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涧闲农 > 第四百三十二章:细鳞鱼繁殖成功

山涧闲农 第四百三十二章:细鳞鱼繁殖成功

作者:秋刀煮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2:55

第四百三十二章:细鳞鱼繁殖成功

在康叔他们那里坐了一会儿,聊了聊香果园现在的情况……

首先是开荒,已经开垦出了八千多亩可以种植果树的梯田,计划是年底完成全部开荒。

小火车轨道已经铺设了一万七千多米,覆盖土地面积五千亩左右。公司申请了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每米补贴金额高达190元,补贴后的造价,平均下来每米是520元左右。

轨道修的很扎实。

这些只是轨道价格……

还有小火车价格,柴油动力车头一个三万,加上车厢,3万5千元。电力驱动贵一些,车头加车厢,7万元左右。

而使用电力的成本,要便宜很多。

香果园没有使用乡村电网,而是从浩山风力发电站直接牵了电网过来,每度电3毛5。直接签了5年的用电协议……

浩山距离香果园不到10公里,有一片风力发电机组。那些是私人投资的风力发电站……

发电站的电要出去,就要走国家电网。四川这边……怎么说呢,总体来说不缺电,特别是夏季。

浩山风力发电站的电力,冬季时候才会链接国家电网。夏季,通常连不上。链接不上电网,那些电就浪费掉了。

等香果园这边全部建成,那也是吃电的大户。可以拿到相当便宜的价格。

还有灌溉系统,灌溉系统的管道跟着小火车轨道一起铺设上山。同时进入果园的管道覆盖面积,有接近1000亩了。

陈放说的这些康总基本了解了。

“公司总经理,还是你弟弟?”康叔问。

对于李大华的处理,康叔和乔叔,他们都不是特别满意。康叔之前虽然说报警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可时代不一样了。

现在这个时代,报警……应该就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直接简单的私了,太没有威慑力度。那以后如果再出现类似情况……

这些,陈放不好说什么。他自己也不是合格的企业领导者。

而且从小在农村里长大,他的为人观,处世观……并没有因为财富的增长而改变太多。

怎么说呢,对李大华的处理,有好有坏吧。

事情反正都过去了。

至于张晨,他继续担任公司总经理……

陈放听康叔的语气,就知道他有意见的。

“吃一堑长一智。张晨这次也是交了学费……我和周柏留在那边的时间,详细制定了公司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财务部……这些事情您应该也是知道的了。而且涉及大的采购,也就是今年了,明年开始就没什么大单采购。”

“嗯……随便吧。不过想要将公司做大做强,总经理人员,很重要的。看到以后的表现,如果表现不好,我可是会有意见的。”康叔笑着道。

“知道您有意见。这不,我刚回来,就给您带来了水果。”

“哈哈哈……你啊,行吧,也挺好。”康叔笑了笑。

他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云山这边,除了因为在这里的大投资,更主要是在农村的生活,开心。

农村里虽然也有阶级,可是……农村里更重视乡里情。

城市人情冷暖。说不好意听一点,有些人在小区住好几年,要是哪天家里忽然没有米了,想敲邻居门借一点米,敲开门,可能连隔壁邻居叫什么都不知道。

住在这边,起初是和陈放他们熟了,然后在这边又认识了很多人。

现在,要是中午或者傍晚在大竹村散步,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康总,吃饭了没有,来将就着吃一点儿。

在这坐了好一会儿,陈放和赵吉阳开车回到小竹沟。

去年养的细鳞鱼鱼苗,现在又长大,开始卖了。

今年细鳞鱼只有不到三万尾,每斤价格还是5000元。这些细鳞鱼,乔叔的天华山庄定了2万尾。

剩下都在云山这边卖。

平常时间,一天不见得卖出去一条。可是节假日,会有一些销量。

反正输了不多,不愁卖。

养的爬鮡也挺大了,2两以上,都有好多了。不过这些鱼才刚进入成长期,不着急卖。

另外养了2年的种鱼开始产卵。

一条雌鱼,一次性产卵几百粒。从大塘里捞出的鱼卵,估计在120万枚以上。

通过实验,成功孵化出鱼苗100万尾 。

鱼卵的孵化条件非常苛刻,最主要是水溶液。孵化后,鱼苗存活率极高……

现在证明细鳞鱼可以在外界孵化。

那么细鳞鱼的暴利期,最多还有五年。因为之前给了研究院几千尾鱼苗……

两年的成鱼开始产卵。明年,研究院的鱼苗也开始产卵了。

不过研究院的鱼苗数量少,要大规模繁殖开,那也是两年后了……有大量上市,最起码三年后。

不过细鳞鱼的养殖条件苛刻。

适合养细鳞鱼的地方,并不是特别多。水质稍微差一点点,那就没法养。所以这个价格,最便宜,起码也是三百元以上1斤。但那,最快也要五年以后。

细鳞鱼养殖条件苛刻,成鱼后,基本是出水死。当初的陈放有可能垄断细鳞鱼,可细鳞鱼有药用价值,而且药用价值惊人。这种情况想要垄断,陈放没那么大的胆子。

六月份产出鱼卵,七月份……鱼苗就孵化了出来。

到现在,鱼苗有筷子头那么大了。

细鳞鱼孵化成功这件事情暂时保密中,外界不知道。

回到家,陈爸就询问了他鱼苗如何处理的问题。

细鳞鱼的养殖密度不能太高了。

跟去前年养殖细鳞鱼的经验,小竹沟这边最多养殖15万尾,达到极限。瀑布渔场那边也差不多。

瀑布渔场面积更大,可是冬季的水流,比小竹沟这边小很多。

陈放这边最多养30万尾。

“红岩山那边的渔场建起来了。有87亩,建设的不错。我前几天找那个老板聊了一下,问他的渔场卖不卖……”陈爸道。

“卖不?”

“红岩山渔场总投资800万,我将价格提到2000万元,对方说考虑一下。”陈爸道:“买下红岩山渔场,养40万尾,应该没有问题。另外瀑布渔场和小竹沟这边的爬鮡大了,需要分池。”

“那就买下来。价格再高一些,也可以。”陈放说。明年,后年,依旧是细鳞鱼的暴利时间,还能继续卖天价。但是再过几年,就不一定了。这几年的暴利期,能多赚一些是一些……要以后细鳞鱼不赚钱了,就养其它的空间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