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八百三十三章 集装箱的应用

第八百三十三章 集装箱的应用

在“潘氏骗局”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沈浪却是低调了起来,连续七天呆在巡抚衙门中足不出户。

直到潘友利的凌迟之刑被执行,事情的热度慢慢降低了之后,才和朱媺娖乔装一番,又出去微服私访了。

沈浪让李东华先派人去租了三辆蒸汽汽车,然后一行十多人乘着三辆车便直奔天津港而去,这也是沈浪此行想要观察了解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因为港口对于一座沿海城市来说,极其重要。

往往一个优良的港口,不只是带动港口所在城市的经济和工业,而是直接会在周围形成一个经济圈,很多产业都会围绕着港口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

如今大明的商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所以港口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距离港口越来越近,沈浪明显的感觉车流要密集了不少,除了少部分像自己一行这样的蒸汽轿车,更多的便是蒸汽货车了。

“咦?集装箱?”突然,一辆蒸汽货车迅速引起了沈浪的注意,因为它的后面拉着的,竟然是一个看起来很标准样式的集装箱。

朱媺娖迅速被沈浪的声音吸引了过去,也立即发现了沈浪关注的那辆蒸汽货车。

去年两人在宁波港的时候,沈浪就和朱媺娖详细的讲到过集装箱的概念,所以朱媺娖对集装箱并不陌生。

朱媺娖轻笑道:“相公,看来科学院已经将集装箱发明了出来,并投入使用了,皇兄的动作真是太迅速的。”

朱媺娖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沈浪去年从宁波回到京师后,也立即将集装箱的概念灌输给了朱慈烺。

没想到,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集装箱不但被捣鼓了出来,甚至还得到了使用。

朱慈烺的动作之所以如此之快,是因为他知道,一些小打小闹的事情,沈浪一般都懒得管,而一旦郑重其事的提醒某件事情,那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他不敢耽搁,立即放下手头上的一些事务,将集装箱的项目迅速立项。

有沈浪提供的各方面资料,集装箱这种技术难度不是太高的产物,便在短短半年内被发明了出来,并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定下了集装箱的几种标准尺寸。

虽然在这长长的车流中,暂时只看到这一辆拉着集装箱的蒸汽货车,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人们发现集装箱的种种优点之后,肯定会慢慢的普及开来。

在接下来的路途中,沈浪又发现了几辆拉着集装箱的蒸汽货车。

随着越发靠近天津港,蒸汽汽车的轰鸣声、汽笛声、人声鼎沸的吵杂声,各种喧嚣不绝于耳。

在交管员的引导下,沈浪这个小车队缓缓的驶入蒸汽汽车的等候区停下来。

留了几人在车上,沈浪一行八人拿着入港凭证走进了繁忙的天津港港区内。

顿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货物聚散区,无数工人像蚂蚁搬家一般在偌大的港区中穿梭着,将一堆堆到港的货物转运到各种车上,然后成群结队的驶出港外,再分散到北方各地。

“唔……太壮观了……”朱媺娖不由惊叹,因为去年她亲眼见识过宁波港的场景,但是眼前的天津港比之宁波港还要繁忙得多。

不过在后世,天津港的货物吞吐量却不及宁波港的一半,那是因为宁波港是全球货物的重要聚散地,但在如今却没有这个优势。

大明现在的港口,主要还是服务于内贸以及东南亚和东亚的贸易。

天津作为北直隶的一部分,紧挨京师,天然的占据着交通和贸易的便利。

京师也是大明的主要科技中心,一些先进的设备发明出来,也会优先提供给天津港使用,比如现在的集装箱。

另外,天津港距离朝县和倭国也要比宁波港近得多,而在东南亚的贸易中,位于广东和福建、甚至大员的港口也更占优势。

种种因素之下,宁波港的发展自然比不上天津港。

眼尖的朱媺娖抬手一指东北方向,惊喜的道:“相公你看,集装箱聚散区。”

沈浪随着朱媺娖指着的方向看去,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牌楼,上面写着“集装箱聚散区”六个大字。

“走,咱们去看看。”沈浪立即来了兴趣。

毕竟作为现代人,对原始的手工作业不是很感兴趣,更愿意去看一些有科技含量的,这才是人类前进的方向。

随着几人越发靠近集装箱聚散区,车辆和人流反而越来越少,这是因为集装箱的出现时间还很短,只是刚在天津港试行,所占的比例很小。

来到巨大石牌楼的不远处,机器的轰鸣声代替了人声鼎沸,几辆空着的蒸汽汽车缓缓的从身边驶了进去。

远远的,沈浪看到一个集装箱被蒸汽起重机吊在了半空中,正待准备走进去,几个负责港区安全的官差立即快步上前。

李东华连忙迎上去,拿出巡抚衙门的腰牌简单的交涉了一番,几人行了一礼之后又迅速离开,沈浪一行便畅通无阻了。

沈浪数了一下,在“集装箱聚散区”中,一共分布着八个装卸区,每个装卸区有六台蒸汽起重机。

正是通过它们,才将一个个装满货物的集装箱从船上卸下来,然后在运输的蒸汽货车过来时,再将它们吊装上车。

此时,沈浪一行正在饶有兴致的观看着吊装过程。

一辆蒸汽货车已经停在了地面上画好的停车区内,一个工头挥舞着手中的小旗,指挥着起重机司机将吊具缓缓的从上而下的靠近目标集装箱。

接下来的一步至关重要,需要将吊具下方的四个卡扣准确的插入到集装箱四个角处十厘米见方的孔洞内。

这个非常考验司机的技术,不过目前,天津港内还没有任何一个司机能独自做到,所以这就需要其他人辅助。

在吊具停好位置后,在工头的命令下,四个工人各搬着一个梯子搭在集装箱的四个角处,然后各背着一根粗绳爬上去,再将粗绳栓在吊具上。

准备完备之后,四个工人站在梯子上指挥着下方拉扯着粗绳的几个同伴调整好位置。

“左一开始拉……”

“嘿呦……”位于集装箱左侧前面的三个工人立即一起用力。

“停!左一对准了。”

“右二开始拉……”

“嘿呦……”位于集装箱右侧后面的三个工人立即一起用力。

“停!左一对准了。”

“左二也对准了……”

“右一对准了……”

站在梯子上的四个工人各自确认了自己所负责的孔位已经对准,工头立即挥舞旗帜指挥起重机司机继续下降。

“咔咔咔……嗵……”起重机的四个卡扣终于插进了集装箱四个角的孔洞中。

四个工人立即抓住卡扣外面露出来的锁头,猛的向下一扳,并扣紧。

确认锁头闭合,这样才能保证吊具抓紧了集装箱,而不会在吊装的过程中脱落以致发生危险。

四个工人立即从梯子上下来,并将梯子搬开。

起重机司机在工头的指挥下,迅速的将锁紧的集装箱吊起,然后向着等待的蒸汽汽车靠近而去,这个过程就要比对准卡扣要简单多了。

随着集装箱稳稳的放在了蒸汽货车上,再将集装箱与蒸汽货车扣紧,蒸汽货车随即发动,缓缓的驶离而去。

虽然这整个过程与后世相比,没有那么的智能化,需要一些人工辅助,但相比于其他装卸区,效率和用工成本已然提升了不少。

如果这种模式普及开来,天津港就不需要涌入那么多人数,但秩序和效率却会大大的提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