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七百六十二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第七百六十二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哈哈,快来人,那有一个罗刹鬼,快,快……”

举着火把的女真士兵沿着河岸寻找着,一旦看到河面上有人在扑腾,就立即叫来弓箭手或者火枪兵。

因为这些在水中挣扎的不是别人,正是无路可逃,惊恐的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逃命的罗刹人。

听到喊声的弓箭手和火枪兵争先恐后的涌过来,一下子跑来十几人。

实在是僧多粥少,岸上的罗刹人已经被全部消灭了,只剩下水里的一些了。

“别浪费箭矢和弹药,按顺序一个一个来,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一个牛录章京连忙大喝道,这个主意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最先赶来的火枪兵获得了第一个出手的机会,他迅速冲到河边就举枪瞄准,旁边举着火把的女真士兵分立两侧为他照明,可以看到那个正在拼命游动的黑影。

弹药在之前就已经装填好,所以他只需要扳起击锤,就可以进行射击了。

他距离目标只有不到十丈的距离,他迅速通过枪管上的机械瞄准具锁定目标露出水面的部分,然后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随着砰的一声,一团火光从枪口喷出,众人便眼见着那个黑影突然停止了动作,然后缓缓的消失在了水面上。

等了一会儿后,没有再看到那个黑影在周围河面上显露出来,那应该不是装的,是真的被打中了。

“嘿,阿卜萨,你小子的枪法不错啊,一枪就命中了。”

“你这小子,一点机会都不给我们留啊。”

周围的女真士兵一边赞叹,一边调侃起来。

因为在这个距离上,而且是在晚上,哪怕很多老练的弓箭手都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射中目标。

毕竟目标是在水里,大概只露出一个脑袋出来,而且还一直在游动,这难度又增强了不少,所以众人才对阿卜萨一枪命中发出由衷的赞赏。

阿卜萨憨厚的挠了挠头,其实他心里明白,除了自己的枪法不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手中这支来自明国的燧发枪的功劳。

远的不说,在十五丈的距离内射击人形目标,这款枪的精度准还是非常高的,只要枪法过硬,不说百发百中,十枪中九枪是完全有可能的。

之所以如此,自然归功于大明已经逐渐形成的规模化产业、流水线式作业,每款工业产品都做到了制式,让个体之间的差异非常小。

再加上工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弹药的制备也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这就将原来的一些误差降到了最低。

不像以前,打造一支枪,完全是凭借各个工匠的手艺。

别说不同工匠生产出来的两支枪,就算是同一个工匠生产出来的两支枪,都基本上不可能将误差控制在这些燧发枪的水准。

所以在十丈开外,根本没有什么精度可言,只能几十支火枪,甚至是更多的火枪一起射击,通过数量来弥补这种缺陷。

正因如此,多尔衮现在也有意识的开始培养刚成长起来的女真士兵成为火枪手。

因为培养一个火枪手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比培养一个弓箭手不知道容易了多少倍。

这阿卜萨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今年也才刚满十五岁,正常情况下在他这个年龄,顶多只能成为一名还算合格的弓箭手,基本不可能成为一名精锐弓箭手。

因为培养一个精锐弓箭手出来,平均至少要三年以上的时间,而那时的阿卜萨才十二岁不到,弓都拉不开。

而他去年才成为一名真正的女真士兵,仅仅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枪法不错的火枪兵。

如果仅仅只要合格,不少士兵用三个月时间就能够熟练的掌握燧发枪的使用技巧,然后就能上战场杀敌。

一粒弹丸就能够解决掉一个精心培养出来的弓箭手,可见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多尔衮知道,如果想要拉近与明军,特别是勇卫营之前的差距,就需要培养出更多的火枪兵。

但是,他心中又有一个深深的隐忧,自己的火枪,包括弹药,都非常依赖周遇吉。

若是哪天双方再交恶,周遇吉直接中断了双方之间的贸易,没有弹药可用的火枪兵便迅速的被打回了原形。

所以他非常清楚,如果不能自己掌握火枪和弹药的制造,女真人恐怕永远都追不上与勇卫营之间的差距。

可是,对于缺少工匠的女真人来说,能够制造出火枪和弹药已是不易,但是产量与质量,真的完全没办法与明国这些燧发枪相比。

更可怕的是,这些让女真火枪兵爱不释手的燧发枪,还是勇卫营淘汰掉的火枪。

听说他们现在用的火枪,是从后面装弹的,不再从枪口。

也不需要将火药分别在药锅中和枪膛中各倒入一部分,直接将整发定装子弹塞进去,关上打开的枪膛,就可以瞄准射击了,所以连通条都不需要了。

这样的话,就节省了大量重新装填的时间,在战场上,光是这一点就占据着巨大的优势。

除了这个,还有一个东西很影响火枪的威力,那就是膛线。

膛线就是在枪管里面刻上几条分布均匀的内线,有了这几条不起眼的线,不但能够增加弹丸的射击距离,还能够大幅提高精准度。

明军所有的火枪都刻有膛线,火炮也是如此,所以他们的火枪和火炮的射击距离都明显要远一大截,准头也非常精准。

可是,周遇吉卖给女真的燧发枪,里面却没有膛线,这明显是故意的。

多尔衮也不是没想过让为数不多的工匠去尝试刻出膛线,但是发现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连直的膛线都不好刻,更别说明国这种螺旋形的了,更是难上加难。

而且,不是刻好膛线就行,弹丸也要做出不小的改变。

这种带膛线的火枪,需要使用尖尖的弹丸,这种尖弹丸又需要精湛的工艺技术,这对工匠来说,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最终,多番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多尔衮不得不暂时的打消了自己捣鼓这玩意儿的打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多尔衮的信心又受到了一次不小的打击,连别人淘汰的玩意儿,照着做都做不出来,真是太悲哀了。

这灭国之仇,何时能报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