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三百零三章 多尔衮的手段

大明合伙人 第三百零三章 多尔衮的手段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3:53

第三百零三章 多尔衮的手段

这段时间,大清内部也并非一帆风顺,阿济格大军几近全军覆没带来的冲击,才刚刚被多尔衮给强压了下来,没有造成大清内部的分裂。

当然,这得益于多尔衮的精明和狠辣。

首先,他直接将兄长阿济格的一切官职和爵位全部夺去,并幽禁,给人一种大公无私的形象。

接着,他也没有放过已经被大明凌迟处死的阿巴泰,革除他的一切官职,包括其正蓝旗小旗主的职位。

可是,阿巴泰并非征明大军的主将,而且算是战败被俘,也没有投降大明,完全可以按战死算。

就算他在作战中有些指挥上的失误,但也不应被这般严惩。

可是多尔衮给出的理由也让人无话可说,阿巴泰身为大清堂堂郡王,先汗的子嗣,居然为了一时嘴馋而去偷猪,最终被明国所擒。

不但坑害了重要盟友晋商八家,给大清带来了巨大损失,而且严重的损害了大清的形象,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所以,他又顺手将阿巴泰麾下六个牛录给剥夺了,划归进了正白旗中,以填补自己的损失。

以防这些人有什么不满,甚至还直接将这六个牛录与正白旗的十个牛录重新混编,让他们没办法反抗。

真是为了一己之私,已经不顾什么脸面了。

因为他清楚,只有自己麾下掌握足够的实力,才能保障自己的权力和最终话语权。

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很多贵族大臣也是无奈叹息,阿巴泰偷个猪偷出这么多事,连死了都不得安生。

要是他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悔恨得变成怨鬼,无法再去投胎。

不过,为了不显得自己私心太重,多尔衮又对战死的图赖、英俄尔岱等人进行了大力表彰,除追加谥号外,还晋封爵位并让他们的子孙后代世袭。

这些世袭的子孙后代,自然会感恩多尔衮,从而投入到多尔衮的麾下。

而被认为已经投降明国的务达海,则直接被抄家灭族。

相比于这些人,最倒霉的恐怕是豪格了。

由于这次征明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多尔衮想培植自己的力量,所以让兄长阿济格担任了此次征明大军的主将。

而为了削弱豪格的实力和影响力,豪格一系的重要人物被抽调得很少。

正因如此,豪格一系反而因祸得福,损失相对较小。

可即便如此,多尔衮却没有放过他,上次豪格因为此次失败而向多尔衮的权威发起挑战,由于自己内部出了叛徒而功亏一篑。

鳌拜和索尼等亲信被贬谪,扬善、俄莫克图等人更是直接被处死。

这还不止,阴狠的多尔衮甚至直接拿豪格当成诱饵,想要算计勇卫营追兵。

结果,由于豪格不知内情,没能按多尔衮的计划进行配合,导致行动彻底落空。

依多尔衮的秉性,是准备直接将豪格给整死的。

但是相比于阿济格的罪责,豪格的轻多了,连阿济格都只是处以幽禁,若将豪格给下狱论死,恐怕满朝文武都不服。

所以多尔衮最终只剥削了豪格的爵位,夺去了他正蓝旗旗主的职位。

明白人都知道,多尔衮的下一步计划恐怕是要侵吞整个正蓝旗,正蓝旗已经成了多尔衮的囊中之物了。

但知道也没有办法,豪格已经基本上废了,顺治还年幼,哪怕济尔哈朗和代善联合起来,也无法真正压制多尔衮了。

何况这两人也没有魄力联合起来与多尔衮对抗,其他人对多尔衮更是没有任何威胁。

随后,多尔衮又重赏并大力任用一些汉军将领,比如孔有德。

阿济格能够逃回来,得益于孔有德,耿仲明等汉军,所以这些汉军对大清是有功劳的。

只是耿仲明时运不济,逃出明国之后便下落不明了,有人说他已经战死了。

所以多尔衮就按战死进行追封赏赐。

他通过重用和赏赐这些人,以示赏罚分明,不分满汉蒙。

当然,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次失败,满洲兵的损失太大了,补充起来也很困难。

重用汉军很有必要,也能够将更多的汉军拉拢到他多尔衮的阵营中,当初皇太极也是这么做的。

而且,辽东的汉人占据大多数,以防这些人看到明国取得大胜而生出异心,所以也必须对这些人进行安抚和拉拢。

所以,一场大败,不但没有削弱多尔衮在满清中的地位,反而因为他的一番运作,权势越加稳固。

在此形势下,顺治不得不晋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

如今,多尔衮权势滔天,明国当初的预言已经全部成真。

当然这一切,只是多尔衮个人的实力和权利得到提升,整个大清的国力还是被削弱了。

毕竟这场惨败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也并非一下子就能够恢复的。

大清与明国之间的关系,已经水火不容,此消彼涨,对大清极为不利。

作为大清实质上的掌权者,多尔衮在整合权力之后,自然需要为大清的未来着想。

一方面尽快恢复大清的实力,另一方面,自然要想办法削弱明国。

不管做到哪一点,都相当于是在提升自己,削弱对手。

恢复实力无外乎将抽调兵丁的年龄限制再放宽,这样就可以抽出更多的兵丁扩充军队了。

另外就是重用汉人,通过分地、抬旗等手段将更多的辽东汉人吸收进入汉八旗中。

将汉人的利益捆绑在大清之手,让他们不敢轻易背叛。

至于削弱明国,最有效的方式自然还是南略。

不过这个策略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多尔衮也不敢轻易尝试,如果再次遭受上次的失败,那大清真的承受不住了。

大清没办法亲自出手,那只能靠明国内部的内乱了,比如李自成、张献忠那些破坏力极强的流寇。

大清以前南略也有策应这些流寇发展壮大,从而继续消耗明国国力的目的。

如今,大清没办法直接策应,得想另外的办法看能不能帮上那些流寇。

可是,还没等多尔衮想出有效的办法,就从明国传来消息,李自成那支最强的流寇,已经被明军歼灭了。

此刻,消灭李自成的明军又开始向四川行进,准备将张献忠这支流寇也彻底剿灭。

哪怕在大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多尔衮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彻底的震惊了。

毕竟李自成那帮流寇,不是监国朝廷那些废物,他们与明国朝廷争斗多年,前前后后斩了多少督师、巡抚、王爷啊。

杀的明军明将更是不计其数,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多尔衮很头痛,他想知道李自成大军是怎么没的,从而吸取一些教训,免得以后遇到明军会中了相同的招数。

可现在获取情报比以前难多了,时效性也差。

四川的张献忠实力要比李自成弱不少,李自成失败,对张献忠肯定会造成不小的冲击,不知道张献忠能支撑多久。

若是连张献忠也没被剿灭了,那明国内部就再也没有能够撼动明国朝廷统治的势力了,明国内部就会更加稳定。

不用想,到时候明国肯定会抽出手来对付大清。

未雨绸缪,多尔衮不得不开始调动大清的各种资源,加强防御,以防明军进攻辽东时措手不及。

李自成的失败,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但张献忠加强了戒备,连满清也老老实实的做着各种防御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