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六百五十七章 倭国形势 非常“团团的小靴靴

第六百五十七章 倭国形势(非常“团团的小靴靴”成为长老,万分感谢!)

正如崇祯所想的那般,征倭计划并非沈浪一时兴起,而是他长驻大明的主要目标之一。

所以,这些年他一直都在暗中准备着,并调查和了解了眼下倭国内的各种情况。

如今的倭国看似统一,但是其全国分成了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类似于周朝的诸侯国,甚至数量更多。

这些藩大多处于半独立状态,拥有很大的自主性,在自己的领地就是绝对的主宰,只是实力受限,受到幕府将军的控制。

而幕府将军,则可以看成是各藩的诸侯盟主,或者说其是武林盟主也行。

所以,这样的松散联盟,能够维持统一主要是靠幕府自身的实力威慑,根本不可能铁板一块。

各藩的首领称为大名,而这些大名又被分为三类,分别是: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和外样大名。

亲藩大名,顾名思义就是与幕府将军最亲近的大名,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这类大名一般比较忠诚。

其次是谱代大名,又称为世袭大名,是指在关原合战前就一直追随德川家康的。

而关原合战,是德川家康主导的与丰臣秀吉死后的残余势力进行的一次决定全国统治权的大决战。

在这之前就追随德川家的,帮助德川家夺得了天下,那显然就如同开国功臣一般的存在。

所以这些大名的地位也比较高,对德川家也相对忠诚。

最不受待见的就是外样大名了,因为他们曾效忠丰臣家的丰臣秀赖,与德川家对抗,是在关原合战后被迫臣服的。

而且他们不少人还拥有雄厚的实力,这自然会引起德川家的警惕和防范。

所以他们一直被幕府监控着,还被排除在幕府统治的核心圈之外,权力和利益都根本无法与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相比。

时刻还要小心被幕府将军找到把柄而被针对,只是慑于自身的实力不足,不敢反抗德川家罢了。

因此,外样大名与德川幕府之间是貌合神离,面和心不和。

事实也是如此,在幕府时代后期,对倒幕运动最积极的,就是这些人,他们成为了倒幕的主力。

大明想要减轻征服倭国的阻力,便可以先从这些外样大名入手,从内部先分化倭国的各方势力,削弱德川家的动员能力。

还有一点,这些外样大名的藩地,大多也在偏僻的外边,更方便大明进行接触。

只要双方达成一些协议,明军就可以直接踏上其领地而登上倭岛,少了很多麻烦。

结束与崇祯的谈话之后,沈浪便联系上参谋部,具体的开始探讨前期对倭作战的布局,这一步以北洋舰队的武力威慑和分化倭国为主。

沈浪之前调查的倭国信息在两年前就已经交给了参谋部,之后也陆续有补充,参谋部自然也早就开始了研究。

所以,在沈浪一提到征讨倭国这件事情之后,参谋部立即就可以拿出方案出来。

听完了参谋部的方案之后,沈浪暗自点头,大体上和自己的设想差不多,在细节上更加仔细,想得更周到。

翌日,在威海刘公岛操练的黄蜚在接到圣旨之后,便第一时间通过无线电向沈浪报到。

沈浪立即命令他三日后率领北洋舰队战舰十五艘去长崎与倭国进行贸易方面的交涉。

倭国对大明商人商船的歧视政策,严重的损害了大明商人的利益,也损害了大明的尊严,必须给大明一个交代。

黄蜚明白,并欣喜的应令,因为在看到刘光远的南洋舰队又远征之后,他早已经在摩拳擦掌了。

相比于南洋舰队要远征几万里之外,刘公岛距离倭国不到两千里,几天之内便可抵达,所以需要准备的方面也要简便得多。

北洋舰队目前一共才十五艘战舰,沈大人竟然要全部派出去,肯定不仅仅是交涉这点贸易的事情那么简单,所以黄蜚已经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

三天之后,准备充分的北洋舰队十五艘主力战舰全部从刘公岛起锚,扬帆、开启蒸汽动力启航,而这一刻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作为北洋舰队主官的黄蜚肯定不知道刘公岛所代表的意义,但身为后世人的沈浪却永远不会忘记,所以他才将北洋舰队的驻地设立在此。

而在黄蜚出发之前,崇祯就已经派人去给朝县国王下国书,让他们给予一定的配合,大明准备在朝县建立一些驿站,一直贯穿整个朝县。

李氏朝县对大明还是比较忠诚的,当初被满清征服也是迫不得已,在大明将建虏灭掉之后,也算是为他们报了大仇。

因为在十一年前的丙子之役,朝县惨败,当今的朝县国王被迫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接受册封,才使皇太极退兵,这可谓是莫大的耻辱。

如今宗主国灭了仇敌,洗刷了耻辱,朝县上下,除了少部分亲虏派,皆是喜极而泣。

然后怀着巨大的感恩,在朝县国王的率领下,第一时间便重归大明,成为大明的附属国。

为了表示自己的愧疚,朝县国王还将那些亲虏派全部予以重处。

大明朝廷没有在此事上予以责怪,毕竟作为大哥没有保护好小弟,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此次要在朝县建立驿站,崇祯没有隐瞒自己的意图,就是为了下一步征倭做准备。

驿站是传递消息的,但大明如果要征倭,绝对不只是建立驿站那么简单,以后很可能会借道。

毕竟,不管是从倭国来大明也好,还是从大明去倭国也罢,朝县都是最好的跳板。

虽然是宗主国,但是大军要经过朝县,还是让一些人很是担忧,生怕到时候会拖累朝县。

因为谁也无法保证明军士兵不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何况这不是在大明境内,而是在大明的附属国中。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担心明军会让朝县提供后勤保障,毕竟从朝县就地筹措,肯定要比远在几千里外的大明要简便得多。

但是,这次大明只是说要建立驿站,根本没提借道的事情,更不会提到后勤,所以他们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大明当初帮你们抵抗倭国的侵略,才导致建虏崛起,差点儿把自己都给霍霍完了。

现在在你们这里建几个驿站,去找倭国报仇,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同意?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