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临城下

大明合伙人 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临城下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3:53

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临城下

周围的士兵都投过来目光,沈浪能够感受到这喜悦的目光中又夹杂着敬畏之情,看来这次自己的指挥也赢得了士兵们的认可,这也是对一个指挥官最大的肯定。

他这次来也不为别的,就是拍个缴获物资的视频。

当然这个过程不能被其他人看到,对士兵们勉励一番,就找个借口将士兵们上缴物资的过程拍下,又去屯积缴获物资的地方将堆积如山的物资都拍下来。

将要拍的东西都拍好,沈浪立即将手机放在一个盒子里密封,然后让人送到京师去交给王承恩,王承恩便知道交给崇祯。

这段时间,崇祯已经收到大大小小的战报十多个,都是勇卫营战胜建虏的消息,简直让人不敢相信,什么时候建虏这么好打败了?

他知道沈浪应该不会拿这种事情来诓骗他,但还是有些不放心,直到看到沈浪拍摄的视频,崇祯才算是彻底安心了。

哪怕是看到满山洞的敌人脑袋,他也不觉得害怕,这反而让他心情愉悦,胃口大开,连干了几碗燕窝羹。

可是刚吃完,王承恩就送来情报,建虏大军开始加速向京师进逼。

崇祯连忙放下碗,接过情报仔细的看了一遍,神情又凝重了一些。

因为他清楚,之前都是小打小闹,最终决定结果的还是京师城外之战。

那时,沈浪将没有办法在暗中打击建虏,只能面对面的与建虏硬拼了。

这一仗,建虏输得起,但是大明输不起,身为皇帝的崇祯觉得自己应该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他认真的思索了一番,立即对王承恩下了几道命令,最后又加了一句:“这些话,不要告诉兴明,以防他分心。”

王承恩神色凝重,连忙应令。

……

建虏大军开始收拢并向京师运动的消息自然瞒不过锦衣卫探子,沈浪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他知道勇卫营已经引起了建虏的注意,再想以运动战围剿建虏的分遣队已经行不通了,阿济格明摆着是想逼自己在京师城外决一雌雄。

沈浪早预料到建虏此次入侵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攻击京师,以达到震慑大明的目的。

若大明表现得还是以前那般不堪,那之前宣扬出来的太祖显灵的传言便不攻自破,对整个大明的伤害将是非常巨大的。

沈浪自然不会让他们如愿,反击最彻底的方式便是让建虏连京师的城墙都碰不到。

因此,沈浪早就请示崇祯,让王承恩组织京营和民夫在城外修筑各种工事,准备在京师城外与建虏来一场野战,而不是躲在京师内打一场守城战。

这一战,将直接关乎到大明的命运。

在建虏大军向京师逼近的时候,沈浪也第一时间收拢部队,向京师运动。

建虏大军还有很多靠两条腿走路的包衣、余丁等,而勇卫营全部都骑马,所以勇卫营的速度还要更快一些。

不过,勇卫营汇集之后向京师运动,也表明行踪显露了出来。

阿济格在得知这支明军还不到一万人之后,完全不敢相信,这和他们统计出来的数据相差甚大,所以他猜测明军应该还有隐藏的力量。

一定要搞清楚明军隐藏的后手,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稀里糊涂的着了道。

由于之前的轻视,导致己方吃了太多的亏,这次阿济格小心了很多,不再明目张胆的派出哨骑。

而是将一些精锐的巴牙喇放了出去,这些人都是各旗精锐中的精锐,人数很少,但是各方面能力极强,可以较好的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这些人化装之后,就脱离大军,迅速的消失在山野之中,向大明腹地深入。

带着阿济格的使命,希望能够找出明国隐藏的实力。

沈浪自然不知道阿济格还有这种想法,建虏有巴牙喇,己方有锦衣卫。

在自己的主场,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不过,这种小范围的情报战决定不了什么,真正决定结局的还得看京师,沈浪真有种决战紫禁之巅的感觉。

建虏要震慑大明,攻击内城肯定是首选,所以沈浪将防守的重心放在内城的德胜门、安定门、西直门、东直门、阜成门、朝阳门一带。

至于外城,勇卫营只会抽出少部分力量监视,然后让王承恩调动京营防守即可,因为建虏攻击外城的可能性不大。

就算建虏真的想抽出大军攻击外城,也很难瞒过沈浪,勇卫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救援,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可由于时间太短,内城外的防御工事连沈浪要求的一半都没有修到。

沈浪早有这个心里准备,所以一开始就让王承恩按照防御工事的重要程度的顺序来修筑。

沈浪的第一个要求是要修筑多道壕沟,再用从壕沟里挖出来的土垒到壕沟内侧边沿,筑成一道道土墙。

沈浪没有将壕沟修得太复杂,时间不够,也没有必要。

主要以横向为主,分成三道,沈浪没要求修交通壕,所以互不连通。

三条壕沟,就是三条防线。

这个任务完成得还可以,只是壕沟挖得有些浅,只有米把多深。

壕沟内侧的土墙则高若半丈,就是大概一米五的样子,有些位段成锯齿状,这是预留的炮位。

三道壕沟的前方是一排排拒马,分布在大约十丈宽的区域,再前方就是密密麻麻的陷马坑,一直延伸到大约百步开外。

当然,整个防御工事不是完全封闭的,因为沈浪并没有打算一味死守,左右各有一条宽约三丈左右的通道与外面连通。

若战斗顺利,勇卫营可以从这两条通道冲杀出去。

十一月十四日,阿济格和阿巴泰汇合,并率领清军主力由北方逼近京师,在德胜门十里开外扎营。

吴三桂也跟随而来,率领一万五千左右的关宁军在建虏左侧五里外游荡,既没打算与建虏交战,也没打算主动来德胜门外与勇卫营汇合。

沈浪知道后,并未让崇祯下旨命令吴三桂前来与自己汇合,一个作战意志不坚定,带着自己私心的人,沈浪可不太放心。

就当关宁军不存在,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步来。

阿济格也知道吴三桂的心思,只派了几千人盯着关宁军。

一万多的关宁军一时之间似乎成了一方看客,吴三桂却毫不在意。

沈浪让修筑防御工事的所有人都撤入城内,并将京师所有城门全部关闭。

然后又第一时间命令勇卫营在防御工事后构建营地,一副在城外死守的姿态。

此时的阿济格谨慎了不少,没有贸然进攻,而是开始进行各种进攻前的准备工作。

一边派出游兵绕着京师查看明军的防守情况,一边派出大量包衣去周边收集木材打造一些必须的进攻器械。

京师城外阴云汇集,一场大战即将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