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十万也奈何不了一千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十万也奈何不了一千

看着先后三次狼狈逃回的寥寥百余人,多尔衮的脸色非常难看。

两千人左右去包抄百余人,就逃回来这么点人,更让人恼火的是,勇卫营好像根本没什么损失。

若勇卫营都这么厉害,那这仗根本没办法打了,趁早投降算了。

多尔衮亲自而且仔细的询问了逃回来的三路人马,都说是中了埋伏,遭到了勇卫营的伏击。

勇卫营的攻击手段很简单,先打开那太阳灯,将己方人马照得头晕眼花,然后虎蹲炮就猛然轰击,发射几百枚散弹,将人扫到一片。

接着,勇卫营的火枪便是不停的射击,而且速度很快。

在如此猛然的打击下,六七百人根本撑不了一会儿就损失大半,军心随之崩溃,然后就被勇卫营一路追杀。

可是勇卫营每个士兵头上都戴着太阳灯,而己方连火把都没有,在晚上根本跑不过勇卫营。

于是又有不少人死在了逃回的途中,能够逃回百余人已经算是侥幸了。

问完所有情况,多尔衮知道,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己方一路六七百人被一两百勇卫营埋伏,损失这么惨重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里面有几个疑问。

己方三路人马走的线路各不相同,也不可能被泄露,勇卫营是怎么能够这么精准的掌握己方三路人马行踪的。

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将埋伏地点设置得这么准确。

另外,他们又是怎么调集兵力的,在己方三路人马离营不久,营地周围好几个方向的袭扰动静便停止了。

那肯定是被调走,与其他勇卫营汇合,然后一起布置埋伏。

而从他们调走到埋伏己方三路人马,这时间很难对得上啊。

首先肯定是勇卫营的探子先发现了敌情,然后立即派人去通知各路勇卫营前来汇合。

就算派出通知的传令兵不迷路,也没有耽搁时间,可这一来一回,时间也至少相差一倍啊。

不然,他们怎么可能来得及汇合,并还有时间选择设伏的地点。

可偏偏,勇卫营就做到了。

这太不可思议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多尔衮百思不得其解。

都说勇卫营的手段颇多,多尔衮知道,肯定是勇卫营的什么特殊招数,自己还不知道。

想到此,他感觉很心累,勇卫营本来就很厉害,如今又有层出不穷的手段,这真的太难了。

当然,高傲的性格让多尔衮不可能就此放弃和妥协,只是他不敢再轻易在夜里派兵出击了,那完全是羊入虎口。

可是,勇卫营的袭扰又全面开始,营地四周又不时的响起枪声、炮声。

多尔衮很愤怒,也很无奈。

而多铎也算是见识到了勇卫营这种无赖的战术,他的脾气可就要比多尔衮倔得多,哪能轻易咽下这口气?

己方损失近两千人,而勇卫营几乎毫发无伤,不但不报仇,现在还要忍受他们无休止的骚扰,是何道理?

他觉得那两千人的失败,是因为己方没有进行充分准备,对勇卫营的了解也不够,而且派出的兵力也不够多。

因为勇卫营汇合之后,己方的兵力顶多是他们的三倍。

在夜里,勇卫营的优势本就比较大,只是他们的三倍,还被埋伏,失败也很正常。

所以,他认为精心准备一番,派出更多的兵力包抄,即便再被埋伏,也能反败为胜。

因此,他多次向多尔衮请战,准备调动一万五千到两万的兵力进行包抄围剿。

不然的话,接下来会天天受到勇卫营的不停袭扰,那会疯掉的。

多尔衮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答应多铎的请求,勇卫营那帮人太狡猾了。

他们的情报能力非常强,这么多兵力,即便分成多路,恐怕出营没多久就会被其发现。

一旦自认为不敌,勇卫营那帮人肯定就迅速的开溜了,最终折腾来折腾去,肯定也是毫无收获。

超过十万大军却连不到一千的勇卫营都奈何不了,多铎很郁闷,也很憋屈,但最终也只能接受多尔衮的命令。

就这样,他们不得不继续忍受勇卫营一夜的袭扰。

不过还好,因为营地很大,只有外围的士兵提心吊胆的熬了一夜,被吵得精神疲惫。

营地靠里一些则好很多,可以放心休整,中间的则几乎没什么影响。

于是天亮之后,建造浮桥的任务就交给晚上受影响较小的士兵了,傍晚时分还会将外围的士兵调到里面来,从而让所有人都有时间休整,不至于太过疲惫。

就这样,在双方的斗智斗勇中,两天时间稍纵即逝。

经过两天的忙碌,建虏建造出了大量的可以搭建浮桥的小船和厚木板,用这么多材料,恐怕都可以搭建超过十条浮桥了。

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怎么利用这些东西去过河了。

多尔衮和多铎兄弟二人再次分别领兵,另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正白旗固山额真阿山等大将各率一路。

为了迷惑明军,一共分成十路,少的一路有九千多人,多的一路也不会超过一万两千人,分十个地点搭建浮桥过河。

多尔衮就不信了,那么多路过河,你明军水师还能全部封堵住。

为了不暴露身份,帅旗、中军旗、将官的鲜明盔甲等全部收了起来,让十路大军看起来都差不多,没有主次之分。

这样,连普通士兵都不知道多尔衮和多铎等重要将领在哪一路,更别说明军的探子了。

可以说,多尔衮是做足了准备,能不能过河,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当然,多尔衮自然不会像周遇吉一样选择在晚上过河,一旦在过河时受到袭击,那更容易引发混乱,而且明军在晚上的优势太明显。

所以多尔衮选择在黎明时分出发,十路大军按照各自选择的地点加紧行军。

为了让明军水师无法兼顾,多尔衮让各路主将选择的过河地点,互相之间间隔都有近三十里以上。

多尔衮大军的动向,自然是第一时间通过无线电报告给了沈浪所在的参谋司,以及三岔河上明军水师主将黄蜚。

沈浪和参谋司的参谋都想到了多尔衮很可能会分成几路过河,但却没想到会分十路那么多。

可是己方的蒸汽帆船只有七艘,而其他小船则都没有火炮,所以也没办法有效阻止敌方大军,那多出来的三路就不太好对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