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九十章 阅兵(上)

大明合伙人 第九十章 阅兵(上)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3:53

第九十章 阅兵(上)

当福临登基称帝,改元顺治,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为两位辅政大臣的消息传回大明时,沈浪的心情是有些失落的。

之前他可是信心满满的想趁这个机会让多尔衮好好喝一壶,为此还花费了不少心思好好的运作了一番。

结果没想到,自己以未来人的身份占据先机,最终却只是运作了个寂寞,对结局基本没有多大影响,真的很失败了。

崇祯倒是没有因为这个而怪罪沈浪,因为他深知沈浪已经做得够好了,该做的都做了。

只是对建虏那边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大明来说,还是不错的,起码他崇祯获得了不小的威望。

只怪大明实力不够,要是实力足够,何须如此花费心机,趁皇太极还没死,迅速发起攻击。

在战争的关键时刻皇太极突然暴毙,那对建虏的打击肯定非常大。

趁其新君未立,各方不能同心协力,继续发起一轮轮强攻,必然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可大明太孱弱了,根本拿不出一支兵力深入辽东,所以只能干看着满清自己不受干扰的化解这场危机。

失败是成功之母,沈浪也并非首次尝到失败的滋味,所以他不会因此而颓废,而是开始总结这次失败的原因。

他没有独立思考,而是与崇祯进行商讨分析,最终两人得出了大概的结论。

可能从一开始,自己的行动方向就错了。

因为多尔衮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皇位,最终他没能坐上皇位,某种意义上来说,多尔衮是失败的。

所以沈浪用来对付多尔衮的手段其实意义不大。

因为最后结果对多尔衮来说,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他要不就当皇帝,要不就当辅政大臣。

除非他自己放弃一切,不然谁也没资格将他踢出局,毕竟实力摆在那里。

而沈浪的计策成不成功,反而要看他不够重视的豪格。

若让豪格知道并相信自己只要不成皇帝,将来必死无疑,说不定会找个借口,拿出当初杀妻的魄力暴起发难,主动用武力对多尔衮发起进攻。

只要帝位还未最终确定,豪格一旦发难,两黄旗和正蓝旗大部分力量很大可能是站在他这边的。

若是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再暗中相助,多尔衮三兄弟再英勇善战,他豪格也不见得会输。

就算最终得不到整个大清,划走一块做土皇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豪格最终没有这般果决,还幻想着用和平的方式争得皇位。

错失良机之后,在多尔衮祭出福临这张牌的时候,豪格已经基本宣告失败了,因为这时的两黄旗,就不会再那么坚定的支持他了。

两黄旗之前坚决站在他豪格这一边,更多的是想保证两黄旗的超然地位,而并非是对他豪格足够忠诚。

因为两黄旗的权贵大臣都清楚,一旦多尔衮荣登帝位,必然会将两黄旗的颜色再换回去,他们现在的两黄旗就会变成两白旗。

因为最初两黄旗便是多尔衮三兄弟所拥有的旗色。

皇太极继位之后,以黄色更能代表帝王,便强行改色,将自己麾下两白旗的颜色和多尔衮三兄弟的两黄旗旗色给调换了。

一旦多尔衮上位,肯定会将原本属于他的两黄旗颜色再收回去。

而现在的两黄旗就迅速的被打回原形,超然地位也就丧失了。

所以,为了保障自己的地位,两黄旗才会不遗余力的支持豪格,甚至不惜开战。

但多尔衮若放弃帝位之争,让福临上台,那两黄旗的颜色就不用改了,超然地位基本可以保证,他们也就没必要和多尔衮三兄弟鱼死网破了。

所以才说,一旦多尔衮祭出福临这张牌,豪格就已经输了。

豪格唯一的生机就是在多尔衮拿出福临这张牌之前动武,否则必输,而且输得很彻底。

其实也怪豪格魄力不足,沈浪在传过去的信息中便已经告诉他,一旦这次竞争失败,日后多尔衮必取他豪格性命。

信息中也提到了福临登基的可能性,按理说豪格自己应该能够想到,一旦多尔衮转而支持福临登基,自己的实力必将大损,两黄旗会迅速的转换立场去支持福临。

怎么就不敢搏一把呢?直接动手袭杀多尔衮,袭杀不成改强攻也可以啊,也不至于输得这么惨。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等着以后被收拾吧。

就这样,沈浪第一次与清廷隔空交击,算是失败了。

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次的事情,沈浪让自己更加清醒。

不要因为自己未来人的身份,占据视角优势就认为在对付古人时,稍稍动动小手段就一定能取得战果和胜利。

历史很厚重,不是一根小木棍就能够轻松撬动的。

何况这些人还是这个时代最优秀,最野心勃勃的一批人,是一个王朝的开拓者。

不管是在人生阅历上,还是在政治、军事斗争方面的经验,这些人都远远的超过自己。

自己仅仅想通过一些谣言就制造整个清廷内部的大动乱,实在是想得有些太简单了,可谓说是异想天开。

经过短暂的失落之后,沈浪迅速的恢复了斗志,只有这样的对手,自己如果能够击败之,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吧。

随着满清的皇位尘埃落定,沈浪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再动什么手脚了,便继续埋头练军。

九月中旬随之到来,和周遇吉约定的三月之期如期而至。

九月十五日,在沈浪的主持下,在周遇吉和李若琏的见证下,全军上下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式。

没有外国使团,没有新闻媒体,也没有高官显贵,自己见证自己这三个月来的训练成果。

首先是队列,要求没有后世那般严格,主要分为列队和行进。

沈浪和周遇吉、李若琏三人站在校场的高台上,用望远镜眺望着偌大校场上整齐的队列,军容肃穆。

每个士兵挎着一支燧发枪,身形笔直,仿佛一根标杆一般。

枪口上的锋利刺刀,在阳光的照耀下,寒光闪烁。

“向右转。”

“齐步……走。”

一个个方队在军官的指令下,紧握燧发枪,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

“正步……走……”

听到命令,正在行进的队伍,每个士兵的双腿立即绷直,双脚用力着地。

“嗒嗒嗒……”整齐而响亮的脚步声响彻在校场上空,再配上整齐的军列,充满着肃杀之气。

看到这一幕,周遇吉和李若琏皆是感慨万千,这才是真正的军人之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