下腰。征西伯与我们一样,有着宏伟的目标,细致的计划,我们在一步步向前走,若是有一天,真的祸事临头,下官也绝不眨眼,不后悔。”

杨嗣昌盯着杨国柱,看得出杨国柱并不是虚伪之言,心里若有所动。

他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便转身继续走道:“明天起,我们分头走,落实每个府的情况,稳妥了,我便启程去湖广。”

杨国柱抬手道:“是。”

杨国柱知道今天说的有些多,只是希望朝廷少些争斗,齐心协力,尽快消除弊政,恢复民生。

就在杨嗣昌与杨国柱回城的当口,京城再次出现乱子。

钱谦益不甘被攻击,也写了一道奏本,这道奏本是直接给主宫里的朱慈烺的。

奏本明明白白的要求朝廷官员旗帜鲜明的支持‘变法’,并且以身作则,比如,他就向南直隶将钱家掌握的一千亩良田捐了出来。

这道奏本一公开,京城就炸锅了。

不知道多少人暗中大骂钱谦益,你要捐就偷偷捐,你捎带上我们干什么?

李觉斯,张四知等人都十分愤怒,在周延儒身前大肆抨击钱谦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