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涧闲农 > 第二百二十七章:参观渔场【求订阅】

第二百二十七章:参观渔场【求订阅】

吃过饭。

陈放舅舅想去看看他的渔场……

年前,陈放在小竹沟外面安装了大铁门。

陈放车子走最前面,停车开了门。

进去大门,拐个弯就到小竹沟了。山谷口建了拦水坝,能听到哗哗流水声。

里面是一人多高的水泥火砖墙。

水泥火砖墙砌成的鱼池,鱼池上面全覆盖的隔热彩钢瓦。彩钢瓦最低高度都有三米多……

山谷口竹林的里面,,一栋小瓦房,张晨、张瑶还有张坤和张文在院子里打牌。

大竹村姓张的人比较多,其次是姓李和姓罗的人。

张文是小叔的儿子。张坤……他和张晨的关系就不好描述了,都是张太公的重孙。张太公有三个儿子,到陈放他们这辈,太公的儿子,陈放他们都要喊爷爷……

称呼都差不多,就是个亲远的关系。

看到陈放他们回来,张晨放下牌,带着张瑶过来打了个招呼。

陈放舅舅他们认识张晨,每年过年陈放家里办招待,张晨都会过来。

陈放给舅舅介绍了张瑶,张坤他们,带着舅舅他们进去了渔场。

这里的鱼池,水泥墙高,但里面的水没有放满。鱼池里的水深基本在1.5米左右……

水泥墙最高的一面是1.75米的样子,差不多是1.8米。而池子内壁深度超过2米了。

建鱼池的时候,挖掘机还挖过塘基。水面到墙壁高度留有半米,是防止细鳞鱼跳出鱼池。

鱼池建设由低到高。往山谷内的水泥墙,露出地面部位也就一米多点,可以在外面直接看到鱼池里面的情况。

现在没有空闲池塘了,里面全养着鱼。

最下面养的是雅鱼,最小都是1斤半,最大有两斤多。

雅鱼的鱼池,每平米差不多3条雅鱼。雅鱼对水质的要求也比较高,池子里的水,1.5米深度,水质清澈见底,能清晰看到雅鱼的背部。

上面鱼塘排水出来,进入沉淀池。

沉淀池的水,经过小水渠,再注入下面的鱼塘……而不是将上面鱼塘水直接注入下面的鱼塘。

沉淀池作用很大。里面有过滤网格,能过滤掉上面鱼池里的杂物……从而保持整体的水质清洁,透明。

看过雅鱼的鱼池,陈放带舅舅他们去看山涧生态池。

生态池就是原来的小竹沟,经过改造了,生态池下面铺面大小鹅卵石。里面的水要浅一些,最深1.5米可能不到,最浅的地方就半米多深。

里面水依旧清澈见底,养着一条条黑背雅鱼,这里的雅鱼更大,全都4斤以上。

从山谷口参观到最里面,舅舅他们看到了云山细鳞,爬鮡。

云山细鳞长得特别快,在度过鱼仔期后,几乎是能看见的长大。当然了,这种鱼和草鱼、鲢鳙没法比。

草鱼一年能长一斤多,两斤。如果养半斤的鱼苗,当年喂草,食物充足的话年底就能长到3斤以上。

鲢鳙也差不多,一年能长几斤。

云山细鳞,体长普遍在14厘米以上了,有1两多重。

云山细鳞不管气温,食口一直不错,而且喜欢动。来到山谷中段,就看到池子里一群群活力很好的青黑色鱼背的云山细鳞鱼在池子里游动……

云山细鳞的长速会越来越快。通过对空间里细鳞鱼的观察,陈放估摸着,这种细鳞鱼只需要一年,应该就算成年。

以前觉得细鳞鱼不好养,但从鱼苗开始养细鳞鱼,只要水溶氧足够,也挺好养的。

而且外面养的细鳞鱼,因为食物充足,生长速度比空间里的细鳞鱼要快。空间里的小细鳞鱼,体长普遍才12厘米左右。

细鳞鱼最怕缺氧。

摸索到现在,陈放差不多也已经找出之前移出成年细鳞鱼失败的原因。

细鳞鱼这种鱼,太娇气了。

体型越大,越害怕缺氧。细鳞鱼喜欢游动,也是因为这种鱼需要足够的氧气。

不管海水还是淡水,总有一些特别娇气的鱼,号称出水死。

那些鱼只要捕捞上来,就很难养活,甚至根本养不活。

云山细鳞鱼的鱼鳔,鱼鳔就是鱼泡……

现在的细鳞鱼,鱼鳔很小,和普通鲫鱼差不多。但成年的细鳞鱼,鱼鳔肥厚,占体重的十分之一,甚至还多。

根据陈放的猜测,等细鳞鱼的鱼鳔肥厚起来,这种鱼,就是真正的出水死了。想移个鱼塘都难……

细鳞鱼比爬鮡难养的多。

陈放养的爬鮡,几乎没怎么死亡。但细鳞鱼,会各种死。

之前常见的就是鱼吃鱼,撑死了。

最近几个月也偶尔莫名其妙死掉一些,所幸死掉的数量不多。

“这些就是云山细鳞鱼?”小舅看着成群结队的小鱼,问道。

“嗯。”陈放点点头,道:“云山细鳞鱼更不好养,需要接近饱和的水溶氧值。”

“接近饱和的水溶氧,这怎么养?”小舅昨晚上网查了一下水溶氧的意思,觉得陈放在吹牛。

陈放两手一摊,指了指石梯:“再上面就是爬鮡了。现在的爬鮡还小,普遍5——7厘米。”

这个长度代表的是生长速度。差不多半年,5——7厘米的长度,要比外面的普通爬鮡长势快得多。

来到混养池,最大的爬鮡,已经和最小的细鳞鱼开始混养了。

细鳞鱼在水面,爬鮡在水底。中间还养着花鲢……

花鲢的数量很少,一个两百多平米的鱼池,里面就几条十几条花鲢。

最后到大塘。

大塘全封闭了,里面三个鱼苗池中间的平台,平台上放着一张桌子,这里有些仪器……可以检测水溶氧,水hP。

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也好养鱼。

想要养稀有淡水鱼,最最重要的就是环境。有了好环境,之间是场地建设……

陈放为了建这个渔场,花进去的钱,超过五百万了。从周柏那里借的400万,就全投了进去。

小舅他们想养爬鮡,在较好的地形环境下,每亩的投入,估摸着也得要5万元。这是最低投入了。

毕竟按照正常的弄一亩普通鱼塘,要是建水泥墙边,也得花一万多接近两万。建好一些的,三四万也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