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涧闲农 > 第九十一章:下鱼排

山涧闲农 第九十一章:下鱼排

作者:秋刀煮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2:55

第九十一章:下鱼排

不用念力,几分钟抬一次网。

并不是每次抬网都有收获,可只要有收获,便让人兴奋。

“刚才明明看到水底有黄辣丁,这都搬快一个小时了,一条黄辣丁没有抓到。”陈放又搬了一网,里面几条泥鳅。

张晨拿起抄手,快速将泥鳅捞了出来,放水桶里养。

先前已经搬到十几条泥鳅了。

这次搬到的三条泥鳅,和常见泥鳅不一样,尖嘴,身上有花纹。

“这是什么泥鳅?”赵吉阳看着那几条漂亮的泥鳅,问道。

“花泥鳅。学名好像叫沙鳅……”陈放道:“这种泥鳅比普通泥鳅好吃,通常在深山小溪沟里才能找到。”

今天也就是涨大水了。要不然,这种泥鳅很难看到。

“小三,给我看看那几条花泥鳅。”周柏说。

张晨将镜头凑进了一些,笑着说:“是不是想养这几条泥鳅?”

“嗯。帮我养起来,别吃了哈,我过几天去你们那儿玩,将这些花泥鳅带回去上海。”周柏说。

张晨说道:“二哥,手机快没有电了。”

“嗯,搞到稀有鱼,好养的,就帮我留着哈。”

“行。”

张晨将电话过来。

陈放接过手机,手机壳都发烫了。

周柏家里有个超大鱼缸,占了整面墙。鱼缸分出好些隔箱,里面有海鲜,也有观赏鱼。

陈放以前在上海,最喜欢去周柏家蹭海鲜吃。他家里常备生蚝、花甲之类……

“二哥哪天过来?”张晨问。

“我咋知道。他那个人,想一出是一出的,说不定过两天,就不想过来了。”陈放耸耸肩。

张晨嘿嘿笑着:“让我来搬几网。”

“给。”陈放将拉绳给了张晨,过去躺椅上坐下,拿出冰在河里的可乐,喝了一大口:“晨晨,要不要可乐?”

“待会儿喝。”

赵吉阳和张瑶坐陈放旁边。

俩女生,脱掉了鞋子,赤足,拍打着水。

下游的水很大。

这里是上游了,看着水势凶猛,实际上在平缓区,水深不过半米。就是水流,有些急。

陈放看了看水坑下面的拦河石坝:“这边可以下鱼。要不,咱们将鱼排架起来。”

“现在的水好急。”张晨看到了拦河石坝,搬了一网,说:“也行。”

这一网,张晨搬了只螃蟹起来。

河坝,水泥坝。

拦河石坝,用石头堆砌的坝子,用来抓鱼的。

下面有现成的石坝子。

“河里的水好急,会不会有危险。”赵吉阳说。

“没事。那边的水很浅……”

学生时代的陈放,经常带着张晨来这条河抓螃蟹,对这边的地形也算熟悉。不过那是很久以前了……

张晨将搬网给了张瑶,让她试试能不能将搬网抬起来,她试了一下,虽然有些吃力,但问题不大。

陈放和张晨过去试水深了,两人手拉着手,小心翼翼淌水过去。

水流急,但是在拦水石坝的下面,水还没有淹过膝盖。而且上面有石坝,水流冲力也不是特别大。

石坝是斜的。靠公路的这边,水很浅。对面,水就要深一些,淹过了膝盖。而且这个石头堆砌的坝子,看着是很久没有在这里下鱼了。

涨水放鱼排,平时放篾笼。

篾笼,类似地笼,形似拉长的灯笼。一头大口,可以进鱼。

有的地方叫篾笼,也有地方叫罩笼。红岩山这边就叫罩笼,而在大竹村那边,叫篾笼。

没有涨水的时候,将篾笼放在石坝水口。进水口朝下,专门抓逆流的鱼。

有这么一句话,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随波逐流。

大竹村那边靠近水库,除了小竹沟,还有挺多小山沟,用篾笼捕鱼,能抓到不少稀罕货。

现在用篾笼的已经很少了。

这条拦水石头坝子,也很久没有加固。

陈放和张晨来试探水深,水流。还行,这边毕竟是最上游了,不像云溪镇那边洪水滚滚。

河面宽度有十几米。冬季的时候,也就两三米宽度有水,今天涨水,整条河流都有水。

试了深浅,陈放和张晨回去岸上,将鱼排、钢管等等工具抬了过来。

张晨这个鱼排是张瑶家的,宽度三米,长度四米多。用的是硬竹……

先用石头堆砌好放鱼排的框架,然后将钢管捆绑鱼排上,鱼排入水,再用石头压住两边。

现在水流很大的。陈放他们废了大力气,忙活了半个多小时,这才架好鱼排。

“现在的水太大了。”张晨大声说道:“修先一下坝子,不要把水堵完了。鱼排受不住冲击……”

“晓得。”陈放搬石头将大缺口堵住就行。

就这一会儿,鱼排已经进鱼了。

一条巴掌大的鲤鱼,几条小鲫鱼,还有几条大泥鳅。

赵吉阳和张瑶弄搬网,也抓到一些鱼。在河岸上面,也有好几人在围观她们了。

“陈放,快过来,抓到一条大花鲢。”赵吉阳喊道。

陈放踩着水跑了过去。

一条估摸着7斤左右的花鲢,赵吉阳激动的不行。这次是她在拉网,张瑶用抄网。

两人配合的极差,主要是赵吉阳控制不住搬网……

陈放过去接住搬网,稳定住。张瑶这才将大花鲢捞上来。

“野生花鲢?”赵吉阳问。

陈放笑了,说:“这是鱼塘里跑出来的。”

到现在为止,收获最大的一条鱼,也可能是今天收获最大的一条鱼。

像花鲢,白鲢,他们这里的小河,不太可能出现野生。有,也都是鱼塘里跑出来的。

“这花鲢,应该是上面大塘里跑出来的……”岸上一大叔说。

“估计是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搬到大鱼。”陈放笑着应了一声,转过头,看到了吉阳爸爸从岸上下来:“赵叔。”

赵叔笑着点了下头:“搬到大鱼了?”他准备去茶山的,经过路转口看到了陈放车子停在路边,又见岸上有人围观,就下车过来看了一下。

“一条大花鲢,估计有十斤。”赵吉阳说。

赵吉阳不经常钓鱼,也不经常抓鱼,看到大鱼就是十斤以上。

赵叔呵呵笑了笑,提起地笼看了一下:“这收获,可以啊。那边鱼排收获怎么样?”

“刚架好的鱼排,还没有什么收获。”陈放说。

从这里到云溪河的源头,估计也就两公里了。云溪河源头是一大片烂泡地……

烂泡地,也就是野外烂泥地,常年积水,水草杂生。

陈放也只是听说的,并没有去过那边,太远了。烂泥地,泥鳅、黄鳝之类的最多。黄鳝钻洞厉害,涨大水,最容易抓到的还是泥鳅。

赵吉阳他们在这搬筝,按条数,有一半是泥鳅。然后就是小杂鱼……

如果不是搬到一条大花鲢,说不上有什么收获。

赵叔来看了一下他们的收获:“我去茶山转一趟,等下来找你们耍。”

“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